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未來人才的核心素養,淺析高職教育中培養學生“仁愛之心”的實施策略

2019-03-11 06:34呂榮
學校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關鍵詞:愛之仁愛之心人生觀

呂榮

一、營造“愛之?!蔽幕h境,豐富學生“仁愛之心”的認知表象與經驗

(一)創設具有審美、教育、參與性的“愛之?!钡男@文化環境

(二)營造“愛之?!钡男@心理環境

二、建構“愛之伴”師生關系,激發學生“仁愛之心”社會性情感與體驗

(一)建構引導、支持、促進者 “愛之伴”師生關系

現代的大學,課程模式不再是單一的課堂教學課程,而是多元化的課程模式,“翻轉課堂”“微課”“慕課”等多種形式已經進入到我們的教學實踐中?!敖獭迸c“學”也在發生著不同凡響的變化?!皭鄣膶煛薄白灾鞯膶W生”相互影響、滲透度更大。背后的支持者、觀察者是教育活動里老師的未來典型特征,老師是站在學生背后默默準備、觀察、等待和分享,教育的思考和設想都來源于學生的發展動態和環境的使用狀態,教育活動活動具有很大的變化性和創造性,學生、環境、教師也前所未有的高度融合、影響。

當前教育教學活動中,需要學生與老師的關系猶如伙伴關系。作為教育環境的準備著,老師熟知環境中材料背后所蘊含的教育價值,發揮著準備者、支持者、引導者、促進者的作用,就像一個長者為學生提供的學習環境,是學生的伙伴,與學生一起學習,一起思考、一起創造。

(二)建構學習、合作、互助者“愛之伴”師生關系

在當前的教育教學活動中,不僅僅是學生在學習與成長,同樣教師也是在學習與成長。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很多時候取決于獲得的自信心。如果老師能夠真正尊重學生的自由,對學生有信心;如果老師能夠把學生所學暫時放在一邊,謙虛的不把教師的指導看成必要;如果老師懂得耐心等待,教師一定會看見學生的全新改變;而這種影響也是相互的、自信是交互的。就如鼓勵能夠使教學活動充滿趣味、能夠讓學生保有濃厚的興趣、探究的欲望,從而獲得自信;而學生也是幫助教師進步的人,從不懂到懂得學生,也是需要一個成長的過程。

當前的新課程改革,“教”與“學”更多的是相互影響、融合,教師與學生是學習、合作、互助的伙伴關系。教師在教學科研的同時,應將目光轉向學生學習方法、能力以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取向上的教育,真正起到引路人的作用,幫助解決大學生在身心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一些矛盾與問題。愛與尊重才能真正了解學生、懂得學生,才可能為學生提供真正促進學生有效發展的自然與適宜的教育影響。

三、實施“愛之育”整合課程,促進學生“仁愛之心”道德情感與品質發展

(一)強化意識形態教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當今世界處于經濟社會深刻變革和調整時期,各種思想 文化相互滲透影響,我們只有不斷壯大主流思想輿論,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才能正確有效進行學校意識形態教育。最為重要的是積極倡導教師運用底線思維思考問題,守好政治底線、法律底線、道德底線,做傳播社會正能量的主力軍。教師要在教學中注重與學生的交流,要注重師生互動、平等交流,真正促進教學相長;教師要注重個人道德修養的提高,要有寬廣的胸懷,樹立高尚的師德榜樣。

高校作為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陣地,必須高度重視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須對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行重點培養。首先,發揮課堂教學的主陣地、主渠道作用,引導學生把外在的教育要求轉化為自身內在的動力,推動、促進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確立。其次,通過開展課外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所學的包括“三觀”在內的德育知識內化為德育信念、明榮辱、知是非,促進他們思想境界的提升和道德人格的形成。同時,加強生命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誠信教育等。教會學生尊重生命、愛護生命、提升生命價值;教會學生知法、懂法、遵法;教會學生誠實、守信、合作、包容等等。

(二)實施“愛之育”整合德育課程,促進道德知行合一的健康發展

1.實施中國文化傳統教育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延續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和血液。傳統文化的教育傳承中華民族的文明,復興和傳播優秀傳統文化,以文載道,以文化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使命和責任。

2.實施生態環保教育

教會學生愛護、保護周圍環境,保護水、土、氣等生態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健康的條件和追求幸福的保障,生態環境的質量決定著民生的質量。

3.實施感恩回報教育

現在的學生基本都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的教養呈現單向無條件的愛,使得現在的孩子從小就備受父母、家人的寵愛,使得現在的孩子變得目中無人、自私狹隘、不懂分享、只求索取,不知回報,同時心理也異常脆弱,經不起挫折,也導致了現高校中一些惡性案件的發生,令人痛心棘手條件。教會學生懂得回報,懂得在接受別人愛的同時去愛別人;用物質和精神的愛感恩、回報家人、社會,人類社會的快樂也才有可能實現。

4.實施勞動教育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勞動就今天的大學生也是生活中缺失的教育,勞動的惰性勢必造成學生吝于付出,積極、熱情、主動的生活態度也是“仁愛之心”的心理要素。

“仁愛之心”的培養發展是一個極為復雜的過程,我們希冀從校園文化、師生關系以及教學策略入手,通過“愛之?!毙@文化環境的營造,從審美性、教育性、參與性園舍環境的創設和平等尊重、團結協和、高尚仁愛心理環境的營造,豐富學生“仁愛之心”的認知表象和經驗;通過建構“愛之伴”師生關系,從學習者、合作者、互助者的伙伴關系,引導者、支持者、促進者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仁愛之心”社會性情感與體驗,實施“愛之育”整合課程,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從中國文化傳統教育、生態教育、感恩回報教育、勞動教育等教育措施促進學生“仁愛之心”道德情感與品質的發展,真正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希冀為培養具有“創造性”“仁愛性”核心素養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猜你喜歡
愛之仁愛之心人生觀
用愛之心把下鄉支教當作一件大事去做
曹沖: 有顆仁愛之心的神童
小提琴
人生觀(一)
愛之詠
愛你,堅持不渝
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
努力爭做當代“四有”好英語老師
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新時期醫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