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級文化建設與班級管理個性化研究

2019-03-29 12:05萬瑤
祖國 2019年3期
關鍵詞:班級文化建設班級管理

萬瑤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傳統的班級文化建設和班級管理已經不能滿足新課程發展的需要。新課程呼喚下的新型班級文化和班級管理是圍繞班級教育、教學活動所建立起來的一整套價值取向、行為方式、語言習慣、制度體系、班級風氣等的集合體。筆者在近幾年實踐的基礎上,通過對傳統班級文化建設的辨證性反思,開始嘗試對班級文化建設和班級管理進行個性化管理。著重創建班級建設目標,努力讓每一個學生在新模式下健康快樂的成長;著重創建班級物質文化,努力展示集體精神風貌;著重創建班級精神文化,努力提高學生文明素養;著重創建班級制度文化,努力煥發集體生命活力;著重創建班級活動文化,努力培養學生創新品質。

關鍵詞:班級文化建設 班級管理 個性化研究

一、課題背景

(一) 課題研究的背景

1.學校發展的需要

本校著力通過提高質量和強化辦學特色從而提升教育品質?;趯W校發展現階段的特征,優化班級文化建設是提升教育品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

2.班級管理的需要

一所好的學校一定有屬于自己的文化,而學校文化的落腳點必然是在班級文化上面。在學校,一切教育教學活動是圍繞班級展開的。班級文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對學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與感染力,有時甚至可以對學生的精神品質產生終身的影響??梢?,班級文化對學生的成長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班級文化建設理應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創建應該是系統性與計劃性并存的。教育工作者通過不斷開展和逐步完善來進一步落實最終的管理目標。然而長期以來,在班級這個狹小密閉的空間里往往更多的只關注傳道解惑而忽略了對學生精神層次的感知。原版枯燥乏味的學習模式和單一直接的管理方式很有可能會導致教育內容脫離實際,教育者越發缺少感召力,受教育者也越發缺少自主性與創新性。

3.學生成長的需要

班級文化既是一種觀念,也是一種行為準則。班級文化的建設對學生的學習、生活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既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豐富學生精神文化的重要內容,形成良好班風的必備條件。班級文化是班級的靈魂所在,是一種隱性的教育力量,它表現了一個班級獨特的精氣神。班級文化也是學生個性發展,進行自我教育的最佳園地。所謂班級文化是指在班主任的領導下,通過教育教學的運用及常規管理的開展,使班級內部通過自由討論、分組實踐,最終形成的一種代表本班獨有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文化。班級文化既是一種觀念,也是一種行為準則。它是本班師生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也是形成良好班風的必備條件。班級文化的建設不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塑造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在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蓬勃發展的今天,班級文化早已不能脫離校園文化而單獨存在。如何使班級文化既符合整體發展的規律又能結合本班現狀,長期有效的均衡發展,是筆者一直在探索的問題。本課題從實踐的角度,筆者積極探索班級個性化文化建設的內涵、特征、類型以及個性化班級文化建設的有效策略,構建新型的個性化班級管理模式。筆者希望可以創建一種充滿教育力的班級文化,創造良好的班級氛圍,使學生能更加全面、和諧的學習與生活。

(二) 課題的界定和內涵

班級文化建設是“班級群體文化的簡稱”。作為社會群體的班級,其所有或部分成員共有的信念、價值觀、態度的復合體。班級成員的言行傾向、班級人際環境、班級風氣等為其主體標識,班級的墻報、黑板報、活動角及教室內外環境布置等則為其物化反映。班級文化,它與建筑文化、飲食文化一樣有著自己的外延和內涵。首先,它是一種個性文化,代表著班級的形象,體現了班級的生命。其次,它是班級全體師生共同創造的財富,是全體師生共同勞動的結晶。第三,班級文化是一個動態的、發展的系統工程,它的主體是學生。班級文化是一個班級的靈魂,是每個班級所特有的。班級文化是學校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學校文化的縮影。

1.“班級文化建設”是指圍繞班級的教育教學活動所建立起來的一整套價值取向、行為方式、語言習慣、制度體系。班級文化建設既可以創建班級氛圍,又可以對被教育者進行心靈塑造。因此,班級文化建設提倡全員參與,分工協作,共創共享,共同進步。

2.“班級管理”包含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管理。以學生發展為本,通過建設個性化的班名、班規、班風、學風、班級目標、班級活動、行為方式以及班級管理模式,開啟學生健康發展的需要與動機,形成持久的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3.班級文化建設與管理個性化,其內涵主要體現在:獨特的指導思想;獨特的知識切入點;獨特的文化視角;獨特的文化載體;獨特的感染途徑;獨特的感悟方式;獨特的情感體驗;獨特的行動實踐;獨特的管理手段;獨特的評價制度。班級特色文化和管理是校園文化的重要支撐點和落腳點,是一個班級獨特的發展風貌。

二、理論依據及意義

(一)研究的理論和現實依據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說:學生在學校會同時受到兩種教育,獲得兩種知識。一種是有意識學到的知識,這種知識是指通過分門別類的課程學習,在單科中獲得的知識。另一種是無意識學到的知識,是指由于受到人文環境的影響,在環境中所獲得的知識。就學校而言,杜威所提及的人文環境實際上指的是班級文化建設。

根據馬斯洛動機心理學理論,班級是滿足學生心理、生理和安全的必須場所,學生對班級的認同感,是滿足歸屬與愛的需要。創建班級文化的建設是為了讓學生在班級生活中實現自我意識,擁有健全人格。在創造文化的過程中實現創造自我。通過教師運用積極有效的教育手段,可以使更多的學生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自我追求。

班級文化建設與班級管理個性化的基本出發點都應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首先,教師要尊重學生生長發展的自然規律,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其次,是突出教師的本體作用,用教師獨有的教育理念去帶領學生創設“以人為本”的班級文化。

現實依據:根據學校辦學理念及德育工作的規劃,再結合時代特點及班級實際管理的需求。豐富多彩的班級文化,可以使個性特長較為突出的學生找到用武之地。通過活動達成自身價值,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自主性與創新性。為此,筆者在充分依托學生個性發展的前提下,努力使班級形成個性鮮明的班級文化,組織形式多樣的班級活動。

(二)研究的意義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我們從物質形態、制度形態、精神形態三個不同的層面,豐富了特色班級文化建設和管理的內涵。它具有實踐性、情感性等特征。為創建“以人為本”的和諧班級文化和管理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

1.通過研究,為學生營造了富有個性特色的班級文化氛圍,讓學生在濃厚的特色班級文化氛圍中受到教育、熏陶和感染,從而取得益智、明理、育人的效果。

2.通過研究,變封閉式教學為開放式教學,讓學生的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廣泛接觸社會,擴大視野,增長才干,發展個性。

3.通過研究,努力開發具有班級特色的課程資源,開辟了特色班級文化建設的新途徑,加強了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

4.通過研究,豐富了師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改變了師生的精神面貌,從而進一步推動了和諧班級文化建設的進程。

三、課題的實施及研究成果

在班級文化建設與班級管理個性化研究中,筆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初步嘗試:

(一)班級布置個性化

筆者積極倡導“我的地盤我做主”,的教育理念。鼓勵學生用自己的雙手裝扮自己的班級,做到人無我有,我有我新,人新我奇。

(二)班級公約精細化

筆者帶領學生逐步創建班級公約,凡事做到有矩可蹈,有章可循。

(三)班級管理自主化

筆者依據每個學生的特長及個性發展的雙重特點,在班級設置不同的職位,希望在班級能達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四)課外閱讀常規化

筆者利用班級圖書角展開班級文化建設,統一設置讀書專用時段(午自習前20分鐘),營造人人談讀書、人人比讀書的氛圍,讓學生“腹有詩書氣自華”。

(五)主題活動多樣化

筆者充分發揮班級小干部的作用,在開展活動時由小干部帶領其他學生進行自行選擇主題,自行制定活動方案等。希望能做到以活動凝聚人,以活動鍛煉人,以活動陶冶人,讓班級活動記錄學生成長的點滴。

綜上所述,班級管理與班級文化建設二者是相互依托相輔相成的。在加強班級管理的同時又可以為班級文化建設提供某種依據。然而良好的班級文化建設也是對班級管理的直接反饋。班級文化就像春天里的一縷陽光,它使人感到溫暖和愜意。如果想使班級變得更加井然有序、充滿生機,使校園生活變得更加富有人文底蘊。重視班級文化建設已經成為了一種必然的選擇。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對學生的成長和成才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彭建榮.高三班級文化建設初探[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0,(15).

[2]王淑貞.和諧班級文化堅守初探——營造文化氛圍,潤物細無聲[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s1).

[3]李文雯.中學班級文化建設初探[J].雅安教育學院學報,2002,(04).

[4]肖學冰.班級文化建設初探[J].云南教育,2001,(16).

(作者單位:南京弘光中學)

猜你喜歡
班級文化建設班級管理
小學班級文化建設須回歸生命
建設幸福班集體,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高三班主任課程實施能力對班級的“正”影響
“淺談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對班主任管理的幾點看法
如何運用班級文化建設增強班級凝聚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