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稅收差異對審計費用的影響探討

2019-04-18 07:44劉媛
智富時代 2019年2期
關鍵詞:審計費用影響

劉媛

【摘 要】會計稅收差異體現我國所得稅法與企業會計準則之間存在的差別,涵蓋企業會計信息、企業制度差異、企業盈余管理以及企業避稅行為等信息。會計稅收差異對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及其風險都會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審計費用。文章重點就會計稅收差異因素及控制對策進行研究分析,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會計稅收;差異因素;審計費用;影響

會計制度與稅法各自規范的對象和目標不同,如果以稅法為依據進行會計核算,會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如果以會計核算的收入和利潤作為計算流轉稅和所得稅的計稅依據將會弱化稅收職能,兩者的差異無法從根本上消除。從我國實際情況來看,合理使用分離會計稅法模式是發展的必然趨勢,而且影響因素比較多。但是從目前的研究情況來看,對于會計稅收二者關系模式及影響因素研究具有一定模式,研究對象基本上都是使用在上市公司中,并沒有深入研究各種企業的影響因素。雖然現在上市公司所用會計準則與稅收法規二者是統一的,但是兩者編制以及選擇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偏向性。

一、會計稅收差異及因素

(一)制度差異

1.收入類

會計準則與稅法核算的原則與目標上存在差異,自然二者從根本上對收入具有不同規定,這是無法消除的。首先核算范圍差異,會計收入就是指企業在日常經營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應稅收入包含的內容要比會計收入寬泛。稅法中的收入是指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渠道取得的收入,包括銷售貨物收入、提供勞務收入、轉讓財產收入、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接受捐贈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其中,接受捐贈收入和其他收入,會計上不作為營業收入,而是作為營業外收入處理;其次確認標準差異,兩者在收入確認標準上同樣存在差異,為保證早日征收和稅收的完整性,稅法必然遵循收付實現制的原則,就是以獲得付款或者索取付款憑據當天作為發生納稅的時點,但是尚未取得貨款的憑據或者貨款,有關稅票比如增值稅發票、營業稅發票等都已開具,就要將開具票據時點作為確認標準。

2.扣除項目類

扣除項目類就是每個納稅年度和應稅收入配比的合理及相關支出,影響相對較大的項目主要包含了借款費用、捐贈支出、各類資產減值準備等各個方面。首先,借款費用,稅法規定了借款雙方各自的業務性質,金融企業中存款支出以及行業間拆借利息的支出,非金融企業為金融企業借款,利息可以依據實際情況扣除。但是非金融間企業利息支出,如果超出了同期貸款利率部分是無法扣除的,同時還必須嚴格要求關聯企業間稅前能夠扣除的利息借款,需要滿足的條件為金融企業中關聯方的投資和債券投資比例為1:5;而其他的企業,二者投資比例達到1:2,超出部分借款所計算利息費用是無法稅前扣除;其次,捐贈支出,如果是公益性捐贈,以會計利潤的12%為限來抵扣;如果是非公益性捐贈,不能稅前扣除,所以一般的捐贈都不是公益性捐贈,要全部將捐贈支出金額做納稅調增。也就是說,應納稅所得額并不會受到捐贈支出的影響;最后,各類資產減值準備,稅收扣除強調的是實際發生才能扣除,只有發生時才確認損失,也就是資產減值的真正實現和確認。

3.資產處理類

處置資產方面,會計稅法差異為無形資產與長期待攤費用存在不同規定。首先是無形資產,這方面差異主要表現在,研究形成無形資產前的開發經費及處理已有無形資產。事實上,開發費用的研究大多調減到應該納稅所得額中。但是按照所得稅規定,無形資產必須要不低于10年期限之內依照直線法攤銷,這樣必定會形成了暫時性的差異,影響到當期所得稅費用;其次長期待攤費用,事實上對改造計提折舊固定資產的攤銷與租入固定資產,并沒明確處理攤銷的方法,僅僅要求大修理與日常修理進行費用化,在稅法中要求長期的待攤費用不低于三年內采取直線法攤銷。

(二)盈余管理因素

第一,薪酬激勵動機。事實上,在考慮薪酬激勵動機基礎上,盈余管理過程中出現了會計稅收差異,在國企與非國企二者存在一定差別,非國企的會計稅收差異遭受到薪酬激勵的影響最大;第二,融資動機。當企業經營的規模不斷擴大,企業就要實施外部融資。如今非國企的企業并沒有享受公平待遇,特別是一些突出問題上體現在企業的融資方面。國有企業主要由政府投資或者參與控制,當然有了政府做后臺,融資不是問題,但是非國企融資時會受到多方約束,所以在融資壓力下,非國企更會通過盈余管理實現融資。

二、會計稅收差異對審計費用影響的控制

(一)會計與稅務的適當、適度分離

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的條件下兩者合一,順應了宏觀管理體制的要求,發揮了一定的歷史作用。但是在今天,“財稅合一”的會計制度卻難以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會計和稅收完全融合的弊端是會導致會計規則屈從于稅收法規,或者弱化稅收的剛性約束,最終破壞或喪失會計制約與保護財務會計及其信息之效用。采用分離的態勢,從整體上看不僅滿足了國家征稅的要求,也滿足了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投資者、銀行等對企業財務報表信息的要求,為我國與國際會計準則的接軌與協調提供條件。分離不僅有利于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慣例接軌,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還有利于真實反映企業生產經營狀況,既不影響國家稅收,又可避免因虛增的會計信息給企業決策帶來負面影響。

(二)會計與所得稅互相借助、良性互動

稅法主要的目標就是把應該征的稅征上來,保證國家財政收入。但能否征上來,或能否征足、征準確,與會計準則所要求的會計核算關系較大。稅法法規中規定的稅收核算總是建立在企業會計資料基礎上的,它是在企業會計核算資料的基礎上進行相應的調整后得到應稅收益,因此離開會計核算資料,稅務活動就無法進行,繼而也就難以實現稅法所想要得到的法律效應,不能使稅法的目標得以實現。企業的會計核算資料只有嚴格按照會計準則的要求執行,企業最終形成的報表結果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經營活動狀況和經營結果。稅法也就可以依據這種真實的會計資料去征稅,達到公平稅負的目的,如果企業不按照會計準則的要求去進行會計核算,那么得出的報表結果,就不可能真實正確,如果稅法依據這種錯誤、虛假的會計資料去征收稅負,那么也就不可能達到公平稅負的目的,對稅法的嚴肅性產生負面影響,同時企業的會計核算資料只有依據稅法的要求,正確計算稅負金額,才能正確真實反映出企業經營狀況和財務成果?,F代所得稅借助于會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得以推行后,對會計產生了巨大影響,而會計對所得稅的影響不大。但由于所得稅的核心觀念“所得”是由會計理論的核心概念“收益”直接演化而來的,因此可以推論,一旦會計理論研究取得重大進展,必然又會對所得稅理論產生重大影響。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代所得稅信賴于會計理論已是不爭的事實,會計理論是現代所得稅理論的基礎。稅務當局在制定稅收政策中的會計政策時,應該正確運用它對會計的重要影響,主動吸收會計理論與實務界的意見,制定符合會計理論的會計政策,并注意保持會計政策的完整性和連貫性。

【參考文獻】

[1]楊潔.會稅差異、機構投資者持股與審計收費[D].江西財經大學,2018.

[2]洪佩丹.會稅差異對審計費用影響的實證研究[D].暨南大學,2018.

[3]王雅欣.會計稅收差異、市場化進程與審計費用的研究[J].時代金融,2018(09):188.

猜你喜歡
審計費用影響
沒錯,痛經有時也會影響懷孕
審計費用的提高使存在盈余管理的公司獲得標準審計意見了嗎?
擴鏈劑聯用對PETG擴鏈反應與流變性能的影響
基于Simulink的跟蹤干擾對跳頻通信的影響
如何影響他人
審計費用影響因素的研究
APRIL siRNA對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