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識與莽撞:咸豐怎樣將轉機變成危機

2019-03-08 09:27吳敏文
新傳奇 2019年7期
關鍵詞:郭嵩燾君臣轉機

如果說咸豐君臣在對付內部亂局方面,與對手才識基本對稱甚至略為占優的話,那么,面對外患,咸豐君臣則表現出了整體的無識;尤其是咸豐,不僅無識,而且莽撞。這也導致當時大臣力言的“轉機”,最終“轉”成了清朝萬劫不復的危機。

1850年3月9日,道光帝“龍馭上賓”,皇四子奕詝繼位,年號咸豐。

初接大位之時,咸豐是躊躇滿志意圖振作的。然而,一個王朝從建立那天就開始積累的破壞性能量,已經達到全面爆發的當口,內憂加外患,其復雜與殘酷,不僅超過了咸豐堪能應對的才識,而且超過了他所能承受的心理底線。

內憂與外患

先說內憂。道光駕崩和咸豐繼位的次日(1850年3月10日),咸豐接到的第一件公函,就是廣西巡撫鄭祖琛關于李沅發起義軍進入廣西的奏報。這次小小的造反被很快平息,“匪首”李沅發被被凌遲處死。令咸豐始料未及的是,李沅發的起義不過是餐前開胃小菜,以洪秀全、楊秀清為領袖的太平天國起義,持續14年,席卷18省,這才是他將要消化的“滿漢全席”。

應該說,在內憂方面,咸豐的運氣是相當不錯的:一是洪、楊格局不大,在拿下南京之后就開始享起了“天堂之?!?,沒有在其全盛時期全力北伐直搗北京;二是洪楊內斗、洪石(石達開)分裂,導致太平天國內傷深重,幾乎自斷手足;三是得到以曾國藩為代表的湘軍的全力拱衛,將洪楊徹底削平。

再說外患。1858年5月20日,英法聯軍攻占大沽炮臺;5月30日,英法俄美四國使節要求清政府派出“全權便宜行事”大臣前往天津談判,否則就進軍北京。通過艱難談判,清朝與四國分別簽署和約,主要內容包括:公使駐京,覲見皇帝時用西方禮儀;增開通商口岸;外國人憑“執照”可往中國內地游歷、傳教等;修改海關稅則,減少商船船鈔;賠償英國四百萬兩白銀,法國二百萬兩白銀;對片面最惠國待遇、領事裁判權、協定關稅、清政府保護傳教等項,較各國舊約更明細、詳定。

咸豐表現出的無識與莽撞

如果說咸豐君臣在對付內部亂局方面,與對手才識基本對稱甚至還略為占優的話,那么,面對外患,咸豐君臣則表現出了整體的無識;尤其是咸豐,不僅無識,而且莽撞。

一是對自己是一國的當然代表竟然不知。1842年簽署的中英《南京條約》規定,12年后要對條約進行修訂;1854年,英方提出修約要求18條。此時,太平天國勢頭正盛,咸豐深知不能擴大事態,但他給兩廣總督葉名琛的指示:不能引起戰事,但又不能對英方讓步。英方的態度非常明確:不讓步,就開戰。因此,葉名琛對付咸豐的唯一辦法就是哄騙。直到英法兵占廣州,葉名琛被囚送往印度加爾各答,廣州將軍穆克德納與廣東其他高級官員聯銜上奏,咸豐才如夢初醒,“覽奏實深詫異”!而他對廣州方面的諭旨,卻是“傳諭各紳民,糾集團練數萬人”,將英軍逐出廣州。連清朝的正規軍隊都不敵英夷,沒有訓練、裝備低劣的團練怎能獲勝?更為荒唐的是,咸豐以為,中英兩國的戰爭,可以轉化為民、夷之間的戰爭,清政府正好可以充當中立者調停雙方沖突。

二是分不清國家利益的輕重。就上述提到的不平等條約損害中國利益最劇者是四、五、六項,較輕者是二、三項,至于第一項乃是國際慣例。在咸豐看來,與四國分別簽署的合約的輕重恰好相反。為何咸豐的觀念與國際慣例如此格格不入呢?乃是公使覲見不對他行三跪九叩之禮,這一點讓他作為“天朝上國”之君,很沒面子。

咸豐的莽撞,表現在明知清軍無力抗拒英法軍隊的情況下,仍貿然開戰,導致后果難以收拾。

1860年8月1日,英法聯軍避開清軍嚴密防守的大沽,在清軍未設防的北塘登陸。9月18日,英國使團中文秘書巴夏禮提出換約時必須親見皇帝面遞國書,這可刺中了咸豐的痛處。中方談判代表怡親王載垣馬上通知駐守通州張家灣的僧格林沁,抓獲英法談判代表巴夏禮等39人。這種直接觸犯國際法的行為,致使英法聯軍直搗北京。

咸豐如此莽撞的心理基礎是什么

咸豐如此莽撞的心理基礎是什么呢?據《郭嵩燾日記》,咸豐于1859年1月5日召見時任翰林院編修的郭嵩燾,君臣之間有一段耐人尋味的奏對:

上曰:“汝看天下大局,尚有轉機否?”

臣曰:“皇上,天也?;噬现?,即天心所見端?;噬险\能遇事認真,挽回天意,天心亦即隨皇上以為轉移?!?/p>

上曰:“如何便能轉移?”

臣曰:“不過認真兩字。認真得一分,便有一分效驗。湖南北所以較優,亦由撫臣駱秉章、胡林翼事事認真,吏治軍務兩事,都有幾分結實可靠。一省督撫辦事能認真,便也能轉移一省大局?!?/p>

首先,天下大局本是皇帝所應該決斷的,咸豐拿此就詢于朝臣,顯然已是火燒眉毛非常焦慮;其次,咸豐召對郭嵩燾的態度極其認真。這一方面說明咸豐對郭嵩燾的器重,另一方面也說明咸豐自己束手無策;第三,郭嵩燾面對皇帝垂詢,赤誠相對,言無不盡,直言“皇上誠能遇事認真”“天心亦即隨皇上以為轉移”,這等于是說,大局的轉機首在皇帝能否率先垂范、以身作則;第四,大局似尚有挽回的機會。也就是說,只要從皇帝開始,事事認真,清王朝就還有救。

而咸豐自身,已不僅是黔驢技窮,而且難以振作,避逃熱河之后即一病不起。1861年8月22日,咸豐病死熱河,遺詔立6歲的載淳為皇太子,繼承皇位。同年11月,恭親王奕訢與慈禧太后聯手發動政變,從此開啟了一個由慈禧太后專權誤國達47年的歷史時代。郭嵩燾所力言的“轉機”,咸豐所關注的“大局轉移”,最終“轉”成了清朝萬劫不復的危機。

猜你喜歡
郭嵩燾君臣轉機
中美貿易摩擦下銀行跨境并購業務新轉機
出爾反爾的誓言
定識人間有此人
定識人間有此人
從《氓》看女子的抱怨和依戀
全球國際航班第三國轉機簽證大盤點
轉機
學渣當自強
變革中的轉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