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呼吸道感染采用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治療的臨床藥動學分析

2019-03-27 11:42劉艷南懷忠
健康大視野 2019年5期
關鍵詞:下呼吸道感染

劉艷 南懷忠

【摘 要】目的:研究下呼吸道感染采用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治療的臨床藥動學特征。方法:應用數字隨機法抽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1月收治的7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將其分為兩組,即常規組、研究組,各38例。常規組使用復方甘草合劑與紅霉素膠囊或克拉霉素治療,研究組使用復方甘草合劑、紅霉素膠囊與二代頭孢抗菌藥物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患者療效97.36%與常規組89.47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紅霉素、羅紅霉素、阿奇霉素中耐藥率由高到低是紅霉素、羅紅霉素、阿奇霉素,不同的病原菌對同一類藥物的耐藥率有一定的差異。結論: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下呼吸道感染;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臨床藥動學特征

【中圖分類號】R97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5-0-01

隨著抗菌藥物的普遍使用,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的耐藥菌出現得越來越多[1],因此,在治療時要對抗菌藥物的臨床藥動學特征進行分析,以便于合理用藥。為研究下呼吸道感染采用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治療的臨床藥動學特征,以本院2016年5月-2018年1月收治的7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現將具體情況作如下介紹:

1 基本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應用數字隨機法抽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1月門診收治的7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兩組,即常規組38例,研究組38例。常規組患者中有男18例,女20例;年齡為19~80歲,平均(52.42±1.41)歲;病狀為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社區獲得性肺炎、胸膜炎、社區獲得性肺炎伴有胸膜炎以及其他的有13例、8例、7例、5例、3例、2例。研究組患者中有男19例,女19例;年齡為20~80歲,平均(52.55±1.46)歲;病狀為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社區獲得性肺炎、胸膜炎、社區獲得性肺炎伴有胸膜炎以及其他的有14例、8例、6例、6例、2例、2例。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下呼吸道感染診斷標準且確診為下呼吸道感染;②患者及其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③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排除標準:①排除患有精神疾病或意識不清醒者;②有嚴重的心臟疾病與肝腎疾病的患者;③排除對藥物存在過敏的患者。兩組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可實施對比。

1.2 方法

常規組使用復方甘草合劑+紅霉素膠囊治療,劑量為每次250mg,每日服用3次;對肺部有病灶及病程大于15d的患者,使用復方甘草合劑+克拉霉素治療,劑量為每次250mg,每日服用3次。研究組在常規組治療的基礎上加二代頭孢抗菌藥物(頭孢呋辛)治療,劑量為每次250mg,每日服用3次。在治療中根據患者的癥狀及病情恢復情況選擇適合的療程。

1.3 觀察指標

以我國衛生計生委《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中抗菌藥物療效標準評判,以治愈、顯效、有效及無效評判。

1.4 數據統計分析

本文數據以SPSS19.0處理,[例(%)]為計數資料,χ2檢驗;()為計量資料,t檢驗,有差異時P<0.05。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療效

由表2可知,兩組患者療效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2.2 比較不同的病原菌對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的藥敏試驗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常見病原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對紅霉素的耐藥率為36.58%、38.68%、24.74%,對羅紅霉素的耐藥率為22.17%、38.56%、12.87%,對阿奇霉素的耐藥率為18.67%、38.57%、0.00%。紅霉素、羅紅霉素、阿奇霉素中耐藥率最高的是紅霉素,其次是羅紅霉素,再者是阿奇霉素,不同的病原菌對同一類藥物的耐藥率有一定的差異。

3 討論

研究發現,內科門診中患者最?;嫉氖窍潞粑栏腥?。其感染的病原菌有流感嗜血菌、衣原體、支原體等,在治療上,通常使用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其對這類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2]。紅霉素是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的典型代表藥物,其有不溶于水的特點,在酸性環境中容易分解,胃腸道反應較多同時生物利用率較低,而制成腸溶片則會影響其生物利用率[3]。第二代的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代表有羅紅霉素、阿奇霉素等,第二代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與第一代有所區別,其改變了生物利用率低、易分解于酸性物質的特點,利于胃腸道吸收,降低了其毒副作用,且其抗菌活性強于第一代。本研究中,對第一代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紅霉素與第二代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羅紅霉素、阿奇霉素耐藥性進行比較,發現耐藥率最高的是紅霉素,其次是羅紅霉素、阿奇霉素,而在療效上,研究患者療效97.36%與常規組89.47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梢?,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在耐藥率上存在一定差異,但其療效較顯著,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綜上,下呼吸道感染采用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治療效果顯著,有利于改善病情,建議在臨床中廣泛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王雅麗,李月靈,張倩倩,劉佳.呼吸道感染患兒抗菌藥物應用情況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8,28(21):3345-3348

武文娟,張國俊.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在支氣管擴張癥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10):1513-1516.

孫非,侯杰,密芳,郭輝,蘇長英.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藥動學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12):2688-2690.

猜你喜歡
下呼吸道感染
不同抗菌藥物方案治療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療效觀察
新生兒下呼吸道革蘭陰性桿菌感染臨床分析
不同起始負荷劑量治療中重度革蘭陽性菌下呼吸道感染臨床研究
氣管切開術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險因素與環境相關性研究
重癥監護病房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點及耐藥性分析
下呼吸道感染纖支鏡灌洗吸痰術護理觀察
克拉霉素聯合頭孢哌酮舒巴坦對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療效及預后分析
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299例臨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