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019-04-07 15:25藺小強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9年11期
關鍵詞:孫強劉麗同桌

◎藺小強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數學的興趣,這是我每帶一班新生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任何一班學生大體上可排列成好中差的陣勢,通過測試讓他們明確自己在班上的排列次序,這對學生本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收獲,使得自己的學習有了可比性。若不這樣做,有些同學只是覺得自己學習差,興趣之河流斷了,似云似霧,似水上的蜻蜓,他們對自己的學習馬馬虎虎。這時,我需要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學習情況,這種需要用測試評價法可以實現,方法如下:

建立競爭機制,樹立競爭意識,讓每位學生親身體驗進步或退步,尋找興趣之源,挖掘潛在能量,獲得求知勇氣,掌握學習方法。

我根據學生基礎差異,建立ABC區。A區最優,B區優于C區,優與否評測試評價,有效期大約兩到三周,這雖然不十分準確,不非??茖W,但可以透視學生的學習水平。是進是退,一目了然。

實踐證明,這樣做,可以兩頭抓,帶中間,整體推進,也可以使“分灶吃飯”成為現實,至于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外界壓力,不必過分擔心。事實證明,老師對一個學生某段時間內的實事求是的評價,學生是心悅誠服的。若不服,等下次評價吧!機會很多。若不服,就得奮力拼搏,這正是我的需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我認為,激是老師的教學行為,發是學生的興趣反應。記得有個叫劉麗的學生,她從C區通過四次測試去了A區。同樣是四次測試,孫強卻從A區滑到了C區。中期測試結束后,劉麗留在了A區,孫強躍入了A區。A區的范圍在不斷地擴大,劉麗和孫強成了同桌。在同桌的一段時間里,他們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成了最棒的朋友。為了使同桌延續,他們誰也不放松學習。

如果有一位學生從B區到了A區,不必表揚,他們心里也樂滋滋的,這是榮耀,在同學們天真的心靈中成了榜樣,是多么美妙的感覺。樂過之后,頭件事就是要繼續努力,讓榜樣永存。

當然,學生能力的差異很明顯。在布置學習任務時要適度,因材施教,實事求是,遵循一個原則,讓大家都學最基本的數學知識,盡最大的努力提高數學能力。

測試是數學實踐活動,是提高能力的必要手段。為了操作方便,測試需要在區與區之間進行,例如:CB區,AB區,這樣,進步會明顯。也可以先AB區,再BC區,退步會突顯。啊呀!這成聯賽了。我向45分鐘要質量,課外不留作業。在課堂上,我更希望同學們“能飛則飛,能跑則跑,不跑便走,不走也要爬”。我更要為爬者吶喊!對于C區的學生,習題課上,幫助他們尋找錯誤,予以糾正;復習課上,把A區的學生和C區的學生結成對子,為他們排憂解難,練口才,促能力,獲方法,得知識,各取心上愛,此之謂:“一箭雙雕,情投意合?!睂嵸|是化整為零的教學思想,這樣課堂上就不止一個老師了,整體感覺是老實多了,學生少了,壓力小了,效果好了。

當然,對于C區的學生,課本上的定理或定義,性質或法則,很抽象,難理解,該怎么辦呢?我的具體方法是:講完課后,到C區去,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通俗化。譬如,在有理數的加減法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C區的學生掌握的不好,于是,我去了!和他們一道編了些通俗的“法則”。像先加后減是說-3+4=+4-3=1,-3+4不易理解,但4-3=1太明白了,像減我減他減渴了喝(和)的意思是-3-4=-(3+4)=-7。如此等等,不勝枚舉。正是這些土方子讓他們渡過了難關,隨著時間的推移,理解能力的不斷提高。自然就曉得有理數的加減法是怎么回事了。但在當初土方子很頂用,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周末的晚自習上是另一道風景,一班學生可以分為7至8組。每組大約7至8人,把兩張桌子對起來,圍坐,教室內就有7至8桌。每桌由一學生代表負責,或提問、或討論、或總結。有介紹學習方法的,有談心得體會的,有討論問題的;我是坐山觀虎,解決爭執的。

有了習題課和復習課,主講課(也就是新課)如何上呢?

為了培養興趣,對于新課,A區學生以自學為主,重點培養創新能力,聽課的主要對象是B區和C區的學生,我講完課后再給他們面對面輔導。

例如:一元二次方程這一章的第一節課,我是這樣上的。

我先在黑板上寫了三個方程:1、x2-3x+2=0,2、x2=4,3、x2+2x-1=0。

我說:“請上來三位同學,試著做一下?!蓖瑢W們的目光立即聚焦到黑板上。

實踐證明,總有勇者前來表現,往往會“得勝回朝”,我緊隨其后,分析他們所使用的方法,再引申,表述我完整的意思,這樣,全班同學十有八九會理解前三位同學的做法,再加上我的點撥、剖析,會更加清晰。

因為,上面這三道題目,所使用的方法在八年級已學過了,它們分別是因式分解,求一個數的平方根,配方法分解因式。倘若我的問題沒有同學會做,怎么辦呢?這就需要我的三寸不爛之舌去點撥、誘導、啟發,要讓學生有學的動機,我的教才有價值。像這三道題,我試著問學生:目前你能干啥?你還想干啥?學生一般會回答:我只能因式分解,求平方根,配方,然后再示意AB=0的含義,學生大都會明白A=0或B=0,這時,學生會爭先恐后地在黑板上展示。

我想,學習數學的興趣會從創造和探索中來,學生若能在老師的幫助下自覺或不自覺地探索方法,解決問題,成就感之快哉是不言而喻的,探索精神是不可磨滅的,創造意識是勢不可擋的。我們要靈活執教,優化教程,匹配學生,實現老師、學生、知識三者動態結合。

漸漸地、漸漸地、學數學的興趣就在競爭和協作中產生了,數學的思想和方法就在探索和創新中牢固地扎根了。

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深刻的認識到:學生獲得知識重要,掌握學習方法更重要。學海無涯,方法有別,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激發學生無限的學習興趣,我將問心無愧

猜你喜歡
孫強劉麗同桌
我的新同桌
孫強作品
換同桌
開啟密碼鎖
A scheme for improving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of quasi-two-dimensional model*
偷來的靠山
偷來的靠山
羨慕我同桌
去郊游
親情讓愛走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