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有效教學引領小學生成長

2019-03-31 09:26王玲玲
求知導刊 2019年50期
關鍵詞:有效教學語文教學小學生

摘 要:對于完整的教學活動來說,教學方法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如果沒有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就無法順利完成教學任務,進而直接影響小學生的身心發展。作為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在學生語言能力培養,以及情感、思維和價值觀的影響上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新時期,如何構建小學語文有效課堂,讓有效教學促進小學生成長,這需要廣大教育者不斷探索、及時總結。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教學;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50-0002-02

引 言

小學生天生活潑好動,教師如果僅僅采取單一的灌輸式教學,很容易造成課堂的枯燥和無趣,壓抑學生的天性。因此,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新教學方法,巧妙設計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筆者從以下三個方面結合案例進行具體介紹。

一、興趣教學,推動學生主動參與

興趣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對小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借助一些實物、故事、語言或者多媒體,為學生創設有趣、新穎的學習情境,使得語文課堂更貼近學生的生活,這可以從心理上消除他們對語文知識的陌生感,引領他們走進語文世界。課堂上,以不同形式的讀為主線,采用分組讀、分男女生讀、拍手讀等,讓學生體會語文中的音樂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要想巧妙設計教學活動,教師需要在把握學情的基礎上,設置具有階梯性的目標,教學思路清晰,貼合實際生活,環環相扣,既精簡又能夠形式多樣。教具精美,板書簡潔美觀,視頻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可幫助學生理解教學情境,有效解決問題,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傊?,閱讀教學中運用興趣這一因素,還能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保持他們的專注度,為接下來的有效教學奠定基礎。

例如,教授四年級《蟋蟀的住宅》這一課時,本課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讀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進而培育他們觀察自然、科學探索的興趣。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可在新課導入環節通過多媒體播放一段科普動畫,讓學生走進動物世界,了解有關蟋蟀的一些情況。在直觀的視頻展示中,學生不僅可以聽到蟋蟀的聲音,還能觀察到它們的形態。平時,學生并不重視這種動物,但是在鏡頭下,這些神奇的動物一下子就能勾起學生的好奇心,為學生打開一扇通往奇妙昆蟲世界的大門。這樣活潑生動的課堂,契合學生的生理偏好,在教師的新課導引之后,學生更是對這一動物產生了較高的了解欲望。這樣特定的教學情境,可引領學生快速進入課題學習。又如,教學四年級上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有效地理解課文,可讓學生在預習環節搜集資料,了解時代背景。在導入環節,可設置疑問,讓學生思考“為什么而讀書?”講完之后,再讓學生回顧這個問題,形成對比,讓他們深刻體會課文內容。還可用關聯詞“之所以……是因為……”來說說周恩來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志向的原因。之后,教師以“中華不振”為切入點,通過“耳聞—目睹—立志”三個環節層層推進教學活動,構思巧妙,條理清晰。學生從人文主題角度,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如個人朗讀、男生齊讀、女生齊讀、競賽朗讀等,體會周恩來的愛國情懷。

二、課堂互動,點燃學生學習激情

語文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其學習內容是廣泛、深入的,語文課堂教學形式也應該是多元、豐富的。為了進一步培養小學生的語言表達、人際交往、理解分析等各方面的能力,教師可以引入課堂互動,讓課堂氛圍變得輕松、愉悅,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能動性,點燃學生的學習激情。學為主體,多維互動。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靈活采用“趣、實、新、活、復”等導入法,圖文結合,影音結合,共話激趣;利用誦讀、重點詞句的賞析,促進學生合作學習,即兩人小組合作、四人小組合作、師生合作,促使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積極思考、互相促進、全員對話。課后,教師進行課外延伸,設計小練筆環節,讓學生抒寫所見所聞[1]。

例如,教授四年級《蟋蟀的住宅》這一課時,完成新課導入后,學生開始了課文的學習。教師首先讓學生熟讀課文,用筆畫出相關語段,以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閱讀完第二自然段之后,為了引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交流和溝通能力,教師可請學生圍繞“作者觀察蟋蟀發現了什么”的問題在小組中討論。討論中,學生找到了答案:蟋蟀和其他昆蟲不同,不肯隨遇而安。有的學生對“隨遇而安”這個詞不太懂,有的學生就聯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話進行了解釋。更有的學生仔細閱讀文章,從多方面分析蟋蟀不肯隨遇而安的表現,如蟋蟀很慎重選擇住址,一定要排水優良,并且有溫和的陽光。完成選址之后,還要自己挖掘,不利用現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點點挖掘的,從大廳一直到臥室。在熱鬧的討論之中,學生通過對比、交流,自然明白為什么作者把蟋蟀居住的地方叫作住宅,而不是洞穴,其中隱藏了蟋蟀的很多勞動成果。又如,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微課課件展示中,教師根據課時將相關背景資料酌情刪減,以免學生分心。在課堂教學第二部分體會“中華不振”環節,教師帶領學生重點朗讀一些句子:“一問才知道,這個女人的親人被外國人的汽車軋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反而訓斥她?!辈⒆寣W生想象為什么會這樣?這個“親人”可能是誰?以此深刻感悟“中華不振”。

三、游戲教學,誘發學生的豐富體驗

學生天生喜歡玩游戲,語文課堂上教師如果能夠合理引入游戲,無疑會一改單一的朗誦、閱讀、抄寫、背誦的語文學習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游戲化教學要從“序”到“趣”,最后到“效”,教師要有趣且充滿“帶入感”,讓學生更快地進入游戲情境,引導學生穿行在整合學習和游戲的學習過程。學生自愿增進并獲得知識的體驗,自主解決學習問題。教師必須創造性地進行課堂游戲化教學,讓學生在學中樂、樂中學,讓他們在游戲中實現成長,開發思維,提高對語文學習的興趣[2]。

例如,四年級“小小動物園”的習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動物園”為背景,請學生扮演自己喜歡的動物,制作動物的形象卡和資料卡,在課堂上開展“動物總動員”的小游戲,學生輪流介紹“自己”。這樣有趣的活動一定會豐富學生的感受和體驗,激發他們的寫作激情,讓他們在互相介紹中了解更多的動物知識。再如,課堂教學期間,還可開展角色扮演,針對課文中一些具有豐富故事情節的文章,請學生改編成情景劇,自編、自導、自演。適合語文課堂的游戲還有成語接龍、古詩連連、一起猜謎語等,借助游戲的形式,可以加強學生的詞語、古詩積累,提高學生的閱讀量??梢?,游戲的引入調整了教學節奏,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

結 語

總之,在新時期,教師要想構建有效語文教學活動,必須立足學生的生理特點和認知偏好,結合所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方法,精心設計教學方案,才能引領學生在活躍、愉悅的課堂中激發思維,豐富體驗,增長知識,收獲幸福,實現語文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姚禮星.基于信息技術下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思考[J].學周刊,2019(10):150.

張明.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構建與運用[J].學周刊,2018(27):121-122.

作者簡介:王玲玲(1982.12—),女,山東淄博人,本科學歷,小學二級教師。

猜你喜歡
有效教學語文教學小學生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淺談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職會計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有效性研究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讓語文教學更接地氣
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教學
我是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