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體驗式教學理念的“城市內澇”實踐課程設計

2019-04-07 15:25黃雪芹郭銳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9年11期
關鍵詞:水循環內澇排水管

◎黃雪芹 郭銳

【活動背景】

目前,每逢雨季,到城市“看?!钡膱鼍邦l繁上演。不僅影響人們正常出行,而且嚴重威脅到人類的生命財產安全。

問題即課題,城市內澇為地理實踐教學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教師可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體驗,通過切身體驗來感受城市內澇的危害,通過實踐活動,在真實情景中去探究其成因,并運用所學知識結合實際提出應對措施。這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地理實踐力,從而培養地理核心素養。

【教材內容】

高二學生已經學了水循環相關知識,對水循環各個環節比較熟悉,為本課題實踐活動的展開奠定了基礎。并且,學生已經具備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初步能力,進而通過親身實踐,知行合一,踐行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形成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學情分析】

高二學生已經學了水循環相關知識,對水循環各個環節比較熟悉,為本課題實踐活動的展開奠定了基礎。

【活動目標】

區域認知從空間尺度變化看城市內澇,從發達國家的城市代表休斯敦,到中國的大城市,再到學校東門口,從而讓學生明白:城市內澇是困擾人類的全球性問題。綜合思維在學生課下實踐活動的基礎上,結合水循環原理,課堂展開合作探究,鍛煉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人地協調觀傳統城市開發加劇城市內澇,而海綿城市建設緩解城市內澇,人類開發要遵循自然規律,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地觀念。地理實踐力組織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開展地理實踐活動,積水測量、上網查閱資料、現場采訪等環節,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力。

【設計理念】

1、旨在踐行“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課程理念,引導學生以身邊的城市內澇為例,理論聯系實際,分析成因,并提出對策,做到學以致用;

2、在活動的設計中,重視對學生未來發展必備地理素養的培養。通過課前資料收集、課上展示、問題分析、對策研究等活動,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地理研究方法,培養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成求真求實的態度,增強學生地理實踐力和人地觀念。

【活動過程】

1、活動指導,小組分工。城市內澇的形成有自然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人為因素。本課重在通過學生實踐活動來探究人為因素對其形成的影響,并在真實情景中感受城市內澇的危害。實踐活動的開展主要利用暑假時間。全班共分為4個小組:危害組、積水測量組、排水管網組、應對方案策劃組。小組成員的結合主要考慮三個因素:①充分尊重學生意愿,個人興趣愛好優先;②思維方式互補性強的分到一個小組,以便學生更全面的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③考慮居住地位置就近,男女生搭配,注意交通及人身安全問題。每6-8人為1組,每個小組選出一位組長,統籌實踐活動的開展,包括成員分工、活動時間、成果應用等。

2、實踐考察,收集信息。危害組把握暑假期間恰逢雨季的時機,提前確定好考察地點。強降雨來臨,在組長帶領下深入到內澇易發地,親身感受城市內澇。結合走訪調查,收集城市內澇給人們出行及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危害的資料,并上網查閱國內外主要城市的狀況。積水測量組在組長統一協調下于6月21日12:40兵分三路同時實測校園三個地點積水狀況。排水管網組深入到建業、東方國際等建設中的住宅小區,實測施工中的排水管尺寸;雨中實拍下水道井蓋被掀翻照片以及垃圾堵塞狀況;上網查閱了發達國家的排水系統資料。應對方案策劃組就濟源城市內澇的現狀及應對措施等方面采訪了市住建局的李科長,并實拍了濟源市海綿城市試點世紀廣場的具體做法。

3、課堂展示,成果匯報。危害組播放休斯頓城市內澇的視頻,配合背景音樂展示學校東門口、南門口的積水狀況,以及中國主要城市的內澇場景,組間討論,概括出城市內澇的主要危害。①對城市居民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巨大威脅;②影響出行,引發交通事故;③帶來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甚至疫病。

積水測量組展示出雨中實測校園不同下墊面的積水數據,結合城市化對水循環環節的影響,引導同學們小組討論:相同的降雨,校園三個地點積水狀況為什么不同?在充分討論基礎上,同學們積極發言,互相補充。該組代表展示出水循環示意圖,總結陳詞:人類活動對下墊面的改造,是城市內澇的重要原因,城市內澇是天災更是人禍。

排水管網組展示出發達國家城市倫敦、紐約、巴黎、東京四個城市的排水管網圖文資料和當地實拍的排水管,并播放巴黎排水管網視頻,濟源與發達國家城市對比鮮明,差距很大。進而提出“中國應該全面改造排水管網嗎”?引導同學們展開激烈的課堂小辯論。應對方案策劃組首先請同學們欣賞海綿城市原理的小視頻,接下來展示了中央對建設海綿城市的整體要求文件,播放了采訪濟源住建局李科長的視頻,展示了世紀廣場實拍的照片,引導小組討論海綿城市的優點。最后得出結論:海綿城市是緩解城市內澇的好辦法,是城市發展的方向。

【活動拓展】

教師引導課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對校園進行充分調研,以信的形式向校長反映我們學校的內澇問題,并就海綿校園建設提出合理化建議。其實,城市內澇并不可怕,只要人類的開發遵循自然規律,相信:城市,讓生活越來越好!

【活動反思】

1、優點。學生在真實情景中參與實踐活動,切實鍛煉了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顒舆^程注重引導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關注熱會問題,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地理實踐力。

2、存在的問題。積水測量組第一次雨中實測積水狀況所選三個地點不夠典型,所測數據差異不明顯,后來在老師指導下重新選址開展活動;應對方案策劃組用手機拍攝采訪視頻,電腦播放音質、畫面較差,給后期處理帶來很多麻煩。其他組也出現了小的問題,活動前及過程中的指導和督促工作很重要。

猜你喜歡
水循環內澇排水管
柔性接口鑄鐵排水管在建筑排水工程中的應用
市政排水管網改造工程的管材應用分析
鋼筋混凝土排水管
市政排水管網工程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的路徑分析
硫酸法鈦白粉水洗及水循環膜處理工藝
翠鳥博士的科學指南:水循環
國外應對城市內澇的智慧:從“馴服”到“巧用”
水循環高效礦井乏風熱泵系統分析與應用
關于“水循環”一節的課標解讀和問題探討
城市內澇的形成與預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