?

高校教育中少數民族原生態音樂課程開設的必要性

2019-03-04 10:07
音樂教育與創作 2019年10期
關鍵詞:原生態民族音樂少數民族

□ 蔣 薇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漫長的封建社會,由于政治上對少數民族的排斥與歧視,造成了在經濟與文化發展上的不平衡,致使少數民族原生態音樂無法進入主流社會與文化,直到1949 年之后,中國的少數民族音樂獲得了新的發展。近年來,現代化、全球化對少數民族原生態音樂文化生態的沖擊,改變了人們的傳統審美觀念,作為“地方傳統習俗文化”,在強勢文化的傳播背景下,逐步向其靠攏甚至轉化。因而,少數民族傳統音樂的文化價值被低估。加之多年來,我們的音樂教育尤其是學校音樂教育遵循的主要是歐洲音樂理論體系,沒有對少數民族原生態音樂給予應有關照。

進入21 世紀,培養復合型高素質人才成為高等學校的一個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務。大學生可以通過開設音樂課程和藝術實踐來提高他們的藝術素質,這不僅僅是讓大學生掌握音樂知識和技巧,而是要從精神、心靈及智力等方面對他們進行教育和培養,從而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

一個國家的民族文化得以傳揚,首先需要其國家本民族成員的認可以及精神上的支持,繼而進行不間斷式的傳承,而傳承的根本在于教育,從族群中的個體開始進行教引,使民族成員得到本民族文化的熏陶,培養族群民眾的民族自信心和責任感,才有助于一個民族文化的傳播和發展。

一、高校教育中少數民族原生態音樂課程的不可替代性

任何一個民族的形成和發展都存在著歷史性。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生活習慣、民俗必然要了解這個民族的歷史。隨著現今文化人類學研究的風靡,人們開始關注少數民族,對少數民族文化、歷史、民俗、語言等均進行細致的考察和研究。人們對于現存少數民族的特色文化關注開始由外及內,透過現象表層去追本溯源。透過民族的各類文化,去了解一個民族的形成和發展,以及該民族在歷史的流動中所形成的文化特色,這些都是現今文化人類學引領我們所認知的。我國屬多民族國家,其中各民族的歷史不下千年百年,不少古籍、歷史文獻都有相應的民族文化、音樂、地理、風俗、宗教等民族文化記載,從一個民族的歷史發展去看該民族的文化歷史演變,是對一個民族文化繼承所要做的首要工作。

對于現今我國高校的音樂課程,我們擁有豐富的歷史材料儲備資源,完全可以拿來整理、利用到現今的音樂教育當中,結合歷史文獻材料,根據現今的社會需求做一定的篩選和整合,透過某一民族的原生態音樂,結合該民族的歷史發展以及歷史對于該民族音樂的發展有何影響,讓學生可以對所學的民族原生態音樂產生良好的理解和深刻的印象。讓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與高校特色音樂課程相結合,從而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大學生對于民族歷史文化的了解。了解一個民族的音樂文化,與了解該民族的歷史發展是分不開的。

文化,是一種非物質的、人為創造出來的產物。它涵蓋著人類勞動、生活和創造?,F今的人們不再用它指代那些特定存在的、有形的、具體的物件上呈示的東西,而是更深層次的拿它去指代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牽引著人類一切行為活動、價值取向、心理活動。而民族,作為一個民族文化的載體,其民族的精神反映就是該民族文化的表征,民族文化體現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風骨。由于長期的歷史發展,我國形成了一個擁有五十六個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多民族整體。我國疆土遼闊,從地理分布上看,區域的不同決定著我國多民族文化的差異性,從而體現各民族的特色。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人們對于文化的關注越來越多,對于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和需求也越來越強烈,這是人類對于知識的渴望,是人類精神追求的渴望,所以,除了人們日常的文娛生活中融入民族特色文化,對于我國的青年一代,將少數民族原生態音樂教育引入高校教育尤為重要。

少數民族原生態音樂進入高校課堂,對于其他學科課程而言,其在民族文化的傳承上,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

對于民族文化的傳承而言,地理、歷史等學科是對民族文化闡釋較為貼近的課程,但是相對于少數民族原生態音樂課程來說,其生動性、實踐性和創造性均不如音樂課程。少數民族原生態音樂課程融合了多民族的音樂文化知識,教給學生不止是靜態的知識,還要引導學生實踐。各個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歷史、民歌、音樂、服飾等,這些都會在學生學習民族歌曲或器樂時,由音樂教師對該民族、民族的歌曲或是樂曲的背景進行說明,學生可以親身體驗,這些體驗對于學生的注意力、想象力、記憶力等方面的培養都有著積極的助力,使得學生在興趣、性格、情感、信念等方面都得以良性的發展,還可以從中感受民族音樂,感受民族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心,這些都是課本課程無法給予的。以往我們通過學習地理、歷史而認識社會、認識我國的各省份區域、認識我國的不同民族,但那些都只存在于書本文字當中,讀過之后,除了字典一樣的釋義外,對于某一地域、某一少數民族并沒有太多深刻的了解,只有切身地將自己放到某一地域去、或者親手摸一摸某一民族自創的物件,你才會對某一地域、某一民族有更深入的了解,對民族意識也有了體會。只有親身去接觸某一民族特有的東西,你才會明確各民族之間的差異,明確自己身為一個多民族大國的一員是多么地自豪,從而思考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這些強烈的情感體驗也都是書本課程無法給予的。

二、高校少數民族原生態音樂課程豐富的課堂體驗

俗語說:“活到老,學到老”。人,無時無地不在學習,而且是相互學習,同時也在相互教育。在人類教育與被教育的過程當中,對于人而言教育會給予人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如古語所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我們需要盡量消減消極教育帶給人們的影響,多多提倡積極的教育模式,才有助于人類的健康成長。我國高校的音樂課程是一門不斷更新的課程,也是具有積極教育意義的課程,在內容上逐漸豐富的少數民族原生態音樂課程給予學生更多的切身體驗,主要有四個方面:情感體驗、文化傳承、思維創新、社會交往。

情感體驗:融合多民族音樂的少數民族原生態音樂課程中音樂欣賞的比例會占較大比重,音樂較之文字、數字具有律動性,起伏的旋律極易帶動欣賞者的心理活動,因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樂風格不同,所以,隨著旋律的或舒緩或急促,曲調或高或低,欣賞者的情緒也會隨之變化,使學生在旋律當中身感體悟。

文化傳承:在少數民族原生態音樂課程中所學習的民族歌曲、民族器樂、民族舞蹈等,都富含著豐富的歷史背景,它代表著一個民族的文化價值。為了確保一個民族的特色音樂文化得以穩定地流傳下去,就必須重視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工作,學校的少數民族原生態音樂教育便是民族文化傳承的一個重要途徑。學生在學習和感受各民族音樂的同時也吸取著各民族的特色文化,在一教一學的過程中,即是文化的傳承。

思維創新:在少數民族原生態音樂課程的教授過程當中,大量的實踐教學模式會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而這種思維的創新不僅是針對學生,同時也針對教師。在當今多元文化的沖擊下,人們喜歡關注新鮮的事物,如此境況下,傳統的少數民族文化勢必要受到一定影響,為了讓少數民族音樂以及少數民族文化可以繼續穩定地傳承下去,需要在原本的少數民族原生態音樂上做一定的創新,從而迎合現下的新形勢,在不破壞文化本來面目的基礎上進行探索式的創新,不僅可以迎合現今人們的審美,也可以更大程度地彰顯少數民族音樂中蘊含的文化,而這些都是音樂教師需要思考的。而對于學生,在課程中的親身體驗,肢體的觸碰,結合所學的文化常識,對于學生的即興創作能力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社會交往:由音樂課程所體現的社會交往分兩個方面,一是針對學校內部成員之間的交往,二是針對學校與外界社會的交往。

學校內部成員之間的交往:音樂課程中含有大量的歌曲,歌曲中含有各種演唱形式,如獨唱、對唱、齊唱等,同樣的,器樂也有相應的獨奏、重奏、合奏等演奏形式,而其他音樂種類自不必說,都有一個人或多人完成的作品。學生在學習歌曲或者習練一首樂曲過程當中,學生自身始終不會獨自交流,人群的聚集決定人與人之間產生交流,在群體活動當中,不僅教師與學生個體之間不斷磨合,學生與學生之間也要相互磨合,從而提升學生與教師的密合度,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合作精神與創作能力,有助于學生社交能力的健康成長。

學校與外界社會的交往:開設少數民族原生態音樂課程的學校,會經常走出校門,對外演出,向外界展示本校的教學成果,同時也讓社會其他群體認知和了解我國的少數民族原生態音樂和文化,對文化傳承起到了積極的促動作用。

三、 高校開設少數民族原生態音樂課程的社會意義

高校少數民族原生態音樂教育的應用對于當今社會具有積極推動作用,主要表現在傳播和交流兩個方面。自近代開始,中國的音樂課堂主要教授西方傳播而來的新型音樂,新中國成立后,少數民族原生態音樂逐漸被人們重視,但是世人對于民族音樂的興趣始終不如對流行音樂、西方音樂等外來的新興音樂種類那么多。隨著國民民族音樂教育的興起,使國民從小了解、認識自己本國的民族音樂文化以及外來民族的文化,這是對國民自身文化缺失的一種彌補。近幾年來,國內一些高校開始陸續在原有音樂課程基礎上,增設一些少數民族原生態音樂課程,并且利用該課堂所學的民族器樂合奏、民族舞蹈、民族歌曲等教學成果積極地對外展示,走出校門,積極參與社會各界的文化交流活動,這不僅給予學校一次展示民族音樂教育成果的機會,也給了世人一次開闊眼界、增長知識的機會。在表演中展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民族風韻,讓世人得以見識各民族的人文特色,世人通過觀看民族文藝表演,也會對各個民族的風土人文更添興趣,間接促進世人對本國民族文化的求知興趣,從而在這種文化交流中,使民族文化得以傳播。

民族音樂教育在學校教育中不僅僅只是音樂和文化的輸出,也是社會各界關聯民族音樂和文化的一種紐帶,豐富音樂教育的同時,也促動了社會各群體對于各民族文化的求知欲,提高人們對各民族音樂與文化的興趣,在教育中發掘文化,在文化中探索人類文明的未來發展,在文化發展的道路上支持社會各界關于文化的交流,在交流中傳承經典,這便是高校開設少數民族原生態音樂課程的社會意義。

猜你喜歡
原生態民族音樂少數民族
傳統民族音樂在高職教育中的傳承——以高職民族音樂課程為例
民族音樂處在“低谷”
高校音樂教育對民族音樂文化的挖掘
作文呼喚“原生態”
我認識的少數民族
原生態靜寧蘋果
少數民族治療感冒的蕨類植物(一)
少數民族治療感冒的蕨類植物(二)
滇國貯貝器 浮夸還是原生態
課堂中滲透民族音樂文化的實踐與探索——以《其多列》一課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