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化進程中不能忽視“人的城市化”

2019-04-18 07:44文鋒
智富時代 2019年2期
關鍵詞:城市化進程

文鋒

【摘 要】市民是城市的主人,他們的素質是城市文明的核心。做好“人的城市化”,對于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建設文明和諧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城市化進程;“人的城市化”;城市文明

當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關鍵階段。據統計,我國城市化率已由2000年的36.22%上升到2017年的61.55%。在這個過程中,大量的農業人口轉變為非農業人口。村民變為市民,身份的轉變瞬間完成,但其中一部分,在思想觀念、文明意識、行為習慣等方面與城市文明的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市民是城市的主人,他們的素質是城市文明的核心。做好“人的城市化”,對于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建設文明和諧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一、“人的城市化”需要解決的問題

應該看到,絕大部分進程村民具有中華民族勤勞、純樸的美德,但不容否認,由于文化程度相對較低,他們身上存在不同程度“小農意識”,主要表現為:

(一)公德意識較差。由于原生活環境、文化素質等原因,部分人對自身行為影響力的認識和控制較差,在生活中往往表現為自由散漫,無拘無束。如不排隊上下車,上車搶座位;公共場所說粗話、臟話、大聲喧嘩、亂涂亂貼;十字路口亂闖紅燈,車輛亂停亂放,這與市民應該遵循的基本道德規范格格不入。

(二)文明意識薄弱。部分人對城市的文明與繁華既有好奇心, 又不以為然, 舉止行為、言論談吐仍保留著農村生活習俗,缺乏環境保護意識,亂扔雜物、隨地吐痰、亂倒垃圾的現象較為突出。一部分被征地農民在自建房、經濟適用房小區,毀綠種菜、亂搭亂建的現象屢見不鮮。

(三)擔當意識不強。作為城市居民,應該愛護城市的公共設施,關心參與公益活動。但在日常生活中,部分人對毀壞公共設施的行為見怪不怪,不出面制止;對社區開展的公益活動,很多抱著“與已無關,漠不關心”的態度,被動或勉強參與,自我隔離;涉及到自身利益或個人得失時卻斤斤計較。未將自己作為一座城市的真正主人,主人翁意識不強。

(四)法律知識貧乏。法律知識普遍較貧乏,對法律的理解是感性化而非理性化,往往只把法律當成是制裁違法犯罪的工具,而忽視了法律保障權利的功能。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 往往采取極端手段,纏訪、鬧訪、集訪、越級上訪甚至堵公路、堵廠房等情況時有發生,缺乏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和能力。

(五)傳統美德缺失。在轉化為城市居民的過程中,價值觀念發生了較大變化, 傳統的思想道德觀念受到沖擊,傳統美德在逐漸的削弱,勤勞、質樸、善良、孝順等優良品質受到挑戰。如兒孫滿堂老人卻無人贍養;集中居住,鄰里關系緊張,誠信缺失;身強力壯,卻不思進取,安于現狀等等。

二、“人的城市化”實現的路徑

(一)開展素質教育, 培養市民意識

一是宣傳引導文明生活方式。發放文明生活手冊,宣傳文明生活方式、理念;利用宣傳欄、櫥窗、報紙、電視、網絡等媒介,開展“文明市民”、“文明樓棟”、“文明家庭”等評選活動。在潛移默化中樹立文明生活意識,逐漸養成文明的生活習慣。

二是組織開展文明素質培訓。以抓居民的文明素質培訓為切入點,幫助、引導樹立現代文明理念。例如開辦“小區講堂”、“市民學?!?,提供公民道德、法律法規、衛生與習慣的培訓。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美德,強化榜樣示范。

(二)豐富文化生活,提升思想境界

一是豐富文化活動。加強陣地建設,如建立老年活動室、黨員活動室等;成立小區藝術團,如秧歌隊、壩壩舞隊等;開展豐富多彩的小區競賽,如小區運動會、迎春歌舞比賽等;組織各類志愿者隊伍,如黨員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義務巡邏隊等,盡力為小區居民提供優質服務。

二是培育擔當意識。充分發揮城市社區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自治能力,讓進城農民逐步樹立起城市居民主人翁意識,主動參與社區建設、社區管理、公益活動,主動愛護公共設施和居住環境,逐步產生對社區的認同感和依賴感。

(三)強化技能培訓,提高就業能力

一是開展技能培訓。人的思想觀念、行為意識,歸根結底是由生產方式決定的。非農化就業,才是農村居民向城市居民轉換的核心和根本。通過組織開展就業培訓、崗前培訓的活動,使農民掌握新的職業技能,增強他們的社會競爭力和融入社會的能力。

二是提供就業機會。政府組織搭建就業平臺,定期舉辦就業招聘會,為進城農民提供一些就業崗位。只有給他們解決了工作問題,才能讓他們在城市中安身立命,不依賴征地拆遷補償而坐吃山空,為他們的綜合素質提升提供物質保障。

(四)強化監督管理,完善約束機制

一是要發揮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及時曝光不文明行為,鼓勵市民對不文明行為進行譴責和制止,讓當事人知錯而知恥。

二是職能部門要開通監督熱線,及時接受群眾對各種違法違規行為的舉報;聘請義務監督員、文明勸導員,對不文明行為實施監督、制止和規勸。

三是加大執法懲戒力度,對亂搭亂建、占道經營、偷排污水、不遵守交通規則等違規行為,做到量之以法,適之以嚴,“重拳”出擊,給違法違規者以震懾。

(五)提倡理解包容,共建和諧城市

一座城市和城市里的原住居民,對剛進城的農民應多一份愛心,多一份理解和包容。一部分進城農民各方面素質較低,是他們受傳統觀念、教育程度、居住環境等多方面影響造成的,但為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他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由農村走向了城市,由農村居民變成了城市居民,做出的貢獻是不可否定的。不能對他們低看一等,甚至嗤之以鼻,而應該給他們逐步蛻變的時間和空間,以一個和諧的大家庭氛圍去感染、熏陶、倒逼他們素質的提升。

城市居民的素質決定著一座城市的高度和品質?!叭说某鞘谢笔且粋€復雜而又艱巨的漸進過程,是一項任重道遠的事業,也是一項需要多部門協作、全社會參與的系統工程。我們應針對進城農民的現狀以及“人的城市化”工作中的薄弱環節,認真研究,科學分析,探索出更多的途徑和方式,促進社會健康和諧發展。

猜你喜歡
城市化進程
大都市產業結構變動對周邊地區城市化進程的影響的國際經驗
淺談城市軌道交通建設
西北地區城市化進程對產業結構演變的驅動效應研究
關于城市人行道透水路面技術的研究
中國城鄉數字鴻溝對城市化進程阻尼系數估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