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合作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

2019-03-24 04:25高榮勝
學校教育研究 2019年16期
關鍵詞:協作集體群體

高榮勝

俗語“一根筷子易折斷,十根筷子抱成團”所折射出的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團結就是力量。而將其引申至學校的育人環境里,這種力量就是“教育合力”。無可否認,人才的培養是學校、社會、家庭等許多因素組成的“教育合力”一同施加影響的結果。而從細處說,任何一個學生的成長都離不開教師集體的共同勞動,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協調合作、相互配合施以教育的結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二十一世紀委員會提出的《教育——財富蘊藏其中》報告中清楚闡明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它們是:怎樣與人共事、怎樣做人、怎樣做事和怎樣生存。報告指出不能一味地肯定競爭而把競爭絕對化,那種建立在個人主義基礎上的競爭,對人類的發展是極為有害的,因此它把“與人共事”擺在“四大支柱”之首,無疑是強調了團結協作的重要,因為它已成為二十一世紀教育哲學觀需要強調的一種全球合作精神。

學校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培養學生品質、健全學生人格的主陣地,是使人類精神文明和精神文化薪火相傳的修煉場,亦是教師實現自我、教書育人的最好平臺。在學校這個大舞臺上,盡管每個教師的教育教學方法各有千秋,但絕沒有任何一個教師精通所有學科知識,也沒有任何一個教師能熟稔的駕馭全部的教育手段而獨立的完成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的任務。鑒于此,盡管教師自我價值的凸顯、教育魅力和人格魅力的體現離不開個人的努力,但它更有賴于教師群體的合作。教育過程本身就是教師個體與教師群體之間合作的過程,這個關系的協調與否,將直接影響著我們的教育對象——學生的綜合素質。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的教育,至少我們某些地方的現行教育是存在重大問題的,我們不妨看看我們的周圍,那些為禍社會,殃及家庭的問題人群絕大多數都是出自我們教師的手筆而培育出來的教育種子。我們經常聽到有說某某教師是某某學校的骨干教師,某某教師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誠然,這些優秀的教師是值得我們由衷的敬佩和推崇的,他們的確也是垂范的楷模,然而每每聽到這些話語的時候我的腦海里不禁浮現出一張張一枝獨秀、鶴立雞群的畫面,亦情不自禁的聯想到一句話——國清才子貴,家富小孩嬌。而且毫不隱諱地說,骨干教師的所謂驕人成績,絕大多數僅限于學生的學習成績的提升,但距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三面”、“四有”學生相差甚遠。以至于學生出現高分低能、高分無德的現象也就不足為怪了。

事實上我們也經常聽到有的學校教師之間拉幫結派、勾心斗角,似乎學校這么圣潔的地方也能成為結黨營私、爾虞我詐的滋生土壤。還有的學校說是教師之間和睦共處,并美其名曰構建和諧校園,似乎學校就應該一團和氣一個調、一種模式跟著搞。教師之間勾心斗角固然不好,它嚴重的損害了學校在社會中的高貴形象,但一團和氣也未必就是好事,因為這里的“和睦”是建立在教師間無利益沖突之下的互不影響的表面現象,大家各行其事,所以筆者用了教師之間“和睦相處”,而沒用精誠協作。這樣的結果是教師缺乏反省和創新,教育缺乏反省和創新,帶給學生的當然就是“無知”了。校本教研幾乎每個學校每個學期都有搞過,甚至一些學校為了“走出去,請進來”。還搞了校際教研、校外教研,但仔細一看,似乎有“畫水無風空作浪,繡花雖好不聞香”的嫌疑,相當的時候只是一種形而上的流于形式,并未對教師改進教育教學起到推波助瀾的實質性作用。要如何培養卻是擺在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面前實實在在的問題,撇開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說,單就學校教育層面而言,筆者以為最好的教育途徑就是教師個體與教師群體之間團結協作,互通有無。如此,我們每個教師應該做到:

一、加強自身各種素質的學習和提高,構建終身學習理念

作為教師,我們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切實踐行“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的教育價值觀,這應當是我們每個教師都心知肚明的份類之事?!肮S因落籜方成竹,魚為奔波始化龍”。唯有不斷學習,才可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代謝旺盛,保持不竭的動力源泉,爾后推陳出新。從哲學的角度看,教育何嘗不是一種“道”,而教育過程恰是我們教師體道、悟道、得道的學習過程。只有學而不厭,方能誨人不倦。

二、舍得分享,屏除文人相輕

教育事業是教師集體的事業,學校教育教學的成敗取決于教師集體的工作,發揚教師團結協作精神是搞好教育教學工作之所需。教師必須處理好個人與群體的關系,熱愛依靠集體,維護集體利益,把個人融化在集體之中,這樣才能產生強大的內聚力,充分發揮每個教師的聰明才智。

三、勇于實踐,及時總結,不斷完善,精益求精

我們要把從其他老師那兒取來的經驗和自己的領悟進行實踐,指導自己的教學,并及時對其中的過程加以反饋、總結和凝煉,力求使自己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各方面日臻完滿。同時一定要心存感激,把自己的所得歸功于教師集體的共同努力。

總之,教師個體與教師群體之間的關系,是學校生活中普遍存在、經常遇到同時關乎整個學校聲譽、特別是學校在社會上的形象的一種特殊而重要的人際關系。處理好這種關系,便會形成一種“教育合力”,有效地推動學校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使我們能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工作生活。教師集體的團結協作,本身就是教育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只有團結一致的教師群體,才能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并以其團結一致、相互尊重的模范行為和良好風范對學生施以影響,使學生在無聲的教育中受到感染和熏陶,為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提供榜樣。

現代教育大師魏書生說過,我們只要做到三個“守住”(守住中國的傳統,守住新中國的經驗,守住自己的長處),教育的本來面目就會完好呈現,這里的堅守是指我們教師個體應當怎么對待自己的工作,怎樣尋找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方法,而并非忽視教師集體的重要?!敖處焸€體與群體之間的關系”是一個極其寬泛的話題,筆者的膚淺看法、紊亂的文句羅列與贅述實屬滄海一粟,它旨在拋磚引玉,期冀引發各位同行對這一關系的廣袤思考和熱烈探討。

猜你喜歡
協作集體群體
創新協作的四個階段
達到群體免疫,沒那么容易
“小團體主義”帽子不要隨便扣
調查
中間群體
粵桂扶貧協作成效顯著 天等脫貧號角鏗鏘嘹亮
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方春明在2018年粵桂扶貧協作工作推進會上的講話(摘錄)
警犬集體過生日
協作
動物集體賣萌搞笑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