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之有方法,落地可生花

2019-04-07 13:14田巖子
神州·中旬刊 2019年3期
關鍵詞:課堂教學模式語文教學核心素養

田巖子

摘要:核心素養是學生最為重要的素質和學習品質。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立足學生實際,把握語文教學的特點,采用多種方法,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滲透教育。本文從改變課堂模式,活化教學內容,改變評價方式三方面,闡釋了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教育的方法與效果。

關鍵詞:核心素養;語文教學;課堂教學模式

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培養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提出我們的教育應當注重培養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它旗幟鮮明地將立德樹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作為我們教育的根本目標。

教育的確不能說是萬能的,但是偏離立德樹人的軌道以及忽略人性成長與發展的教育是萬萬不能的,教育應該在影響人的未來學習與職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作為擔負著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承載著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肩負著著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語文課程教學,自然應該在發展學生核心素養體系中發揮一馬當先的作用,那么,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又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教育呢?

首先,大膽改變課堂模式。傳統的一言堂的課堂教學模式,注重教師個人的魅力呈現,忽略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這種滿堂灌被動接受的填鴨式的教學效果自然可想而知。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并不意味著對傳統教學的一概否定,而是根據立德樹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這個根本目標,對已有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變,再改進以及完善。我們要看到,教師的“教”固然重要,而教師的“導”更見用心,“教”和“導”必須以學生的“學”為本,以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為中心點。因為沒有學生的主體努力,其他的做法都可以說是事倍功半,甚至是無濟于事的。

滲透核心素養教育的語文課堂教學,拒絕把教學簡單等同為知識與分數,拒絕將活生生的學生看作刷題機器,拒絕為追求分數而扼殺學生活力……

滲透核心素養教育的語文課堂教學是要通過語文教學,讓學生能夠學會學習,健康生活,有責任和擔當,增加人文底蘊,培養科學創新精神,課堂上教的是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的是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催生是成長活力與生命的智慧。

準確拿捏到了生活與時代發展需要的脈搏,尊重人性,尊重生命,摒棄功利化的教育教學思想,只有具備了這樣的襟懷與目標,課堂教學的模式才不會沉悶死板,才不會窒息鮮活的生命。

第二,活化教學內容。所謂活化,通常指某一物質從其無活性狀態轉變為具有活性狀態的過程。借鑒此概念,活化教學內容,即,通過一定的媒介、方法和恰當的手段,使無活性或者活性不充分的教學內容轉變為具有活力與生命力的內容,使其更好地為滲透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服務。

固守教材、不善于活化所教內容,很容易鉆進知識的圈中而止步于知識之前,很容易擠壓看問題的視野,也很容易束縛師生思維與思想,核心素養的滲透更是無從談起!

活化教學內容的方法有哪些呢?辦法當然多,關鍵是所用的方法要能讓所學內容跳出死板的框架,變得充滿活力。筆者以為,學科之間的協調與科學融合不失為一種具有前瞻性的方法;而立足于語文學科的性質任務特點進行教學,也是一種好辦法;充分利用當地文化風俗風物,開掘校本教材的語文教學,很接地氣;根植于生活與體驗的語文教學,也很靈活;創新性的整合擇優教材內容,有利于盤活學習內容,促進學科教材建設上的推陳出新,也不失為一種科學的辦法;根據學生特點及教學任務而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的方法,很受學生歡迎;開展閱讀文學經典書籍活動,使學生在閱讀中接受名人先哲們的精神熏陶的方法,很值得推廣……方法多種多樣,可以精用幾樣,也可以變換使用,可以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活學語文、活用語文的意識,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適合的方法就是最好的。

第三,改變評價方式。語文教學評價,又稱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是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科學正確的評價,會對語文教學將起積極的推動促進作用,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會發揮出積極的導航和護航的作用。不可否認的是,語文教學評價是一門藝術,也是一把雙刃劍。若運用得法,自然就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利于培養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如若運用不當,偏離了學生實際,脫離了學生語文學習的土壤,不但能使評價不能起到激勵與促進作用,而且還會損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致使培養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空中樓閣,對學生的終身發展無絲毫作用。

核心素養發展框架的理念告訴我們:語文教學活動應該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應該密切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應該注重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應該著眼于學生的道德和人格養成,應該將立德樹人作為評價語文教學的落腳點,不但要能使其平穩落地,而且要能使其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那么,擔負著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奠基作用的語文教學,它的評價不僅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不僅要關注共性,更要關注個性;不僅要關注學生成就,更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的養成,帶動學生認識悅納自我,建立自信,為個人終身發展和生活進步貢獻力量。

評價的方法和手段除了紙筆測試以外,還有平時的行為觀察與記錄、問卷調查、面談討論等各種方法,建議以表揚、鼓勵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語,從正面加以引導。評價設計要注重可行性和有效性,忌繁瑣空洞,防止片面追求形式。

總之,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們應始終著眼于學生的自主全面發展,扎實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這個根本目的。這需要語文教師與時俱進,樹立終身學習理念,用愛與智慧引領學生,探索培育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行之有方法,讓核心素養落地可生花!

參考文獻:

[1]黃碧琦.淺論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8 (41):47-48.

猜你喜歡
課堂教學模式語文教學核心素養
構建中學政治生活化課堂的實踐與研究
“五步探引”課堂教學模式下對《減數分裂與受精作用》的運用
高中化學“問題解決”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