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角色的轉型定位

2019-03-24 04:25莫雪梅
學校教育研究 2019年16期
關鍵詞:教學內容新課程新課改

莫雪梅

21世紀初,我國開始實施的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下簡稱新課改)至今已走過了16個春秋,歷經16載的新課改也已經從開始的“摸著石頭過河”進入到了如今的“深水區”和“高原期”。這次改革的重頭戲在課堂,核心元素是人(管理者、教師和學生),作為新課改的實施者,教師角色的轉型已經成為時代的必然要求。教師的定位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變成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習活動的合作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形成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師成為學生“平等中的首席”,這一理念讓教師主導作用的方式發生了本質的變化,可以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使其敢想、敢說、敢問,成為學習的主人。為了更好地適應這些變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努力找準自己的角色,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

一、準確定位,防止越位

新課改要求教師要準確定位自己的角色,擺正教師的位置, 教師的職能由傳統教學中的“授”轉變為“導”,要將課堂主動權更多地讓位于學生,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學生去做他們應該做和能夠做的事,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1.把自主學習納入課堂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再直接向學生轉述知識,而是組織引導學生自學求知。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學習活動由傳統的“接受”轉變為“自學”,把自主學習納入課堂教學環節,“先學后教,以學定教”。依托“導學案”,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學習目標、學習任務,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索新知,放手讓學生討論并適時地提出問題,思考解答,概括總結。教師要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進行了解和測評,并以此為前提進行教學。對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已經達成的目標,沒有必要事無巨細地一講到底,否則就是浪費時間和精力,學生反而提不起興趣。課前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起點是十分有必要的,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給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提高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為今后的終身學習奠定了基礎。

2.重組整合教學內容

在教學內容的組織上,要尋找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與思維規律相應的教學內容,在不低于現有最低水平又不超越學生某個思維發展階段的情況下,教學內容要考慮教學的廣度、深度和進度的彈性,整合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真正成為條螺旋上升的知識鏈。讓學生每天都有新的收獲、新的感受、新的發展。因此,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要挑選出深奧的、重要的或學生不易掌握的內容進行講授。凡是教材中比較淺顯或者學生在以前已經接觸過的的內容,教師就沒有必要再按部就班地滿堂灌輸,對于學生自己能學的內容,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自己去探究,這樣通過對教材合理的重組和整合,可以大大縮短教學內容的時間,減輕了學生認知上的負擔,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3.做好課堂導演角色

教師由過去的演員轉變為導演,在課堂上以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幫助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動態信息交流中。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可以多種多樣,但在傳統的教學實踐中,更多地采用了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方式,學生的主動性和 積極性沒有得到充分的調動,學生的能力得不到全面地培養。新課程提倡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將一部分課堂還給學生。為此教師應充分了解這些學習方法的內涵和本質,把握其操作要求,并勇敢地付諸于實施。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更多是在引導和管理,而不是將知識原原本本地呈現給學生,教學活動應該給學生提供廣闊的活動舞臺,教師更像是一個導演,學生是演員。讓學生在這一舞臺上盡情表演,大膽讓學生唱“主角”,教師從“舞臺”的“主角”位置退下來,進行幕后指導,對學生的“表演”要及時進行總結和評判,以防止教學活動變成“草臺班子”。

4.嘗試多元教學評價

在教學評價環節上,切忌教師一人唱主角。傳統課堂教學大多采用師生問答、教師評價的形式,教師成了評價的權威,評價的“主宰”,課堂缺乏了學生的積極參與,也就缺乏了生氣和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好奇心的刺激?,F代素質教育觀要求教師創設情境,讓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在愉悅的身心交往中發展學習技能,發展人格。新課程的實施將全面變革原有的評價模式,要求教師創立多元化的課堂評價機制,多角度、多方位、多標準地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及時的評價,使教與學真正互動,點燃學生的探求知識的熱情,創造屬于學生自己的成功,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富有生命力,教學內容更具有延展性。促進了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培養了學生獨立自主的個性化品質,促進學生在新型的人際關系與學習交往中得到和諧發展。

二、把握角色,克服缺位

新課改的實施變革了教師和學生的地位和作用,但是教師依然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導,他們能否很好地發揮應有的作用,對教學效果的影響至關重要。把主動權讓位給學生絕不意味著教師放棄了教育的責任,只做學生“思想的尾巴”,該為而不去為,想為而不敢為,這是教師對新課改理念的誤讀。在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中,教師不僅表現為“教學共同體”中與學生平等的一員,還應發揮著其他參與者(學生)所無與倫比的“能力培養”“精神指導”和“人格引領”作用,教師的這些作為,才能充分體現其作為 “平等中的首席”所不可替代的價值。

總之,無論是“越位”還是“缺位”,都是教師“錯位”的表現,也就是沒有準確地定位,這都不利于新課程理念的貫徹落實。當務之急,正確認識、全面解讀并努力適應新的角色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妥善處理好“為”與“不為”的尺度,既不能越俎代庖,要充分信任、賞識和尊重學生,大膽“放手”,徹底改變“教師中心”的專制型教學機制,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又不能放任自流,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正確處理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關系,把教師能夠扮演的各種角色,靈活地運用到各種不同的教學內容中,在新課程的舞臺上扮演起新的角色,真正實現課堂教學方式上的變革,才能讓每一個學生獲得更大限度的發展。

猜你喜歡
教學內容新課程新課改
新課改下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課改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概念教學探索
新課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研究
新冠疫情期間小學信息技術在線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實踐
淺議高中化學新課程必修模塊的主要教學策略
2019年全國高考新課程Ⅰ卷生物試題分析與啟示
第二屆“我即語文”教學獎頒獎典禮暨新課程研討會在福州一中舉行
新課改下開展數學建模教學之淺見
等差數列教學內容的深化探究
2009年語文新課程《考試大綱》修訂記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