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加入RCEP的產品貿易效應分析

2019-04-18 07:44覃芹
智富時代 2019年2期

覃芹

【摘 要】在WTO的框架下多邊貿易體制談判由于各成員國的自身利益需求而停滯不前,各成員國便紛紛尋求建立雙邊或是多邊的自貿協定。自美國放棄TPP以來,RCEP成為亞太地區多邊經貿協定的焦點。本文分析了中國與RCEP成員國之間的經貿現狀并發現問題,通過選擇2009-2017年我國與RCEP內部其余成員國以及與中國經貿關系緊密國家的GDP、進出口額以及地理距離的面板數據作多元對數結構模型對我國加入RCEP產生的貿易經濟效應作實證分析,驗證了中國與成員國的產業之間存在既競爭又合作的趨勢。最后,基于分析得出結論鑒于加入RCEP后對我國貿易產生的挑戰提出可行性建議,我國應加大自主創新能力,打造強有力的競爭優勢,建立政府、行業、企業的多元應對機制,避免成員國貿易波動對我國貿易發展產生消極影響。

【關鍵詞】RCEP;貿易創造;產品貿易

RCEP是應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而提出的。由于推動全球自由貿易的WTO談判受阻,因此部分國家之間實施“零”關稅,相互開放市場,密切合作關系,來尋求合作發展。RCEP產生的經濟效應深深影響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同時有利于我國在新一輪改革開放中引領“一帶一路”發展的戰略需求,更有效率地提升世界人民的福利增長水平。

一、中國與RCEP各成員國的經貿現狀及在加入RCEP在貿易方面存在的問題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由“10+6”成員國組成,由東盟發起并吸收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及新西蘭參與的區域一體化進程,致力于消除內部貿易壁壘、創造和完善自由的投資環境、擴大服務貿易,還將涉及知識產權保護、競爭政策等多領域[1]。

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后,東盟和中國的貿易占到世界貿易的13%,成為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貿區[2]。中國-東盟自貿區由于關稅的大幅降低使得兩國的進出口逐年增長并帶動了兩國GDP的增長。

1972年中日建交以來中日兩國貿易開始快速的發展。據日本海關統計,2017年1月日本對華貨物出口額為1038.7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2%,其中出口472.0億美元,增長4.3%;進口566.7億美元,增長11.7%[3]。

中韓兩國自建交來在經貿、人文交流等各領域關系發展十分迅速?,F在中、日、韓三國正在談判構建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在自貿區內取消了關稅壁壘以及其他貿易壁壘以及投資限制,這使得商品得以在區域內自由流轉以及中日韓三國的福利增長。

印度成為我國第七大出口市場,棉花、銅及制品、建筑材料是印度對中國出口的主要產品,中國生產的紡織品、機電產品、家具等在印度進口的同類商品中具有較強競爭力[4]。

中澳之間的貿易也出現逐年增長的趨勢。中國具有豐富的人力資源,在勞動密集型產品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澳大利亞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如畜牧業及礦產資源等,是中國經濟發展原料需求的主要供應國[5]。中新兩國經濟互補性強,尤其在農牧業、服務貿易、環保技術等領域。

中國加入RCEP后由于成員國之間相互開放市場后形成區域內的一體化市場,同時成員國間取消了關稅與非關稅貿易壁壘后區域內的產品流通更加頻繁。但是中國加入RCEP后在貿易方面也會存在以下問題:第一,我國部分產業易受到沖擊。在RCEP內部諸如日本、韓國以及新加坡這類的工業國家在進口初級加工品或者在中國、越南、菲律賓這樣的國家進行海外投資時會優先考慮越南、菲律賓這樣的人力資本費用更低的國家來進行出口和投資,因此會把中國的部分產品出口轉移到其他國家中去。同時RCEP建立后形成“零關稅”市場資本密集型產品出口具有成熟競爭優勢的國家會以更低的生產成本進口到我國國內市場,沖擊我國資本密集型產業降低對外出口的能力[6];第二,我國與區域外的國家之間的貿易易被區域內成本更低的國家代替。RCEP建立后向東盟這類的在這方面更具比較優勢的國家會對區域外的國家形成巨大的吸引力,擠占我國在區域外的出口市場使得RCEP在一定時間內形成競爭大于合作的局面。

二、RCEP對中國產生貿易效應的實證分析

(一)模型設定

RCEP建立后取消了關稅及非關稅貿易壁壘,各成員國之間相互開放市場,這樣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成立后通常會產生貿易創造效應與貿易轉移效應。運用Eviews8.0軟件,采用多元對數模型作為結構模型,其回歸方程如下表示:

lnTjt=β0+β1ln[(GDPct)*(GDPjt)]+β2ln(DISTj)+β3ln(RCEPj)+εj (式1)

該模型中選取中國對RCEP成員國貿易的出口、及對非RCEP成員國進口額作為被解釋變量,其中Tjt指的是t年中國對j國的進口或出口額,GDPct指t年中國經濟規模的大小,GDPjt指t年j國的經濟規模大小,DISTj指中國和j國兩國首都之間的距離。ln(RCEPj)指的是j國屬于RCEP成員國,其賦值為1,若不屬于RCEP成員國其賦值為0,εj屬于誤差項。其中ln[(GDPct)*(GDPjt)]用兩國的GDP相乘來衡量兩國之間的經濟規模大小,DISTj來表示兩國之間的距離可以用來度量兩國之間的運輸交通成本、時間成本以及文化差異成本等。

(二)樣本選取與數據處理說明

本文的樣本選取期為2009年到2017年,研究對象為RCEP的16個成員國以及非RCEP成員國組織一共27個國家,其中非RCEP成員國的選取都是以與中國有著緊密經貿關系的11個國家,其中包括日本、韓國、印度、東盟、澳大利亞、新西蘭、NAFTA成員國以及歐盟成員國等國家。

該模型中我國的GDP數據來源為中國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其余國家GDP數據來源于世界銀行,其中緬甸和柬埔寨的數據來源于聯合國統計司,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進出口數據來源于UN Comtrade Database,距離是指中國距各國首都或者中心城市的距離。

(三)實證結果及分析

上述多元對數結構模型的運行結果如表1所示,其中回歸方程一表示中國對成員國的出口額的樣本運行結果,回歸方程二表示中國對非成員國的進口額的樣本運行結果,回歸系數后面括號里的數值為P值,從這兩個方面來考慮中國加入RCEP的貿易創造與貿易轉移效應。

從表1的回歸結果可以看出在中國與j國的經濟規模乘積的回歸系數為0.7808與0.9363,表明中國和其他國家的GDP大小與這兩個國家間的進出口貿易額呈正相關;中國與j國的地理距離與我國與j國的進出口額回歸系數為-0.6302和-0.7471,表明我國與j國的地理距離與我國貿易額呈負相關,兩個國家距離越遠則中國與j國的進出口額越小,因為距離越遠越容易增加交通運輸、時間以及文化差異的成本從而影響其貿易往來;回歸方程一調整后的R值說明了模型中的兩國經濟規模、距離及是否為成員國的三個解釋變量解釋了中國對成員國出口額及中國對非成員國的進口額兩個被解釋變量分別解釋了78.06%及72.64%;從F值看出三個解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均有顯著影響。

同時ln(RCEPj)的回歸系數分別為0.0763及0.2927,與被解釋變量呈正相關關系,說明RCEP建立后中國在成員國之間的出口增加且對非成員國的進口也增加了,RCEP的建立對中國產生了貿易創造效應,中國加入RCEP是可行的選擇。

三、結論與建議

本文在對我國與成員國的經貿狀況進行現狀分析同時對我國產生的貿易效應進行實證分析并提出問題,得出如下結論并提出可行性建議。

通過對中國與RCEP內部其余成員國的經貿狀況進行現狀分析,得出中國與成員國之間的經貿關系往來日益密切,各成員國之間可以充分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使得RCEP內部之間的貿易收益上升。同時中國加入RCEP在貿易方面面臨著一些問題,如我國的部分產業會由于統一市場后受到沖擊,我國與區域外的國家之間的貿易易被區域內成本更低的國家代替等。

因此針對這些問題,第一,應加大自主創新能力,打造強有力的競爭優勢。對于我國企業來說要想在國際競爭中取得某個領域的創新優勢就必須培育自主創新理念,明確自主創新定位,敢于在創新發展中另辟蹊徑,打造自身獨特的競爭優勢來避免因RCEP整合市場后缺乏強有力的競爭優勢而受到沖擊;第二,建立政府、行業、企業的多元應對機制,避免成員國貿易波動對我國貿易發展產生消極影響。我國可借助國內相關高校的專家來協助進行國際經貿市場的調查,收集所涉及國家、區域集團商品檢驗、技術標準以及評價體系等標準在聘請相關專業技術人員根據所涉問題反復研究并提出解決方案,盡早建立預警機制使得最大化地解決貿易波動對我國產生的消極影響。

【參考文獻】

[1]張建平.中國推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的戰略考量[J].亞太經濟,2014(2):134-135.

[2]盧冠峰,李磊,李榮林. RCEP與TPP及中國的應對策略[J].雙多邊合作,2014(1):33-36.

[3]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tongjiziliao/fuwzn/ckqita/201703/20170302525077.shtml,2017-04-09.

[4]袁波,王蕊. 對我國當前推進RCEP談判的幾點思考[J].區域合作,2014(1):27-31.

[5]文婉明.構建RCEP對中國貨物貿易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亞太經濟. 2015(2):67-73.

[6]湯婧.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整合困境及其對中國經濟福利與產業的影響分析[J]. 財貿經濟,2014(8):08-1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