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做好新聞人物報道

2019-04-18 07:44童文艷
智富時代 2019年2期
關鍵詞:稿件細節新疆

童文艷

【摘 要】在讀者眼中,政法人物報道總給人嚴肅、冰冷的感覺。在多年的采訪實踐中,我一直在做有益探索,以女性獨特的視角去記錄和觀察,注重從各類人物的事跡、內心關注人的命運,采訪探尋新聞人物背后的動人故事和采訪對象的人格魅力。

【關鍵詞】新聞;報道

一、新聞事件中的核心人物必須持續關注

當一個突發事件發生時,如果我們沒有搶到第一時間點,也沒關系,只要我們持續關注,用真心與受訪者交流做朋友,就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2004年10月29日上午11時,新疆泰業水電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業公司)內發生一起綁架案:甘肅來疆打工者賈芳因討要工錢無果,將公司工作人員謝素麗、蔣小珂控制在一間辦公室內,并稱身上裝有炸藥。烏魯木齊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局長張貴東孤身一人進入現場,與賈芳面對面地進行了談判。張貴東憑借過硬的心理素質和談判技巧,不費一槍一彈,在70分鐘內成功降伏綁匪,“和平”化解人質危機。這位有“孤膽金舌”美譽英雄局長的事跡,一時間被首府百姓傳為佳話。

此新聞本報并不是首發,我在采訪過程中,注重還原整個事件過程,通過人物對話,把一個冷靜、干練、遇事不慌、口才、經驗、心理承受能力極佳的公安局長呈現在讀者面前。在采訪中,除了觀察揣摩人物內心的情感變化,我還對人物的心理進行描寫,這就讓枯燥的新聞事件和人物有了溫度,稿件更加立體飽滿。

因此,新疆法制報刊出我采寫的《公安局長“孤膽金舌”化解人質危機》一稿后,被各大門戶網站轉載。當年,自治區公安廳特批張貴東榮立個人二等功,他還榮獲2004年度“新疆十大法治人物”殊榮。通過采訪張貴東,讓我了解到基層公安局長溫情的另一面,同時與張局長成為朋友,他在檢察院工作的兒子又成為我關注的另一個典型人物。

二、寫去世的典型人物:貴在傾聽和觀察

報道去世的典型人物,還要寫出新意,采訪難,寫出感人至深的故事,也需要花費一番心力。我認為貴在傾聽和觀察,有時候角度的選擇也很重要。

2001年,烏魯木齊市天山百貨大樓門前發生爆炸,負責執行任務的烏魯木齊市公安局天山區分局西門派出所教導員趙新民犧牲。當時各家報紙都已經刊發稿件,本報應該從哪個角度切入?做一篇不一樣的深度報道。

一個月后,我聯系了趙新民的妻子李梅,到家里聽她講述與丈夫之間的故事,聽她女兒講述爸爸的敬業。幾個小時的采訪,我幾乎很少提問,大部分都是親屬的情感宣泄和講述,可以說采訪細節很多,但如何把這些素材進行很好的呈現?出于對我的信任,李梅為本報獨家提供了,她和趙新民的婚紗照片。

當時,我也考慮琢磨了很久。最后以妻子在夢中與丈夫的對話切入,娓娓道來,更潤物無聲,打動人心,本報刊發了我的獨家報道《此情綿綿無絕期》。此文后被收錄趙新民專著。

三、新聞有了深度,更要接地氣,用真實的故事打動人

2015年7月,我和記者張蕾在輪臺縣采訪時,聽聞巴州輪臺縣人民檢察院駐鐵熱克巴扎鄉托乎拉村“訪惠聚”工作隊成員牙生·達吾提連續兩年住村,兢兢業業為村民排憂解難,悉心調解各類矛盾糾紛,最終累到病逝的消息。

我們立即前往鐵熱克巴扎鄉托乎拉村,先后采訪住村工作組成員、村民代表、村干部、輪臺縣檢察院干部以及受牙生幫助的群眾約30余人,他們為記者講述了一個雷鋒式的檢察好干部,這正是去年自治區政法系統開展的忠誠教育實踐活動中鮮活的榜樣。記者回烏后,以牙生同事、村民的視角再現了牙生生命最后一刻的感人瞬間,通過同事的講述,展現了一位當代新疆檢察官忠誠廉潔、公正執法、熱心助人的高尚情操。稿件刊登在本報一版,編輯精做標題,每個小標題務實,內容處理凸顯人物特點。

在寫作時,我們沒有用任何華麗的辭藻,只是將這些飽含著淚水的故事放進稿件《他用腳步丈量最后一公里》,稿件刊發后在全疆檢察系統引起反響,牙生榮獲“新疆政法系統好干部”殊榮。

當眾多采訪記者共同采訪去世親人的時候,就是檢驗記者功力的時候。去年9月,中央采訪團到青河縣采訪因公犧牲的原政法委書記王紅星,本報記者張蕾全程參與。

當時,記者去家中采訪,實際上不適宜向親屬提問,但記者又是帶著任務去的,多家媒體記者共同在一起采訪,有的記者提問很犀利,甚至一些電視和網絡媒體就是要讓家屬哭,好像哭才能達到他們要的效果。本報記者沒有咄咄逼人,更多的是去觀察和思考,去傾聽家人的訴說。

采訪去世的典型人物時,當提問不合適宜,記者應該花費更多時間去傾聽,耐心地去觀察采訪現場的細節布置,以及家屬的講述,孩子的表情,也許會有意外的收獲。

本報最后刊發了張蕾采寫的《紅星閃耀青格里(上、下)》,雖然不是首發,但是凸顯了本報記者觀察到的感人細節。

四、寫人物要捕捉細節

細節是寫人物的關鍵,沒有面對面的采訪和體驗,是很難寫出打動人的細節的。細節讓人物更加鮮活,不是材料中那種概括性的語言所能代替的,要真實展現一個實實在在的人物,必須要有缺點和瑕疵,不能完美的不食人間煙火,要有喜怒哀樂,要讓人物說點真話,才能將人物的精神和人格魅力融入其中,才能讓人物立住。

2001年的夏天,我接到編輯的線索去米泉長山子鎮采訪身殘志堅的女孩“小草”--索艷麗,到了小草家,才發現這個如花般燦爛的女孩患的是先天性小兒麻痹癥,終身在輪椅上度日,兩手還先天畸形。

可是在采訪的幾個小時的相處過程中,小草一直面帶微笑,她個人開通了愛心熱線,每天她都在接聽青年們打來的電話,大部分是向她傾訴心中煩惱的。小草盡可能用自己細心溫柔的話語去安慰大家,從來沒有厭倦。她和我聊天的過程中,也憧憬了未來的生活,曾經有男青年向她表白,她也渴望愛情,渴望有真正愛她的男子出現,最后她向我描述了,自己的夢想:希望有一天在大海邊看日出。

正是因為深入到采訪對象的內心,她才愿意向你敞開心扉,說出心底深處的想法,這是最直接內心的關鍵。最后,我和編輯合作完成了稿件《“小草”生命燦爛如歌》,此稿最終榮獲新疆新聞獎三等獎。

2007年5月,我采訪首位在珠峰大本營工作的新疆日報策劃部女記者朱玉春,與她的交流也是抓取了人物內心的感受和變化,以及她鮮為人知的體驗、見證、感悟,在她從地球之巔發回的140余篇報道中,見證了新疆人首登珠峰的壯舉,這是她的人生財富,也是作為記者的我,為之敬佩的。于是在稿件《朱玉春:在地球之巔采訪》中,引用了很多人物的心理活動,后來在給我的審稿郵件中,朱玉春說:“沒想到你的語言,滲透進了我的思想和靈魂,這就是我的內心獨白?!?/p>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采訪過很多見義勇為的人物,每個人物的故事都很震撼,這些平民英雄的精神正是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

2006年,在采寫見義勇為犧牲的的哥張為民的事跡時,我來到張為民家,他的老母親講述的許多兒子生前的點滴故事,都成為稿件中最樸實打動人心的地方。在張為民的出殯儀式上,100多位的哥的姐自發送行,在路過天橋時,同時鳴笛,場面非常感人,我當天采寫了特寫稿《英雄的哥譜寫生命贊歌》,受到社會各界好評,張為民受到自治區見義勇為基金會表彰,當選全國十大見義勇為好司機。

2008年,在采訪見義勇為英雄林毓新時,聽他講述現場發生的情節,才還原出他的兒子也參與了抓歹徒,于是采寫了《林毓新父子浴血擒歹徒》,稿件刊發后,林毓新受到電力系統的表彰,當選2008年新疆十大法治人物,此稿件榮獲全國法治好新聞三等獎。

猜你喜歡
稿件細節新疆
錄用稿件補充說明
以細節取勝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留心細節處處美——《收集東·收集西》
細節取勝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
本刊歡迎下列稿件
特約稿件
新疆對外開放山峰
新疆對外開放一類口岸
新疆小巴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