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中國的軟實力建設

2019-04-18 07:44廖航
智富時代 2019年2期

廖航

【摘 要】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與全球體系的深度融合,中國將21世紀頭20年視為重要戰略機遇期。為了實現和平崛起,中國需要不斷提升軟實力。建設軟實力從一定意義上說既是中國和平崛起的目的,也是一種手段。本文將從文化吸引力、發展模式及國際制度三方面對中國的軟實力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軟實力;文化吸引力;中國模式;國際制度

軟實力的提出者約瑟夫·奈(Joseph S. Nye)認為,軟實力是一種通過吸引而非強制手段得到你所想要的結果的能力。根據皮尤研究中心2017年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38個國家的受訪者對中國持正面看法的平均比例為47%,美國的這一數值是49%,其中24個國家的多數人給予中國正面評價。i可見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認可度已有很大提升。

一、文化吸引力

文化對于潛移默化地影響外國人是非常重要的??煽诳蓸?、麥當勞和迪斯尼被視為美國生活方式的象征,受到世界眾多人民的喜愛。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美國對外擁有巨大的文化軟實力。中國有著5000多年的歷史,擁有許多獨特而有吸引力的文化資源,如漢語、書法、中國哲學、藝術、建筑、中餐、中醫藥、武術等。中國更加注重在海外推廣中國文化。截止2017年底,中國已在146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525所孔子學院和 1113 個孔子課堂以推廣中國的語言和文化。ii中國每年舉辦“中國文化年”、春節慶?;顒拥任幕涣骰顒映^1300場。然而盡管有豐富的資源和巨大的努力,中國在海外的文化影響力仍然遠遠落后于美國、英國和日本,很多國內外學者認為中國在軟實力方面的投資并沒有得到理想的回報。

中國文化軟實力發展不足的主要原因大致有兩個。其一,中國缺乏文化的整體戰略,尤其是儒家文化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其二,中國文化產業規模小,缺乏國際競爭力,部分原因是現有的文化監管體制效率低下,也有部分原因是中國特色文化產品出口困難。中國政府已經在2006年制定了第一個《文化發展規劃綱要》,規定了文化監督體制的改革和文化產業及文化產品的開發與出口。中國正努力推動中國文化的自主創新,推進文化監督體制改革,發展文化市場體系,培育文化生產和文化創新,提高中國文化產業的實力和國際競爭力,這將對中國的文化輸出產生積極的影響。此外,政府還要進一步加強海外文化資源的協調,因為很多文化推廣活動仍然是臨時性的,這就限制了所能產生的影響。如果要協調這些特別活動,協同效應將有助于產生更大的影響,而孔子學院就可以成為這樣一個協調機構。但這就需要更多的資金和人力資源投入到孔子學院中去,而目前其數量的快速擴張與必要的組織能力不匹配,這就造成了一定的問題。

二、發展模式

中國自1979年以來經濟取得了卓越發展,2010年成為了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成功是其強大的軟實力來源。許多發展中國家仍在努力尋找正確的發展模式,無論我們稱之為“中國模式”或“北京共識”,中國都有一些好的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學習。國外有一些學者反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因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同時存在一些嚴重問題,如環境污染、高消耗和低效率、城鄉差距、區域差距大。不可否認,這些都是中國面臨的嚴峻挑戰,是發展過程中所付出的代價。而任何國家的發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對于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來說,中國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取得如此大的進步是值得肯定的。中國在不同時期不斷實施新的發展戰略,著力優化經濟結構,改善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不僅讓自己實現了跳躍式發展,也為全球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

除了在國內取得的成功,中國的發展模式也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在現有權力結構下沒有的機會。上世紀90年代,許多發展中國家不得不實施以“華盛頓共識”為基礎的改革議程,因為沒有其他選擇,國際壓力迫使他們不得不這樣做。西方援助國往往在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國際援助時附加嚴格的條件。這種以“華盛頓共識”為基礎的改革努力明顯是不成功的,這讓中國的獨立發展模式和不附加任何條件的援助在全球受到了熱烈歡迎。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以作為西方現代化理論的可行替代品的同時,中國不希望舉起與“華盛頓共識”相競爭的旗幟?!氨本┕沧R”可以說是中國軟實力的最重要來源,許多發展中國家認為中國有吸引力是因為中國的發展經歷和不附帶任何條件的援助,而不是中國文化等其他方面。喬舒亞·庫珀(Joshua Cooper Ramo)認為中國不僅讓世界其他國家試圖找出自己的發展模式,而且允許他們真正獨立地融入國際秩序,并保護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政治選擇。iii因此,尋找一種靈活的方式來與外界溝通中國的發展模式以增強其軟實力是重要的。

三、制定國際議程的能力

一個國家制定國際議程和制定游戲規則的能力是一種重要的軟實力。1919年,中國參加巴黎和會時,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中國不僅不被允許參與戰后國際秩序的設計,還不能維護自己合法的國家利益。建國后,西方也拒絕承認中國,并被采取孤立和包圍的外交政策,被拒絕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自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和1979年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這種情況才逐漸發生變化。中國一方面需要創造一個和平有利的外部環境,以便集中精力發展國內經濟。另一方面,中國希望參與國際秩序的設計,不僅能夠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也能改革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使之更加平衡和公正。這體現在中國積極參與地區多邊主義,包括東盟地區論壇、亞太經合組織、東亞峰會、上海合作組織、亞歐會議、中非合作論壇等。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致力于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全球經濟發展,中國提議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可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相匹敵,能夠提出自己的倡議后并將“一帶一路”發展好,為世界經濟帶來更多利好,這將促進中國軟實力的提高。

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個擁有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之一,這使中國在國際安全中擁有非常強大的地位。中國主張集體安全原則,尊重安理會作為全球安全核心機制的地位。目前,中國已經是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貢獻的維和經費已升至世界第二位。但也有學者指出中國遵守國際規范制度的情況參差不齊,在人權方面的表現從不好到一般,在自由貿易和維護主權方面表現卓越。這其中不免有失偏頗之處,但中國仍應在其它需要改善的領域做出實質性改進。如中國應同世界各國進行更密切的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問題。中國在當前諸多國際制度中還要更加積極主動,以期得到更多國家的支持,并推動當前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逐步改革,從而獲得更有力的地位。

四、結論

中國的軟實力自改革開放以來已經得到了全面而迅速的提升,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的軟實力依舊有著巨大的提升空間。在強調硬實力的基礎外,我們依然需要不遺余力的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完善和優化中國的發展模式,在國際制度的參與中不斷爭取發揮主導性作用,形成中國真正的軟實力優勢,并助推中國實現真正的和平崛起。

注釋:

i Pew Research Center. http://www.pewglobal.org/2017/07/13/more-name-u-

s-than-china-as-worlds-leading-economic-power/

ii 2017孔子學院年度報告。http://www.hanban.edu.cn/report/index.html

iii 喬舒亞·庫珀.《北京共識》[J].英國倫敦外交政策中心.200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