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結構的語言

2019-04-15 02:28林萍萍
世界家苑 2019年1期
關鍵詞:食鹽科學語言

林萍萍

在科學課堂中,引導課堂教學開展的因素,除了有結構的材料外,還有一種重要的載體,那就是教師的語言。想要提高科學課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要注意自己的語言。因為科學教師的語言,體現出一位科學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能力,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的途徑,也是促使科學探究活動順利、深入開展的根本保證?!拔覀兪褂玫恼Z言和措詞,反映了我們的思維,而且反過來又影響著學生的思維?!币虼?,相對于有結構的材料來說,教師的語言也必須有“結構”??茖W課堂中有結構的語言是指教師的具有引導功能,能體現探究的層次和科學性,并能夠明確指向教學目標的語言。它是能夠引導學生體驗科學發現的典型行為和思維過程。

1 有結構的語言是科學的語言

科學教學中教師語言首先應該具有科學性,應有別于其他學科課堂教學的語言,這樣才能給學生提供一個“搞科學”的環境,才能讓學生體驗到科學的求實和嚴謹,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1.1 使用專業術語

科學的語言首先要求教師在課堂上使用專業術語,而不應該使用日常用語,特別是我們農村小學的科學教師的語言。如,常常把昆蟲的口器叫作“嘴”,把蟋蟀的觸角叫作“須”;植物不應叫作“花”或“樹”;鯨是哺乳動物,不要叫作“鯨魚”; 不要把小生命都叫作“蟲”。教師在課堂上還應注意區分以下詞義:物體與物質、結果與結論,實驗與試驗,發現與發明,證明與說明,綜合與歸納、概括等。

1.2 用詞要準確

科學教學中教師的課堂語言應該講究用詞的準確性,而不僅是生動性。如,在描述貓的腳掌時,應該說“貓的腳上有一個梅花狀的肉墊,能夠使它行走時發出的聲音很小”,而不能說“貓的腳上有一個梅花狀的肉墊,能夠使它行走時無聲無息”。同時,如果學生使用“蝸牛喜歡吃白菜”、“小貓很調皮”等擬人化的語言,教師應該加以糾正。

1.3 用詞客觀

對學生的發言、操作進行贊揚時教師要用“正確”“好主意”“也許有道理”等詞語,而不能用“真漂亮”“很生動”等情感性評語,也不要對學生用“很聰明”等人格上的贊揚,應就事論事。如果獲得的數據不充分而又要進行總結或歸納時,必須要用“也許”“也能”這樣的詞;如果對肯定的結論,則不要用模棱兩可的詞。如果其他學生對一個學生的發現不能認同或還需要重復驗證,這時,教師的語言應該從實際出發,對時間、地點、實驗者進行限定,如“根據某同學的研究……”“從這兒的觀察來看……”。

2 有結構的語言是必要的語言

科學課堂出示給學生的材料必須是少而精的,是最簡單而且又能指向科學概念的。教師講得越少,學生自己的發現就會越多。探究活動開始以后,要盡量不面向全班學生講任何東西,因為那樣做會使學生停止探究和思維,迫使學生注意聽教師的講解,不得不將教師的觀點變成自己的行為,轉移自己的積極思維,取而代之的是被動接收。

不同的探究環節,教師語言的多少應該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在提出問題環節,教師給學生設置一個學習情境,或提供給學生一些材料,讓學生在獲得直接經驗的基礎上,自己提出科學問題。而在證據的交流和解釋環節,教師要起到引導、協助作用,教師的語言可能會多一些,可能會和學生進行一問一答或一問幾答的交流。

案例一: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鹽》的教學中,教師一開始拿出了一個有水的燒杯,然后向里面加鹽?!巴瑢W們,我把一勺鹽放進水中,食鹽溶解了,再放一勺,又溶解了,我繼續放,食鹽能無限的溶解嗎?”結果學生異口同聲很自信地回答“能”,這個回答與老師預設的剛好相反,于是教師又重新問道:“我不停地加,食鹽能不停溶解嗎?”結果學生的回答依舊和剛才一樣,教師沒辦法了,自己說:“這樣不停地加,食鹽是不能無限溶解的?!比缓笳归_了一杯水中能溶解多少食鹽的“研究”。結果,整堂課中所有的結論的得出都是老師在唱獨角戲?!笆雏}在水中能無限溶解”這就是當時學生的前概念。教師要做的是面對這樣的學生,應該怎樣設計你的問題去引導學生。

若教師設計簡潔性的語言,教師可以指導:加一袋呢?加一車呢?把全世界的鹽都加進去呢?這樣來促使學生的反思。結果就會不一樣了。

3 有結構的語言是有明確指向、有層次性的語言

有結構的語言的核心是語言有明確的指向性和層次性。也就是說,教師通過語言能夠始終把學生引領到探究的路上,讓學生能夠有“峰回路轉”感覺,體驗到“柳暗花明”的科學意境。

(1)指向明確。提出一個科學問題,是科學探究的必要環節。這個科學問題在很多時候是由教師提出的,或者是由教師和學生在共同探究的過程中提出的,是整個探究活動的核心,整個課堂教學都是圍繞它展開的。因此,這必須是一個明確指向的、封閉性的科學問題。

(2)適時點撥。教師語言的結構性還體現在學生出現困惑時、出現迷惑時,教師要適時點撥,給學生以幫助,把學生帶出思維的泥沼,讓學生在探究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案例二

生:我把紙幣放在這上面,水能通過。

生:水也能通過濾勺。

生:水能通過任何有窟窿眼兒的東西。

生:不錯。你要想盛住水,就要用沒洞的東西,像瓶子。漏斗盛不住水,因為它有個洞。

師:那么紙幣呢?水為什么能通過呢?

生:我不知道。能給我看看嗎?

師:好吧。(學生拿起紙幣對著窗子看)

生:它也有洞。瞧,你要是這么看,就能看到許多小洞。

(3)要能體現出科學探究的過程??茖W探究一般包括五個步驟:提出科學問題、作出假設并制訂探究計劃、獲取證據、組織解釋證據、交流與分享結果??茖W教師的語言要能體現探究過程的這個特點,又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并符合當時的課堂實際。

案例三

“你知道了哪些事情”還有什么問題?”

“你想研究什么?”

“你打算怎樣研究?”

“誰還愿意說出自己的發現?”

“你能對自己和小組同學在這節課上的學習情況作一個評價嗎?”

“誰能完整地說一遍?”

案例五

“你們猜這(里面)是什么?”------猜想。

“你是怎么知道是什么的?”---------方法。

“誰還有其他的發現?”------更多證據、修正解釋。

教師的這些語言表明教師并不清楚該讓學生探究什么,該怎樣讓學生參與研究。這樣的課堂好像是在編寫科學研究課題報告,教師就是課題報告的負責人,學生是課題組成員,而探究并沒有真正開展。

科學課堂是體現科學教師教學理念的直接的場所,而教學語言則是教師教學理念的具體體現。教師如果想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那么首先研究一個自己的教學語言。

(作者單位:晉江內坑中心小學)

猜你喜歡
食鹽科學語言
愚人食鹽
山東:加強食鹽專營管理 打擊涉鹽違法犯罪行為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愚人食鹽
我有我語言
科學拔牙
語言的將來
Action?。樱穑澹幔耄蟆。蹋铮酰洌澹颉。裕瑁幔睢。祝铮颍洌蟆∧銓χw語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語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