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無為而治”思想對我國治國理政的啟發

2019-04-18 07:44郝晗婷
智富時代 2019年2期
關鍵詞:無為而治治國理政啟發

郝晗婷

【摘 要】“無為而治”是老子思想中的核心內容,“無為而治”包含了豐富的內涵,老子指出一切事物都要按照自然發展的規律進行,順應自然,不妄為,從而會回歸素樸自然的狀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生產力取得巨大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是,在社會進步發展的過程中暴露了種種問題。老子提出的“無為而治”思想對于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方法論指導,對于當前我國的治國理政具有重要啟發意義。

【關鍵詞】無為而治;治國理政;啟發

我國古代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性質,決定了古代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在更大程度上取決于對自然環境的適應程度。因此,老子在“天人合一”宇宙觀指導下提出的“無為而治”思想,強調“因順”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老子目睹了戰爭給人民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傷害,渴望找到解決現實困境的良方。老子從他的人道觀出發一,對當前的社會現象進行猛烈的抨擊。老子認為這都是統治者有所為的貪欲造成的,主張統治者“行不言之教,為無為之治”,回歸淳樸自然狀態。

一、“無為而治”思想的內涵

第一,不妄自而為?!盁o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含有不妄為,不亂為的意思。老子看來,任何事都應該順應事物的發展規律,不應受外界意志的制約。自然有自然的規律,社會有社會的規律,誰違背了規律,便必然會受到規律的懲罰。老子指出,即便治理一個大國,也應如烹制小魚一樣,不可多操弄權謀智巧,不可隨意人為造作妄動,所謂“治大國,若烹小鮮”。如果有意作為,往往適得其反,人為造作越多反而越容易失敗,所以不要過多的作為。這里的“無為”指的是不能違背規律隨心所欲地去作為。第二,順應自然的無所作為?!绊槕匀弧笔侵赴凑帐挛锏谋拘院桶l展規律進行,不強行要求。老子說的“無為而治”、“無為而無不為”,并不是說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干,就什么事情也做成了。在老子生活的時代,是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無需統治者來組織生產和交換,一切順乎自然地進行。而統治者一旦有所為,則是為修建奢華的宮室而給農民造成沉重的稅賦,或是為了發動吞并他國戰爭而強行征兵。這樣的“為”則是百姓遭殃,社會動蕩?!盁o為”則人民生活怡然自得、社會安寧。因此,國家統治要順應自然和社會的發現規律。第三,老子提出的“無為”也是一種態度,一種人生的境界。老子指出:“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崩献酉嘈乓脽o為的態度去作為,用不生事的方法去處事,把恬淡無味看成是有味。在這里,“為無為”,便是把“無為”當作一種“為”,這是一種對人對事的態度,一種高遠的人生境界,老子以為唯有視“無為”為一種“為官做人”的自律境界,就可成就圣人德性品質中的“大乃容”的美德。

二、“無為而治”治理國家的主要策略

第一,少私寡欲。老子指出最大的罪過表現在一個人的貪得無厭。如果統治者具有過多的欲望,那么將是這災難?!肮延笔枪澲?、減少不合理的、不正當的或過分的物欲、感官享樂之欲?!笆ト巳ド?、去奢、去泰”,凡是屬于基本條件之外的極端的、奢侈的、過度的貪欲都是需要摒棄的。從而不對百姓人為造作妄動,從而使天下安定,正所謂“我無欲而民自樸”。第二,愚民策略。老子所謂“愚”,并非欺騙和愚弄,是指消解心智后的回歸淳厚樸實。人們之所以難于統治,是因為統治者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機?!白匀欢弧钡乇S秃B人自身中的自然本性,就可以形成良好的民風政風,社會就會安寧而和諧;如果統治者智巧心機,就會產生敗壞的政風。政風敗壞,人們就相互偽詐,盜取利祿彼此賊害、爭強好勝,而社會秩序將會被破壞。第三,寧靜不爭。施政者過多人為的繁政苛令和為了彰顯國力的各種征伐戰爭,對于國家的治理無疑也是十分困難的。因此老子提出“寧靜不爭”。統治者要甘于處下,親近人民,不橫征暴斂,那么就會民風淳樸,百姓就會按照正常的生活軌道順應自然的生活。

三、“無為而治”對我國治國理政思想的啟發

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創建了一個嶄新的政治模式,它包含了豐富的民主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等思想。無為而治的思想提出試圖緩和君民的關系,從而消除階級對立。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對當今我國的治國理政具有借鑒意義。第一,堅持反腐倡廉,保證黨的純潔性。堅持從嚴治黨、反腐倡廉,是貫徹科學發展觀、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生產力發展取得巨大進步,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邁向了一個新的臺階。伴隨著物質財富的極大增長,人們的物質欲望也巨大增長,金錢至上觀念和享樂主義盛行。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里,部分黨員干部抵制不住誘惑,以權謀私、貪污腐敗。而老子指出統治者過多的私欲追求會使人背離本真的素樸生活,他所提倡的“少私寡欲”的策略為我們提供了抵制欲望的方法。這啟發我們,在社會主義政治建設中,廣大黨員干部要淡薄名利,去除奢靡,倡導艱苦樸素的作風,履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職責,回歸生命的本真素樸的狀態。堅持的廉潔黨風、政風,不僅可以節約行政成本,從而增加國家財富,還可以通過黨員干部的以身作則,從而提升政府的權威。有利于構建和諧的社會秩序,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第二,堅持簡政放權,完善制度建設。盡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隨著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我們在行政體制改革中的種種問題逐漸暴露。國家行政體制職能越位、缺位問題突出;職責交叉、權責脫節、爭權諉責現象較多,行政效能不夠高等問題依然存在。而老子所倡導的“無為而治”的原則,“去智愚民”的策略,告訴我們要按照事物自身規律發展,不要有人為的造作妄動的參與和過多的權智技巧。這啟示我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要深化體制改革,特別是政府行政職能的轉變。要簡政放權,精簡政府行政機構部門,使做到把該放的權力放開放到位、把該管的事務管住管好。減少行政對社會和市場、企業不必要的干預。第三,堅持以民為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醫療、教育、社會保障等直接關系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和現實利益的民生問題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們當今社會依然存在關于民生的問題亟待解決。例如:城鄉發展結構不合理、教育資源的不均衡、不同階層收入貧富差距、醫患矛盾、環境保護等。老子對統治者所倡導的“無為而治”的原則和“去智愚民”、“守靜不爭”的策略,深深體現著老子關注民生、以民為本的思想。這啟示我們,在當前的國家治理中,要進一步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

【參考文獻】

[1]馮達甫.老子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45.

[2]習近平.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89.

[3]曾憲華.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老子勤政廉潔領導思想探微[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8(2):71.

猜你喜歡
無為而治治國理政啟發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治國理政的新成就
習近平治國理政的歷史使命及其核心地位
“無為而治”引領下的班級自主管理
論“清單式管理”:現代治理改革重要標志之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