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立足素養培養優化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探究

2019-04-11 11:49曾錦俊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9年6期
關鍵詞:歷史課堂教學初中素養

曾錦俊

摘 要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國教育事業正面臨全面的革新。作為初中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歷史課堂教學對培養學生歷史綜合素質,以及提升學生個人文化內涵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素質教育理念下,要求初中歷史教師在傳授學生相關歷史知識的同時,注重發展學生的歷史素養,進而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歷史綜合素質?;诖?,本文針對立足素質培養,優化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策略進行探究,望具有參考價值。

關鍵詞 初中 歷史課堂教學 素養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與革新,初中歷史教學其作用與價值逐漸被人們所發掘,并受到教師的高度重視。有效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對培養學生自身人文素質,以及升華學生的道德情操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但是在當下的初中歷史教學中,部分教師受到傳授教學理念的影響,仍側重于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灌輸,在此情形下,學生無法進行有效的知識學習,并且自身的歷史素養也無法得到良好的培養?;诖?,要想有效轉變當下教學現狀,教師需要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認識到培養學生歷史素養的重要性,結合有效的策略來對學生進行素質培養,進而為學生夯實歷史基礎,并培養學生自身的歷史綜合素質。

1關于歷史素養的概述

在當下的注重歷史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自身的歷史素養已經成為初中歷史教育工作者的首要工作任務。所謂素養,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具備的一種能力,它包括學生自身的態度、情感、知識以及價值觀等,素養的培養,對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以及作用。所以,在素質教育理念的背景下,教師的教學目標也從原有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灌輸轉變成發展學生自身的素養,進而培養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滿足當下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讓學生的學習能適應當下的社會發展。

而歷史素養的培養,其中涉及到歷史理解、歷史價值觀、時空觀念、歷史解釋以及史料證實等方面。所謂的時空觀念就是在特定的時間、時空之內,對相關的歷史內內容進行探究和學習;歷史解釋和歷史理解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針對歷史事件的發展進行全面的理解,并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對其歷史事件的含義進行闡述;史料證實則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以客觀的角度去分析歷史事件,并進行科學的辯證,將歷史事件的真實性與邏輯性充分的體現出來;而歷史價值觀則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下學會對歷史事件進行科學、公正的評價,進而讓學生對歷史內容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以此來培養學生自身的歷史素養。

2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素質的策略

2.1注重歷史教材內容的發掘,培養學生自身的愛國意識與民族精神

在當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其中很多知識內容其中都涉及到人文素質教育,而這些知識內容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進而在潛移默化之中培養學生自身的人文素養,升華學生自身的道德情操。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對教材內容的發掘,利用某些歷史文化精髓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進而讓學生在汲取優秀歷史文化精華的同時,熏陶學生的心靈,提升學生自身的人文素養。當然,要想對教材內容進行充分發掘,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教師應先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只有這種才能發掘出真正符合學生實際需求的內容。其次,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延伸,以此來讓學生對歷史事件的背景進行充分了解,進而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拓寬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自身的歷史知識儲備量,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有效性,并發展學生自身的歷史素養。例如在進行《明清經濟的發展與“閉關鎖國”》知識點教學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認為康熙皇帝是一位英明的皇帝,帶領當時的清朝開創盛世,經濟迅猛提升,并且政治也相對穩定。而這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將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延伸,如教師可以將康熙皇帝與沙皇彼得一世進行比較,并引導學生認識到兩者都是封建帝王,并且也是專制統治,但是彼得一世就顯得較為開朗??滴踉谖黄陂g,大興文字獄,對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進行壓制和打擊,而彼得一世則是大膽的引進西方文化;康熙皇帝在位期間重農抑商,并且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對我國的經濟文化交流產生嚴重的影響,而彼得一世則認同世界潮流,實行重商主義。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體現出對教學內容的發掘,并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拓展自身的視野,提升自身的知識儲備,學會對事物進行分析和比較,進而在提升學生學習有效性的同時,發展學生自身的歷史素養。

2.2注重多途徑的引導,培養學生自身的探究精神

在當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傳統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學生學習興趣也逐漸被消耗殆盡,并且學生自身的歷史素養也無法得到有效的培養。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對教學方式的創新,結合多元化的教學手法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帶有強烈的學習欲望主動參與到學習之中,進而實現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目的,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培養學生自身的探究精神,有效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造能力。因此,教師需要注重對多元化教學手段的運用,以此來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容的理解與記憶,并通過多元化的學習,發展學生自身的歷史素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例如在進行《辛亥革命》知識點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教師可以事先為學生搜集關于《辛亥革命》的影像資料,然后在課堂期間為學生投影展示,學生在觀看期間會激發自身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對此歷史事件的整個過程進行全面的理解,進而讓學生對當時的社會背景進行掌握,并體會到當時中國人的價值觀念觀。接著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相關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自主探究。如教師可以將問題設置為:“辛亥革命中有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繼承?”然后教師可以為學生進行科學分組,進而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最后派出一名代表進行發言,教師再做最后總結。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提升學生學習有效性的同時,發展學生的歷史素養,進而為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3注重教學的分層與多元化評價,發展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

受到注重因素的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其自身的學習能力、學習基礎以及思維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而教師要想有效培養學生自身的歷史素養,需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個體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的掌握,然后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變通,為學生進行合理分層,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并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例如在進行《燦爛的宋元文化》知識點教學時,由于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所以每一位學生對宋元朝代的作家與詩人的理解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差異,而教師可以將問題的設置進行分層,由易到難、由簡入繁,形成梯形教學,進而引導學生逐步進行深層次的思考,讓學生的思維由淺入深的遞進式發展,進而有效提升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進而有效發展學生自身的歷史素養。

其次,針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評價,需要進行全面的轉變,傳統教學評價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學習發展的需求,并對培養學生自身人文素質產生影響。教師需要注意,除了對結果評價之外,教師需要在注重對過程的評價,并且在評價過程中切不可對學生進行諷刺、挖苦,這樣對學生自身自尊心以及學習歷史的信心產生影響。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贊揚和肯定,即使是學生回答錯誤,教師也需要對學生這種勇于發言的精神進行肯定。當然,教師在評價過程中切不可帶有色眼鏡去對待學生,不能只關注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忽略學困生。教師需要秉承著一視同仁的原則進行教學,盡可能多用正能量的話語去激勵學生,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用和藹的語言幫助學生糾正自身錯誤,彌補自身的劣勢,進而在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的同時,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歷史的信心,在提升學生學習質量、效率的同時,發展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對提升學生學習歷史的質量、效率,以及發展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有著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因此,教師需要認識到學生素養培養的重要性,結合有效的策略來提升學生素養培養的有效性,進而為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邱小鳳.立足素養培養,優化初中歷史課堂教學[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05):47.

[2] 王燕飛.基于初中歷史教學需求下的核心素養培養分析[J].內蒙古教育,2017(08):124-125.

[3] 繆洪明.基于核心素養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優化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7(09).

[4] 周麗娟.潛移默化,循序漸進——論初中歷史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J].文理導航,2016(10).

猜你喜歡
歷史課堂教學初中素養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重視史料教學,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
構建歷史高效課堂的嘗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