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學視角下的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研究

2019-04-18 07:44蔣碩江佳秀
智富時代 2019年2期
關鍵詞:隔代教育留守兒童對策

蔣碩 江佳秀

【摘 要】在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推動下,由于我國不同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大量農村勞動力為改變生存狀況外出務工,無法將子女帶在身邊,由此引發“留守兒童問題”,對兒童的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隔代教育”問題在留守兒童群體中最為突出,究其原因,是社會的不平衡發展導致了留守兒童問題的出現,但反過來說,由于這個社會,留守兒童才被大家重視。為此,本文主要對留守兒童問題進行分析,積極探討其中原因,從社會學角度下提出對留守兒童問題的有效對策,引導他們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

【關鍵詞】留守兒童;隔代教育;對策

一、留守兒童的教育現狀

(一)留守兒童學習成績普遍較差

據走訪、抽樣調查,在120名留守兒童中,成績較好的學生為14人,僅占11.67%,一般的學生為59人,占49.17%,差的學生為47人,占39.17%。一方面,留守兒童多由家中老人照顧,隔代老人文化程度普遍較低,無法較好勝任孩子學業的監督者,留守兒童們往往也就隨便應付家庭作業。另一方面,部分留守兒童父母對孩子的成績不重視,只是希望孩子能不在外惹是生非,而且部分家長潛意識里認為農村孩子學業有成的幾率很小,僅僅將孩子的未來定位在外出打工而不是追求知識教育上。

(二)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有缺陷

兒童處于身心發育、人格養成的關鍵期,此時父母的遠離、親情的缺失使留守兒童無法享受到正常的父愛和母愛,從而影響其健康成長。內向、孤僻、不合群;脾氣暴躁、沖動易怒是留守兒童經常表現出的兩種性格特征。據筆者志愿者親身經歷,一位三年級男孩由其年邁的外公照料,難得與父母溝通,長期缺乏父愛母愛,與其外公無話可談,久而久之出現鮮少與外人溝通且脾氣暴躁,甚至缺乏基本素質,無視公交投幣原則等現象。

(三)留守兒童人際交往能力較差

通過走訪觀察,有些留守兒童不僅缺乏對學習、生活的熱情,而且也缺乏與他人溝通、交往的欲望和能力。在家,留守兒童由年邁的老人照顧,難以及時解決生活上的疑難問題。在校,由于老師照顧的學生數量較多,不會專注到一個學生身上,所以留守兒童在教育上得不到特殊的對待,有時還會出現教育失當的現象,從而對孩子們產生極大地消極影響。

(四)留守兒童價值觀存在問題

外出務工的父母長期在外,對孩子的監管很難到位,出于愧疚心理,往往會在物質上給予孩子補償,長此以往極易形成孩子享樂主義和功利主義價值觀,缺乏勤儉節約意識。很多老人特別寵愛孫輩, 對于孫輩的不規范行為, 往往采取聽之任之的態度,不去教育和糾正,導致部分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無法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念,未來難以跟上社會的步伐。

二、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深層原因分析

留守兒童存在以上問題,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從社會發展來看,一方面,農村流動人口數量不斷增加,家庭化流動的趨勢日益明顯,農民工無法長期將孩子留在打工的城市給予貼心的照顧。另一方面,農民工無力承擔子女入學的高昂學費、在簡陋的農民工子女學校無法解決孩子升學等問題,導致留守兒童這一群體的產生。

(二)從家長自身來看,家長整日忙于打工,往往會忽略孩子成長中的一些變化和問題,家中老人忙于操持家務,僅僅有精力關注孩子的家庭作業,家庭教育基本處于空白狀態。正處于身心發展時期的學生,對各方面會產生太多的煩惱與沖突,但家人給予他們精神支持和知識解答。

(三)從家庭教育來看,越來越多的農民離開了家鄉,將孩子交由單方照管或隔代老人、嫡系親屬代為照管,造成家庭教育嚴重缺失。同時,農村貧困家庭不能為兒童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代管人要么年事已高,除照顧孩子外,無力教育孩子;要么是文化素質低下,無法輔導孩子學習,從而造成留守會兒童家庭教育環境的進一步惡化。

(四)從學校教育來看,留守兒童在心理發展上存在許多困惑與問題,他們需要學校通過教師、集體活動等渠道給予幫助與指導,但部分學校仍沿用陳舊的教育方法和理論,很少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安全、法制等方面的教育,導致留守兒童缺乏專業的成長教育,久而久之影響其健康成長。

三、留守兒童的教育對策

(一)家庭方面

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好的老師,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條件下,父母應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孩子的成長教育中。父母雙方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在注重孩子學習成績的同時尊重他們的選擇,為孩子興趣愛好的培養提供經濟和精神支持,促使其全面發展。同時,應學習相關教育知識理論,騰出時間監督兒童的學習,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于不得不外出打工的父母來說,要明確自己在孩子人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經常通過電話、視頻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況、思想動態, 及時洞察并引導孩子。

(二)學校方面

學校是孩子素質教育和知識教育的搖籃, 對兒童心智養成具有重要影響。首先,學校應通過舉辦家長會、建立微信群等方式與家長建立密切聯系,使他們及時了解孩子的在校狀態,及時糾正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其次,學校教師應采取正確的教育方法,關注孩子的個性成長,不打擊孩子的積極性,積極鼓勵培養他們的長處。再次,學??梢越M織一些集體活動,促進孩子間的交流。

(三)政府方面

政府的支持是解決留守兒童問題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方面,當地政府應在引進優秀企業,大力發展當地經濟等方面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為農民工提供工作,使他們可以留在當地務工,照顧家中孩童。另一方面,相關部門應因地制宜,制定特色發展方案,為農村創業、就業提供經濟、技術支持以及政策保障。同時,政府也可以通過建立留守兒童之家、心理咨詢室等方式為留守兒童搭建健康成長的平臺。

四、結論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在我國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出現的“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應當引起家庭、學校、政府等方面的充分重視,積極找尋解決措施,促進留守兒童的培養和教育。從而維護社會穩定、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農村留守兒童是關心下一代工作中的特殊群體,筆者通過開展志愿者活動與農村留守兒童近距離接觸,熟悉留守兒童的情況,漸漸走進孩子們們的內心,了解他們的各方各面,希望在此基礎上提出的對策能夠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解決起到一定作用。

【參考文獻】

[1]瞿慧,李祥文.淺談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01):270-271.

[2]劉慧玲.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問題的思考[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24):204-205.

[3]沈圣玉.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有效對策分析[J].名師在線,2018(23):92-93.

[4]趙可云,趙雪梅,黃雪嬌,梁海青.影響農村留守兒童學習能力發展的學校因素研究——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實證分析[J].終身教育研究,2018,29(05):56-62.

[5]和學新,李楠.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及其政策分析[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8,10(01):100-110.

[6]邵思齊,張卓.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福利政策探討[J].勞動保障世界,2017 (3) :21-23.

[7]丁宇,劉春環.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政府作用研究[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5 (6) :1-4.

猜你喜歡
隔代教育留守兒童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淺析隔代教育對兒童成長的影響
隔代教育與親子教育的差異分析與融合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