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顏色革命對青年學生的影響及啟示

2019-03-08 03:17李金金韓佳婧
西部論叢 2019年8期
關鍵詞:意識形態教育網絡

李金金 韓佳婧

摘 要:2014年對中國產生很大沖擊的臺灣“太陽花運動”和香港“占中運動”,本質上都是顏色革命的預演或者說“準顏色革命”,在“顏色革命”過程中,青年起到了先鋒作用。在整個活動中,他們各種形式積極參與“顏色革命”的進程,也提高了民眾對政治的關注度。在探析顏色革命對中國青年的影響方式基礎上,加強意識形態教育,對“顏色革命”的預防有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顏色革命 網絡 意識形態教育

一、“顏色革命”的涵義

顏色革命是近幾年來國際政治中出現的一個新名詞,頻見于各種文章中,它專指以某種花卉或者物品顏色為代表,親西方特別是親美國的政治派別利用大選機會奪取政權的政權變更行動。[1]這些以和平非暴力手段來推翻現存政權的方式,有向包括中東及附近國家蔓延、擴散的趨勢。顏色革命有著爆發時間短、傳播性強、成功率高的特點,自2004年烏克蘭爆發“橙色革命”以來,通過新媒體等渠道的傳播,“顏色革命”之稱被世界人民所熟知,之后顏色革命在全世界蔓延開來,逐步向西亞、北非及附近國家擴散,例如,包括:2004年底,烏克蘭爆發的“橙色革命”;2005年3月,吉爾吉斯斯坦發生的“黃色革命”;2010年底,在突尼斯發生的“茉莉花革命”。雖然每個國家對革命的說法不同,但是綜合考量其演變的手段及革命的目的都是不盡相同的。在這場運動的背后,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非政府組織國內反政府力量,通過煽動大量學生及社會人員進行抗議、游行示威、廣場集會和圍堵國家重要機關,激發群眾不滿情緒,激化社會矛盾,贏得社會關注的目光,從而達到給國家機關的正常運行造成混亂的目的。20世紀以來發生的“顏色革命”基本都是通過非暴力的手段去爭奪國家政權,鮮花、美麗的色彩往往都讓人聯想到美好的實物,但這僅僅是在暗示著組織者試圖讓革命以盡可能“優雅”的方式進行。2014年對中國產生很大沖擊的臺灣“太陽花運動”和香港“占中運動”,本質上都是顏色革命的預演或者說“準顏色革命”。

二、顏色革命對學生影響的主要方式

青年學生相對于成年人而言,思想政治觀念不夠成熟,尚未形成完整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在思想方面極容易受到境外勢力和網絡信息的影響,產生發動情緒。在我國近期發生的香港“占中”事件和臺灣“太陽花革命”事件中,學生群體格外引人關注,在中國發生的事件雖然僅被認為是顏色革命的預熱,但學生的力量仍不可小覷。

1.建立學生組織,培養學生力量

在“顏色革命”中,政府反對派支持學生形成組織進行整個活動的策劃,并身體力行的參與到活動當中,大多數學生為了能在政治活動中享有話語權往往采用極端手段,從而達到引起社會輿論關注的目的。從某種程度上講,這些青年組織抓住了部分學生渴望展示自我價值,尋求群體認同,并且不滿國內政權組織的現狀無所作為,急于改變國內政治沉悶局面和反政黨的心理,希望通過自身能夠促進國家的進步或者政權的更迭。青年在學習階段接觸到來自世界不同國家的各種思想,對這些思想沒有分辨能力,極易受到蠱惑以及滲透,一些反對派組織也抓住了學生這樣的特質,他們明白青年學生自我意識迅速發展,渴望獨立以及謀求政治話語權的心理,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新生力量,實現自我價值,以贏得他人的尊重與認可。發生在臺灣的太陽花學生運動中,這次學生運動還顯示出某種成熟性,比如學生快速形成了組織,分為物資組、法律組、媒體組、醫療組、糾察組和指揮組等,明確了基本的紀律,避免了暴力事件的發生。[2]學生用很文明的方式,堅持非暴力原則,現場自發組織還有學生糾察隊,規范不文明現象,但在事件中不可避免發生了流血沖突。

2.利用意識形態進行思想滲透

香港“占中”事件以及臺灣太陽花事件中,學生群體的參與尤為引人關注,也吸引了許多人對這一群體的思考,2014年9月28日香港發生了持續79天的違法“占中”活動,本質上是一群政治投機分子假借游行示威,嚴重干擾社會秩序,破壞香港社會穩定,影響香港民主進程的投機行為?!罢贾小闭咧泻芏嗍乔嗄陮W生,這些青年學生不顧后果的的言行舉止,表現出他們對國家的認識是非常淺薄的。在臺灣發生的太陽花運動,區別于其他政治活動,它是一場學生自發參與,自發組織,沒有黨派干預的學生運動,其范圍涉及到臺灣眾多高校。近年來,西方國家利用其在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優勢,假借“顏色革命”的形式,將幕后黑手逐漸伸向了中國的青年學生這一群體群體,加強了對我國青年學生意識形態的滲透工作,企圖讓“顏色革命”在中國上演,使得青年學生思想政治觀念淡薄,從而出現主導意識形態混亂和信仰危機等問題。危機首當其沖就發生在香港和臺灣這兩個特殊地區,錯誤意識形態的不斷宣揚和滲透,嚴重危害著我國和平與穩定。這兩個事件中的很多青年學生都是盲目的,他們用比較簡單的政治理想和熱情為指引,在西方國家組織的反對派和同齡人的煽動之下,在缺少對國內、國際形勢冷靜客觀的觀察和分析的情況下,發泄對政治的不滿,卻沒注意到政治參與的合法形式,只想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卻不顧國家整體大局,看不到給社會及公眾帶來的干擾。

3.充分利用大眾傳媒傳播價值觀

全球化發展迅速的今天,網絡等新興媒體平臺都成了西方國家向外推行“顏色革命”的工具。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可以看到網絡的傳播能力和影響力遠遠高于報紙,尤其是新媒體的出現構成了更加復雜、快速的信息傳播網絡,因此,現代信息技術對于塑造人的理想信念、影響世界局勢有了更為重要的意義。網絡的普及以及新媒體的發展為“顏色革命”的爆發提供了技術條件,社交網站已不再是人們簡單地進行日常交流的網站,而是涵蓋了政治的一個新興的網絡陣地,誰能夠在占領這塊網絡陣地的制高點,誰就能夠掌握網絡信息傳播的主導權。[3]“顏色革命”是大眾傳媒進行政治意識形態傳播的有力表現,西方國家利用自身在信息技術以及國際話語權方面的優勢,大肆宣傳“顏色革命”,表面上宣傳通過和平的、非暴力的方式追求“自由、民主”,卻忽視各國實際,一味地標榜自己的民主價值觀念,散播“西式民主”,煽動人民群眾以“街頭政治”的方式達到和平演變的目的——實現政權的更迭。在突尼斯爆發的“顏色革命”,通過現代移動通信技術和社交媒體的傳播,就在埃及、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傳播開來,在兩個月內波及該地區十余國,形成影響政治和社會進程的強大力量?!邦伾锩敝星嗄陮W生是對網絡接受程度最快最高的一個群體,互聯網上信息容量大、更新快,信息共享,而且具有快速、隱蔽的特點,青年學生們充分利用了互聯網的力量,宣傳組織、招募成員、聯系發動、組織管理、信息共享等都是在互聯網上完成的。

三、“顏色革命”對當代中國青年意識形態教育的啟示

1.堅持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指導地位

堅定共產主義信仰,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社會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必須強化馬克思主義在我國的理論指導地位。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4]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我黨一以貫之的指導思想,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在我國的思想文化建設方面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青年學子在思想方面還是稍有欠缺,學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在資產主義思想侵蝕的現代社會我們的理論信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結合中國國情才能更好地指導實踐,才能加快中國步入現代化進程,實現國富民強,才能增強青年學生對肩負的歷史責任的使命感。在國際局勢日益突變的今天,我們要積極開展相關活動,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播到大學生的頭腦之中,幫助大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與方法論,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去解決面對的考驗,正確認識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為實現無產階級和人類的解放而進行不懈的奮斗,為促進社會和諧、實現共同理想而努力奮斗。

2.加強高校的組織教育作用

高校要做好大學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養一批思想上堅定,政治上自覺,行動上與黨和國家高度一致的大學生群體,只有這樣才能夠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5]我們要防范“顏色革命”,就必須重視高校青年學生思想的正確引導工作,青年不僅是實現中國夢的推動力量,而且已經越來越成為當前國家政治中不可忽視的角色,重視高校青年的教育工作才能保證未來青年群體能夠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高校要牢牢把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從而使青年學生在高校中就形成堅實的思想堡壘,防止“顏色革命”的滲透,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充滿自信。這就決定了各高校一定要將促進青年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己任,切實增強教育青年、服務青年的能力,積極貫徹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和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努力把科學發展觀落實到自己所擔負的育人工作中來。高校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陣地,應引導青年在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相結合的指導下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此外,要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課程,把在新時期黨的方針、路線進行詳細解讀,樹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遠大理想,使大學生能夠勇于投入到社會主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

3.積極搶占網絡思想輿論陣地

與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相比,互聯網等新興媒體具有傳播速度快、信息儲存量大的特點,在網絡平臺方面的自由與開放,則激發了廣大青年自由平等的參與意識與自我實現的欲望,而互聯網絡所具有的開放性以及多樣性,更為大學生追求前衛、新鮮和多元的思想、文化、觀念提供了平臺。因此,在網絡大潮洶涌而來的時代,青年學子則是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收到來自多方的信息轟炸。青年學生在通過網絡獲取積極向上、健康有益信息的同時,也會受到一些低俗污穢、反動迷信等有害信息的侵蝕和蠱惑。國家和政府部門積極搶占網絡思想輿論新陣地,開展廣大青年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工作已經時不我待。做好新時期意識形態工作,要結合當前我國社會發展轉型期這一國情,緊緊抓住新媒體這一新興媒體,將黨的主張和人民心聲有機結合起來,在新媒體宣傳中融入社會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防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內容的形式化和任務的敷衍化,加強主流意識形態建設,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通過理論學習、宣傳教育等方式改變新媒體視域下學生群體普遍存在的缺乏政治認識、理想信念模糊和享樂主義盛行等現象,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始終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

4.引導青年自覺抵制西方低俗文化入侵

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伴隨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發展所創造和積累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精華,也是中國人民在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不斷繼承和發揚的寶貴財富。為了有效防止西方反動和低俗文化的入侵,社會思想意識形態復雜多變、多樣陳雜。一方面要“繼承傳統,推陳出新”,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幾千年的發展、演變過程中,已經深深植根于我國的社會發展,在新的時期,應在繼承優秀文化基礎上,更應該將傳統文化價值觀念深深地灌輸給尚未形成成熟思想政治體系的青年學生心中,使他們發自內心的理解、認同并學習。另一方面青年學生要自覺抵制西方低俗文化入侵。西方國家通過新興媒體用潛移默化的方式來摧毀中國青年學生的思想防線,在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中情局就公布了一份針對中國青年的“十條誡令”,首先就是通過網絡形式,將消費主義、享樂主義傳播給青年學生,摧毀青年積極向上的精神世界,毀掉吃苦耐勞的傳統精神。所以,要引導青年有選擇的接收西方文化精華,在加強國際文化交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用清醒的頭腦、長遠的眼光去認識和吸取世界文化中的優秀成果,博采各國文化之長。

十九大召開以來,黨和國家將意識形態建設作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越來越成為社會主義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基礎。青年學生作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接班人,更應該自覺防止“顏色革命”的侵蝕,在接受網絡信息的過程中要認真地加以辨別,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要養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順應主流意識形態的發展,為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欣燕. 何謂“顏色革命”[J]. 長安, 2008(2):60-60.

[2] 馬鋒.從臺灣“反服貿學運”看網絡的社會動員[J].中國青年研究,2014(12):74-78.

[3] 劉綱強,熊瑤.新媒體視域下加強意識形態教育 ?謹防“顏色革命”滲透[J].實事求是,2016(03):28-31.

[4] 唐愛軍.習近平關于意識形態工作的方法論[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4(06):32-34.

[5] 廖如春.美國顏色革命對我國高校大學生價值觀影響的對策分析[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28(02):16-21.

作者簡介:李金金,1995.11.16,性別:女,漢族,河北省邢臺市,河北師范大學,碩士,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

猜你喜歡
意識形態教育網絡
民主社會主義思潮影響下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計算機網絡管理技術探析
芻議計算機網絡信息化管理
油氣集輸系統信息化發展形勢展望
基于網絡的信息資源組織與評價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
基于網絡的中學閱讀指導
新形勢下地市報如何運用新媒體走好群眾路線
高中生意識形態教育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