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永嘉縣旅游融合發展思考

2019-04-18 07:44葉振強
智富時代 2019年2期
關鍵詞:永嘉縣融合發展旅游

葉振強

【摘 要】永嘉縣是浙江省溫州市下轄的一個旅游大縣,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生態環境保護良好、區位交通優勢明顯,近年來旅游產業發展十分迅速,但也存在不少薄弱環節。本文結合永嘉縣旅游發展的優勢,對永嘉縣旅游融合發展方向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永嘉縣;旅游;融合發展

一、永嘉縣旅游發展現狀

永嘉縣位于浙江省溫州市北部,縣域面積2674.3平方公里,是浙江第四大縣、溫州第一大縣,也是全國首批沿海對外開放縣、中國文化旅游大縣、中國千年古縣、浙江老革命根據地縣。近年來,永嘉縣堅持把旅游業作為主導產業,舉全縣之力推進楠溪江5A級景區和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旅游業保持年均20%以上的爆發式增長。2014年,永嘉縣全年接待游客數510.68萬人,旅游總收入39.25億元。2018年,永嘉縣全年接待游客已突破1200萬人,旅游總收入139.50億元,旅游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9.8%,并獲評全國首批民宿產業發展示范區、浙江省優質旅游典型景區、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縣等稱號。

與此同時,永嘉縣在旅游發展方面也存在不少薄弱環節:比如景區景點分散、景線長,導致建設資金利用效率低,管理難度大;農村要“現代化”與旅游要“古文化”矛盾突出,古村落、古建筑等風景名勝資源保護壓力巨大;旅游產業化發展程度不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檔次與游客的需求還有差距等。

二、永嘉縣旅游發展優勢

(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永嘉是溫州的舊稱,建縣已有1900年歷史。公元138年,漢順帝建永寧縣,為溫州建縣之始。公元323年,晉明帝分臨??ぶ糜兰慰?,改屬之。公元589年,隋文帝廢永嘉郡置處州,改永寧縣為永嘉縣,其縣名歷經變遷沿用至今。永嘉是溫州地區文化的起源地,哲學史上有主張“經世致用,義利并舉”的“永嘉學派”,文學史上南宋時期著名的詩歌流派“永嘉四靈”,戲曲史上有融南戲和昆山腔為一體的“永嘉昆曲”,書圣王羲之和山水詩鼻祖謝靈運都曾任永嘉太守??h內至今還遺存著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唐宋元明清時的古建筑以及大批根據“七星八斗”和“文房四寶”等陰陽風水構思而建的古村落。

(二)生態環境保護良好

永嘉縣擁有1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和2個省級森林公園,境內的國家4A級景區楠溪江景區以“水美、巖奇、瀑多、村古、林秀”的獨有特色而聞名遐邇,是國家級風景區當中唯一以田園山水風光見長的景區。景區總面積670.76平方公里,擁有八大景區、475個景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永嘉縣就對楠溪江實行了最嚴格的“工業零準入”政策,并在全省率先開展楠溪江非法采砂的刑事打擊、創新實行環境保護“一票否決”,使楠溪江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楠溪江中上游常年保持在國家I、II類水質,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3%、綠化程度達96.62%,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7%以上,被評為全國第28個、浙江省第1個中國長壽之鄉。

(三)區位交通優勢明顯

從外部交通來看,永嘉縣是溫州的“北大門”,目前已全面形成了諸永高速、溫州繞城高速、金麗溫高速、甬臺溫鐵路的“三高一鐵”對外大交通格局,下步計劃打造溫州北部綜合交通樞紐。在建的杭溫高鐵在永嘉設有永嘉站、楠溪江站兩處站點,建成后將會給永嘉帶來大量客流,同時也將永嘉真正帶入到全省“1小時交通圈”。從內部交通來看,盡管永嘉縣域內部分中心鎮交通還不夠便利,但永嘉與溫州市區九橋相連,從永嘉縣城到市區僅15-20分鐘的車程,待永嘉“六橫七縱”的縣域交通網建成后,永嘉旅游的交通條件將更為完善和成熟。

三、永嘉縣旅游融合發展方向

(一)“旅游+農業”

農業與旅游結合的發展模式是近年來最早興起的,也是目前最為成熟的一種旅游發展模式。永嘉縣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農業資源十分豐富,一直以來以優美的田園風光深受游客喜愛。2018年,永嘉縣共引入現代農業項目16個,到位資金8.2億元目,成功打造了嘉納莊園、四海山鐵皮石斛示范園等一批農業示范項目,創成了國家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下步要抓住鄉村振興戰略這個重大歷史機遇,依托田園綜合體開發和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充分利用現有的農業資源,大力發展農業觀光、農產品采摘游等多形式的鄉村旅游休閑業態,打造一批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農產品、農家樂等農業品牌,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檔次。

(二)“旅游+文化”

在不少外地游客的印象中,江浙滬一帶都是千篇一律的水鄉風情,而永嘉的耕讀文化、古村落文化、紅色文化、道教文化等各類文化資源都具有十分鮮明的地方特色,都是其他地方所體驗不到的,具有深厚的挖掘潛力。雖然目前永嘉在文旅融合方面也進行了一定的探索,但總體而言開發的程度還很低,且目前很多文化資源都已經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以后想要開發利用難度更大。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要與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設計相適應,對永嘉而言,要立即對現有的文化資源進行梳理排摸,先全面保護起來。在此基礎上,再對這些文化資源進行適當的開發,建設一批具有鮮明永嘉特色,與永嘉形象相適應的文旅項目,特別是要注重挖掘一些目前還沒有被開發利用起來的領域,比如謝靈運這個文化品牌就很值得永嘉去打造。

(三)“旅游+康養”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從2012年到2017年全球康養旅游市場收益足足增加了將近2400億美元,復合增長率達9.12%,而國內康養旅游的市場規模在2020年將達1000億元左右,說明康養與旅游結合的發展模式在當前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為康養旅游的發展也提供了契機。永嘉具有“中國長壽之鄉”這一金名片,目前已謀劃了一批康養項目,在去年年底公布的第四批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單位名單中,永嘉的永嘉書院和百丈瀑兩個基地雙雙入選,占全省一半。接下來永嘉縣要發揮“中國長壽之鄉”的品牌優勢,加快康養項目特別是旅游相關的康養項目建設,推出更多類似楠溪云嵐、南陳溫泉特色小鎮等健康旅游產業項目,爭取打造全市的健康養生產業集聚地。

(四)“旅游+體育”

近年來,在消費升級、政策紅利等推動下,體旅融合越發受到重視,并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比如國家體育總局2016年頒布的《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就明確指出“以冬奧會為契機促進體育消費”。自2013年首次引入國際運動賽事以來,永嘉縣先后舉辦了全國公路自行車冠軍賽、楠溪江國際槳板公開賽、全國門球賽等20余次品牌賽事。但是,這些體育賽事從根本上來說只是簡單地租用了楠溪江的場地,賽事結束后對當地的旅游就基本失去了推動作用。目前永嘉境內的體旅融合項目還很少,只有百丈瀑稍有名氣,下步需要開發綜合性的體旅融合項目,把場館、賽道等旅游體育設施建起來,留在永嘉的土地上,經常性地舉辦富有永嘉特色的大型的體育活動,才能取得更大的效益。

(五)“旅游+互聯網”

旅游和互聯網融合發展是目前旅游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永嘉旅游發展的明顯短板。當前永嘉旅游的互聯網元素主要只體現在宣傳推廣上,比如楠溪江官網、楠溪江微信公眾號起步都比較早,也具備了一定的功能,但在旅游服務和管理方面,互聯網的融入程度就遠遠不夠,景區也很少能看到互聯網元素。省內的西湖、千島湖等比較成熟的景區,旅游信息化、數字化程度都要比永嘉高得多。永嘉在“旅游+互聯網”融合過程中,要牢牢把握互聯網發展趨勢,加快實現旅游服務、管理和營銷的信息化、數字化,提升旅游產業的整體競爭力和服務水平??赏ㄟ^政府購買服務的模式,與有資本、有實力的運營企業合作,共同打造一套質量過硬、功能齊全、覆蓋廣泛的楠溪江智慧旅游綜合平臺。

猜你喜歡
永嘉縣融合發展旅游
不同糯稻品種在永嘉縣的試種表現
【文學社巡禮】浙江省永嘉縣上塘城關中學鵝浦文學社
經濟新常態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與發展
浙江:永嘉縣建成國家級稻魚共生標準化示范區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戶外旅游十件貼身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