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創”背景下以高職應用技術類課題促進項目化教學改革研究

2019-03-22 10:59□田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9年3期
關鍵詞:技術類畢業設計雙創

□田 園

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目標將具有創新性的應用技術類科研課題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引進課程教學各個環節,開發一套融入應用技術類課題內容的教學文件和課程標準,使課題科研成果和教學內容能夠對接,以研促教開拓學生視野,增強科研興趣,增加實踐機會,培養創新能力,激發創業熱情。2015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升為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國家教育部對創新創業教育處于高度重視階段,高職教育要開展新的教育教學改革,將創新創業融入到人才培養目標當中去。

一、創新型人才培養的主要內容

(一)以應用技術研究成果豐富教學內容。當前高職院校項目化教學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其教學早已不能再單純地對教材知識和概念進行簡單灌輸,更需要把如何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思考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法教授給學生。例如,在講授電機與電氣控制課程內容時,都是按部就班對各類型電機原理、結構、工作特性進行講解,對電機在實際應用中的具體案例等鮮有提及,學生學起來既枯燥,又晦澀難懂。而在大部分的工程類應用技術課題當中,各類電機是經常要使用的。完全可以將其引入教學,比如在講解“交流異步電動機正反轉電路設計”這一任務時,不再按照書本知識點的邏輯逐級講授,而是采用科研的思維模式,直接給出任務要求及所要求的結果,采取“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例如首先給學生展示教師所完成的應用技術課題成果—仿人機械手的抓取物體動作,讓學生了解該技術是在步進、直流、伺服等電機的驅動下實現的,使學生意識到所學課程的意義及應用價值,然后指出該機械手能夠準確抓握物體的關鍵技術就是電機驅動技術,接著把教學任務—伺服電機的位置控制線路連接,由學生自主查閱資料,學習相關知識,并鼓勵學生能夠設計線路。教師對學生的設計進行檢驗評價,指出問題,并對學生自學的相關知識進行補充和修正。教學內容與應用技術研究成果充分接軌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了自信,同時也激發了其科研和創新的思維方式。

(二)以應用技術研究項目指導畢業設計。高職學生直接參與教師申報的應用技術研究課題,可把學生所學的理論轉化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國家及各級政府部門大力支持創新創業的契機下,應充分利用科研配比一定的經費支持,將教師負責的應用技術研究項目內容作為畢業設計內容,使學生通過實實在在的科研課題加深對基礎理論概念的理解及實際應用。目前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題目90%來自教師申報下來的科研項目。將應用技術研究內容作為學生畢業設計內容,一方面鍛煉學生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培養其創新思維,提高其綜合素質,另一方面也為應用技術研究納入一定的研究力量,群策群力方可有所進步。例如,2012年度院“十二五”應用技術研究課題“軌道車輛LED照明控制系統設計“、2015年度院”十二五”應用技術研究課題“仿人機器手的研究與設計”等課題均作為畢業設計布置給學生共同完成,教師科研團隊完成理論性較強部分,以提供實驗支撐,學生完成裝配、結構、繪制圖紙等相關基礎性內容。師生共同努力,指導學生完成畢業設計的同時也推進教師本身科研課題的進度,同時也避免教師精力分散,完成科研任務的同時還要指導畢業設計,一舉兩得。

(三)以應用技術研究平臺拓展創新實驗,實施高職實驗實訓類課程的項目化教學。2010年,教育部指出“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數以千萬計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和一大批創新人才的重要使命”。隨著高職院校培養“雙創型”人才的教學改革任務的推進,本專業教學團隊以教學模式改革為契機,以教師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條件為基礎,大力推進電氣控制系統相關課程改革,將教師的部分成熟科研實驗成果應用到試驗課中。例如,將應用技術研究課題“軌道車輛LED照明控制系統設計”中的實驗為學生開放,將LED照明系統中的光照傳感器采集信號并通過模數轉換芯片傳遞給單片機的過程應用于傳感器與自動檢測課程中光電傳感器應用這節試驗中。這種引入項目化試驗的好處是使學生在課前就了解到這個試驗的實際應用價值,對課程試驗有的放矢,目標明確地去學習,而不是簡單地做一種驗證性試驗,從主觀能動性上就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動手欲望。更重要的是這種應用技術課題屬于綜合類的課程融合,比如說“軌道車輛LED照明控制系統設計”這個課題就融合了單片機、數字電子、傳感器、電機控制技術等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核心課程。

(四)開放實驗室等學習空間,實現學習形式的多樣化。應用技術類課題研究融入項目化課程應該具有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這樣引導學生突破單一、封閉的自我狀態,在一種動態、開放、主動的學習環境中學習。實驗室開放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獲取知識的渠道和方法。學生學習空間有工廠、教室、圖書館、實驗室等,學習形式也多樣化,交流也更加順暢。視野開闊,溝通能力強,對課題的研究興趣也能逐漸提高上來。

二、研究假設和擬創新點

將應用技術科研課題的內容及設計理念融入到專業教學標準和課程標準的制定中,創新理念。來源于生產實踐中的課題可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課程設計中增加應用技術課題的導入介紹,為教學內容添加新的元素和增添新的思考方向。學生的畢業設計與教師的科研課題同研究一個內容,二者相輔相成。另外,將應用技術課題融入高職實驗實訓課程中,使課程內容來源于實際技術,學生所學不空,有的放矢。此外,應用技術研究融入項目化教學提高教師應用技術類課題科研能力,進而提升服務于企業的能力,增加校企合作的利益共同點和提高校方的主導地位,有利于教學變被動為主動,使校企雙方成為利益共同體,有效地提高教師的“雙師”素質。

猜你喜歡
技術類畢業設計雙創
高校畢業設計展吸引業內眼球
高淳區以僑聯雙創基地 助推“雙創”孵化成長、孕育未來
“雙創”浪潮方興未艾
少先隊科普技術類陣地
兼具市場與技術類課程 CEDA培訓(廣州站)圓滿結束
從翻譯行為理論視角探究德語土工技術類文本漢譯策略
畢業設計優秀作品選登
技術類工程項目營銷策略研究
圓夢星之火,助力“雙創”加速跑
基于FPGA的畢業設計實踐平臺實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