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園秸稈還田技術

2019-03-19 01:54
果樹資源學報 2019年4期
關鍵詞:碳氮比果園養分

(1.銅川市果樹試驗站,陜西 銅川 727031;2. 銅川市園藝工作站,陜西 銅川 727031)

秸稈還田是當今世界上普遍重視的一項培肥地力的增產措施,在杜絕了秸稈焚燒所造成的大氣污染的同時還有增肥增產提質作用。秸稈還田后經微生物分解能夠釋放養分,形成腐殖質,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土壤質量,同時能夠補充土壤氮磷鉀和中微量元素養分,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狀,促進了土壤中物質的生物循環。

銅川市位于陜西省中部,地處世界蘋果最佳優生區的中心位置,光、熱、水、氣、土等主要自然條件匹配合理,非常有利于蘋果、櫻桃等多種北方落葉果樹生長。銅川果園面積超過6萬hm2,產量近80萬t,果業是當地農民的主導產業,對于促進當地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豐產穩產果園的土壤有機質含量普遍在2%以上,銅川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在1.4%左右,因此補充土壤有機質,實施秸稈還田技術勢在必行。

1 果園秸稈還田作用

1.1提高土壤質量

果園土壤有機質是果園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標,秸稈作為一種農業有機廢棄物資源,含有大量的有機碳和礦質營養元素,還田后不僅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機質與氮磷鉀等養分含量,減少化肥使用量,而且能增加土壤團粒結構,降低土壤容重、減少水土流失,達到改善土壤物理性質的目的,此外還能為土壤微生物的活動提供豐富的碳源和氮源,促進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從而使土壤微生物區系、數量發生很大變化,提高土壤養分有效性,是一種平衡土壤養分、提高土壤質量的重要措施。

1.2增加果實產量

秸稈還入果園后,可以通過改善土壤的水、肥、氣、熱狀況,從而達到改善土壤的微生態環境的目的,為果樹生長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因此能提高果實產量,增加經濟效益,隨著秸稈還田年限的增加,土壤質量得到一定提高,產量也會表現出增加趨勢。另外,也有個別研究表明,秸稈還田后,作物產量出現下降,造成減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不同量或者不同秸稈種類還田后,會改變碳氮比值,適當的碳氮比例,有助于微生物發酵分解,釋放養分,供作物吸收利用,不適當的碳氮比例不易腐解,影響作物吸收利用,進而影響果實產量。

1.3改善果品品質

秸稈作為土壤有機碳、養分元素的重要來源,還田后能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及中微量元素含量,補充土壤有機質及中微量元素又是提高果實品質的重要措施。秸稈還入果園后,果實色澤艷麗,果個端正,果個增大,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糖量增加,含酸量降低,果實外觀與內在品質均得到大幅度改善,經濟效益明顯提高。

2 果園秸稈還田技術

2.1作物秸稈種類

秸稈是農作物成熟后收獲其籽實所剩余的副產品,糧食作物秸稈是我國秸稈的主要類型,小麥、玉米、水稻是我國最主要的3種糧食作物,麥秸、玉米秸和稻草也是產量最高、分布最廣的三大作物秸稈,約占秸稈資源總量的2/3。此外,還有油料、棉花、麻類、糖類、煙葉、蔬菜瓜果類、藥材等農作物秸稈。農作物秸稈均可還田施入土壤,北方地區以麥秸、玉米秸為主,南方地區以麥秸、稻草為主。

2.2秸稈還田方式

果園秸稈還田方式主要包括秸稈粉碎覆蓋還田、秸稈直接覆蓋還田、秸稈開溝填埋還田及秸稈堆漚腐解還田等,以前3種還田方式為主。秸稈粉碎覆蓋還田是將秸稈粉碎成一定長度覆蓋于樹盤或行間,有利于土壤保墑,加快腐解釋放養分;秸稈直接覆蓋還田是將秸稈直接移入果園覆蓋于行間,有利于土壤保墑,相較于粉碎還田省時省力;秸稈開溝填埋還田是在果樹行間開溝,將秸稈置入溝中,埋土壓實還田,方便果園人工作業,秸稈不會隨風吹散。

2.3秸稈還田量

秸稈還田有一個適宜量的問題,一般基于兩方面考慮,一方面能夠維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另一方面不會對果園作業產生明顯影響。當還田量過少時,效果不明顯,而還田量過多時,可能會對果園作業產生影響。秸稈樹盤覆蓋每株果樹50~100 kg,行間覆蓋每667 m23 000~5 000 kg,開溝填埋每667 m21 500~2 000 kg。另外,不同地區、不同秸稈還田的適宜量也有所差異,應當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作出調整。

2.4秸稈還田配套措施

秸稈還田是一項系統工作,為完善秸稈還田技術,提高秸稈還田效益,還需要大量的配套措施。一是耕作技術。秸稈還田后,可以采用翻耕措施來翻壓稻桿,使秸稈與土壤充分混合,防止秸稈漂浮,被風吹散。二是施肥技術。碳氮比是影響作物秸稈分解的重要因素,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機物質適宜的碳氮比大約是25︰1,因此在稻稈還田時,應該配施氮肥,同時,對于缺少磷、硫的土壤還應該補充施入適量的磷肥和硫肥。三是灌水技術。秸稈還田土壤含水量在15~20%時分解速率最快,含水量小于15%基本上不發生分解,因此秸稈還田過程中,尤其是干旱地區需考慮田間土壤水分的調節,適時灌水。

3 秸稈還田技術應用前景

秸稈還田技術是秸稈肥料化利用最主要的途徑,是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解決焚燒秸稈有效途徑之一,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3.1政策的需要

隨著國家提出“循環農業”“藥肥雙減”項目,農作物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化肥減量化使用已得到廣泛重視,秸稈還田后能夠直接或間接補充土壤養分,促進了農副產品的循環利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化肥的施用量。同時秸稈禁燒、環保督查等政策的出臺也進一步推動了秸稈還田技術的應用推廣。

3.2現實的需要

目前全國農作物秸稈總產量超過10億t,可利用秸稈量超過9億t。如此數量龐大的秸稈如何資源化利用是亟需解決的問題,秸稈還田技術能夠變廢為寶,是保證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也是最直接、最現實、最易于推廣操作的秸稈綜合利用方式。

3.3農民的需要

優質豐產果園年投入成本普遍在每667 m23 000元以上,其中化肥投入超過2 000元。秸稈作為土壤碳的重要來源,含有植物必需的多種營養元素,尤其是鉀元素,還田后可以有效減少肥料的使用量,連續多年采用秸稈還田技術可以大大減少有機肥和鉀肥的使用,降低生產成本,減輕農民負擔,提高種植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猜你喜歡
碳氮比果園養分
天、空、地一體化“未來果園”看一下
秋天的果園
蘋果最佳養分管理技術
內蒙古草原露天礦區復墾地重構土壤碳氮比差異及影響因素研究
養分
年輕時的流浪,是一生的養分
我家果園豐收了
不同碳氮比培養基對泰山赤靈芝農藝性狀的影響*
基蘗肥與穗肥氮比例對雙季稻產量和碳氮比的影響
超高產夏玉米養分限制因子及養分吸收積累規律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