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復病房腦卒中后患者抑郁的相關性分析

2019-03-18 02:06葛海萍姜海萍
健康大視野 2019年3期
關鍵詞:相關因素腦卒中康復

葛海萍 姜海萍

【摘 要】目的:調查康復病房腦卒中后患者抑郁的發生率,分析影響抑郁程度的相關因素。方法:選取2018年3月~8月入住上海市某二級甲等醫院康復科進行康復訓練的符合納入標準的260例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資料、腦卒中后抑郁多模式方法診斷(MMADD)量表評分和功能獨立性測定(FIM)量表評分,分析腦卒中后患者抑郁的發生率和影響患者抑郁程度的相關因素。結果:患者抑郁程度與患者年齡(r=0.169)、在職情況(r=0.169)、陪護類型(r=0.123)、入院次數(r=0.218)和合并癥(r=0.131)正相關。結論:患者年齡、在職情況、住院期間是否有親屬的陪護、入院次數的多少和合并癥多上是影響康復病房腦卒中后患者抑郁的主要因素。

【關鍵詞】腦卒中;腦卒中后抑郁;發生率;相關因素;康復

【中圖分類號】R19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3-00-01

腦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腦卒中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發生率為20%~79%[1]。腦卒中后抑郁與患者的家族史、社會支持、文化程度、性別、病程、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等有關[2]?;颊叩囊钟舫潭扔绊懟颊叩目祻童熜3-6]。本研究旨在調查康復病房腦卒中后患者抑郁的發生率及相關因素,為腦卒中患者康復治療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8年3月~8月入住上海市某二級甲等醫院康復科進行康復訓練的符合入選標準腦卒中患者260例,男164例,女96例,平均年齡(65.15±10.17)歲。納入標準:①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腦卒中診斷標準,并經CT或MRI證實者。②病程在6個月之內。③存在肢體功能障礙。④具有自主意識。⑤病情穩定,無抑郁家族史。⑥同意參加本次調查。排除標準:并發嚴重疾病,如心肌梗死或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重度感染、嚴重糖尿病等。

1.4 研究工具

1.4.1 詢問式調查表 參考相關文獻自行制定,內容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職業、經濟狀況、陪護類別、醫療付費方式、疾病類型、病程、合并癥等。

1.4.2 腦卒中后抑郁多模式方法診斷(MMADD)量表:該量表是Beck抑郁調查表(BDI)中的內心癥狀的11個項目和Hamilton抑郁評價量表(HRSD)中內心癥狀的9個項目組成,通過醫生、護士或家人評定。抑郁程度分為3級,分別為I、II、III。I為較重抑郁,II為較抑郁,III為無抑郁。

1.4.3 功能獨立性測定(FIM):該量表由6個部分18個項目組成,主要反映患者社會功能和認知功能,根據患者的實際功能進行評估。評分采用7級評分。7分:完全獨立;6分活動需要支具等輔助設備或超出合理的時間或活動不夠安全;5分:需要監護;4分:需要少量幫助;3分:中等度幫助;2分:最大幫助;1分:完全依賴。評分標準是:126分完全獨立;108-125分基本獨立;90-107分極輕度依賴和有條件的獨立;72-89分輕度依賴;54-71分中度依賴;36-53分重度依賴;19-35分極重度依賴;18分完全依賴。

1.5 統計學方法 統計分析采用SPSS 22.0軟件。對研究對象的一般人口社會學資料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統計量采用均數±標準差,計數資料數據采用頻數、%的形式進行描述,研究對象抑郁程度與一般資料及FIM的相關性分析用Spearman 相關性分析法。

2 結果

2.1 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描述 研究共納入研究對象260名,患者一般資料的統計結果顯示,參與研究的患者的年齡在39~82歲之間,接近三分之二的患者為男性。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占63.1%。四分之三為離退休患者。一半以上為腦梗塞患者,腦出血近30%。病程在兩個月、三個月、半年的患者各占三分之一左右,一個月內病程的患者只占10.4%。全部患者都已婚,人均年平均收入3~5萬,除4人的醫療付費方式為自費外,其余都有醫療保險。所有患者住院期間均有陪護,一半以上有醫院護工陪護,親屬一起陪護的占三分之一不到。絕大部分患者腦卒中發作前有其他的疾病,其中合并有高血壓的占一半以上。

2.2 患者的抑郁程度 所有的患者患有抑郁,其中較重抑郁者占18.46%,79.23%為較抑郁患者。

2.3 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情況 根據FIM的總得分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進行分析,本次研究中重度及以上依賴患者占26.2%,中度依賴患者占34.6%,輕度或極輕度依賴患者為36.5%。

2.4 患者抑郁程度的相關因素分析 用Spearman相關分析分別檢測患者抑郁程度與患者年齡、性別、病程、文化程度、職業、家庭人均年收入、陪護類型、付費性質、疾病診斷、入院次數、合并癥及FIM之間的相關關系,結果顯示:患者的抑郁程度與患者的年齡、職業、陪護類型、入院次數和合并癥數量顯著相關,見表1。

3 討論

3.1 腦卒中后抑郁的發病率 本次研究人群的腦卒中后抑郁發生率為97.7%,與20%~79%[1]的報道差距較大,這可能是因為各種調查所用的評估量表不一致,也可能與本研究的研究對象都為住院接受康復訓練者有關。住院接受康復訓練的患者都對康復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反之,也可以認為他們已經感知到疾病對他們的影響很大,也因此有很大的心理負擔。耿紀超[4]的研究證實,抑郁與功能康復呈負相關關系,抑郁越嚴重,康復的效果越差。因此,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將有助于患者的康復訓練和功能康復,在制定康復治療計劃時,要關注患者心理狀態,重視患者的抑郁程度,給予抑郁患者更多的關注和支持,以期幫助患者回歸正常的生活,回歸社會,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3.2 腦卒中后抑郁的相關因素 腦卒中后抑郁的發病機制不明[7],除了與神經解剖因素有關,還與家庭、社會、生理、心理等因素有關[8]。本研究結果也顯示,腦卒中后抑郁與患者年齡、在職情況、陪護類型、合并癥和入院次數顯著相關。年齡組別越高,患者的抑郁程度越嚴重,與劉勇[9]等的研究結果一致。另外,本次研究中離退休人員腦卒中后抑郁程度比在職人員重這一結果,也進一步證明了年齡組別越高,患者的抑郁程度越嚴重。家庭關懷度差是腦卒中后抑郁的主要危險因素[8]。本研究結果顯示住院期間有親屬(配偶或子女)陪護的患者抑郁程度較無親屬(僅護工或保姆)陪護的患者輕,說明住院期間家人的照料、支持能減輕患者的抑郁程度。有研究表明[8]合并基礎疾病與腦卒中后抑郁無明確關系,但本研究則顯示患者合并癥種類越多,抑郁程度越嚴重。說明患者基礎疾病的多少直接影響患者的心理,基礎疾病越多,患者的心理壓力越大,抑郁程度越嚴重。入院次數與腦卒中后抑郁的相關性比較容易疏忽,可能與大多數研究者研究對象選擇為首次發病首次住院的患者有關。本研究顯示,入院次數越多,患者的抑郁程度越重,說明隨著住院次數的增加,神經功能的恢復未達患者預期的狀態,患者認為恢復健康的希望越來越小,心理承受的壓力更大,容易增加患者的抑郁程度。

3.3 其他因素 腦卒中部位、性別、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等是腦卒中后抑郁的主要因素[8-10]。但本研究結果表明,腦卒中后抑郁與患者性別、文化程度、經濟情況、病程、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等相關性不顯著,可能與本次研究對象男性較多,文化程度較高,所有患者為上海本地患者,除4位患者外,其余患者均享有醫療保險,病程在(71.85±33.03)天,絕大多數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依賴程度為中度及以下有關。

綜上所述,康復病房腦卒中后患者抑郁的發生率很高,影響因素較多。本研究雖提示腦卒中后抑郁與患者的年齡、在職情況、家庭支持、合并癥和入院次數相關性好,但作為描述性相關性研究,本研究的樣本量偏少,其準確性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證實。

參考文獻

覃蓮.早期心理干預對急性腦卒中后抑郁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國康復,2007,22(1):45.

周盛年,于會艷,劉黎青,遲兆富.腦卒中后抑郁[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04,17(2):154-156.

張金潛,楊苑輝,宋宏中.反復腦卒中患者抑郁狀態對預后的影響[J].中國醫療前沿,2009,4(11):37-38.

耿紀超,史艷花,陳攸.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預對功能康復的影響[J].醫學信息,2009,22(7):611-612.

韋檸琳.腦卒中后抑郁對神經功能康復影響的臨床研究[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09,23(7):722-723.

劉麗英.腦卒中后抑郁的研究現狀[J].疑難病雜志,2004,3(6):376-377.

楊瑩瑩,潘永惠,王森.腦卒中后抑郁的研究進展[J].醫學研究雜志,2016,45(4):168-170.

王娟,李志偉, 余雨.腦卒中后抑郁的相關因素研究[J].重慶醫學,2014,43(24):3165-3167.

劉勇,姚麗娜, 韋建武,安平順.腦卒中后抑郁相關因素與卒中部位的關系探討[J].現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5,36(8):931-934.

楊海洪.腦卒中后抑郁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5,22(19):2895-2897.

猜你喜歡
相關因素腦卒中康復
腦卒中患者康復之路
早期護理介入在腦卒中患者構音障礙訓練中的作用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腦卒中合并腦栓塞癥的預防及護理觀察
良肢位擺放結合中藥熏敷降低腦卒中患者肌張力的療效觀察
殘疾預防康復法制建設滯后
補陽還五湯聯合康復治療腦卒中35例
康復治療對周圍神經修復再生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