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經濟學視角下人工智能的發展與未來

2019-04-18 07:44許可可
智富時代 2019年2期
關鍵詞:政治經濟學人工智能

許可可

【摘 要】智能革命使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遭受質疑和挑戰。從政治經濟學角度正確認識智能勞動及其價值創造,正確思考機器和人工智能在創造剩余價值方面的不同,堅定機器和人工智能不可能超越人類的意志,為進一步促進人工智能和人類社會的永久發展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政治經濟學;人工智能;勞動價值;剩余價值

1、人工智能概念及發展

1.1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是計算機科學、數學、心理學、哲學和語言學等學科的綜合,它企圖了解智能的實質,并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21世紀以來, 人工智能開始與互聯網、大數據結合, 其發展更加迅猛, 與基因工程、納米科學并稱為三大尖端技術。

1.2 人工智能發展歷程

孕育期:英國數學家圖靈在1936年創立了自動機理論 (亦稱圖靈機) , 1950年在其著作《計算機與智能》中首次提出“機器也能思維”, 被譽為“人工智能之父”。

形成期:1956年夏季, 在美國達特茅斯大學舉辦了長達2個多月的研討會,首次使用了“人工智能”這一術語。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人工智能研討會, 標志著人工智能學科的誕生,其后成為人工智能的黃金時期。

暗淡期:20世紀70年代初,隨著AI遭遇批評, 對AI提供資助的機構也逐漸停止了部分AI的資助。資金上的困難使得AI的研究方向縮窄, 缺少了以往的自由探索。

知識應用期:在80年代, “專家系統” (Expect System) 成為了人工智能中一個非常主流的分支?!皩<蚁到y”是一種程序, 為計算機提供特定領域的專門知識和經驗,計算機就能夠依據一組從專門知識中推演出的邏輯規則在某一特定領域回答或解決問題。

集成發展期:人工智能在這互聯網時代飛速發展,加上深度學習和人工神經網絡研究的不斷深入, 在近幾十年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2、政治經濟學視角下的人工智能

2.1 人工智能與勞動價值論

2.1.1人工智能與智能勞動

智能革命使馬克思勞動價值遭受質疑和挑戰。馬克思說:“勞動過程的簡單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動或勞動本身, 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智能勞動過程也是勞動三要素綜合作用的活動過程。從本質上看, 智能勞動是智能勞動者從產品設計目標出發, 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和設備, 以及相關原料, 創造智能產品和其他產品的過程。

2.1.2 智能時代勞動價值論的創新

(1)人工智能的生產力基礎

人工智能是新興科學技術, 屬于生產力范疇, 人工智能技術滲透在生產力各要素中。人工智能的主體是智能勞動者,智能勞動者是人工智能的能動因素,是人工智能技術和設備的創造者、控制者、維護者。人工智能的客體是人工智能技術和軟硬件設備, 即智能型勞動工具或勞動資料。人工智能的另一客體是人工智能技術和工具作用于其上的勞動對象。最后,與人工智能相關要素有機結合的載體是智能產業和企業。智能產業和企業是智能經濟的生產組織形式, 是智能勞動得以實現的重要條件。因此,人工智能是包含高科技含量的生產力范疇。

(2)智能勞動的價值創造

智能勞動也是創造價值的勞動,具有勞動創造價值的一般性。智能勞動是具有智能勞動技能的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結合,創造預定產品的過程,其產品價值(c+v+m) 也包含生產資料價值的轉移和勞動者新創造的價值,智能勞動形成價值也通過市場競爭來實現。智能勞動區別于普通勞動, 其價值創造和構成具有特殊性。

總之, 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論讓我們深刻認識到,人工智能是生產力高度發展的產物, 智能勞動是人類勞動的新形式,智能經濟和智能產業將越來越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論依然是我們解讀人工智能以及智能時代價值創造的一把鑰匙。

2.2人工智能與剩余價值論

2.2.1機器不能創造剩余價值

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說明在價值增值過程中,只有活勞動才創造新的價值即剩余價值。而機器是由人創造出來的,是“死勞動”,它屬于生產資料和不變資本范疇。在生產過程中使用機器, 機器并不改變自身的價值量, 機器不創造價值, 它只是將自身的價值轉移到由于它的使用而被生產出來的產品上。機器并不會額外創造價值,機器創造價值的說法,是沒有把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區別開來的體現。

2.2.2人工智能與剩余價值的創造

(1)生產領域人工智能不創造價值和剩余價值

在生產領域對人工智能的應用與對自動化的機器的使用是同質的, 其目的是提高勞動效率, 獲得更多的利潤,此時人工智能的應用同機器的應用一樣, 不創造價值和剩余價值。當整個行業都普遍應用了同一技術時, 個別企業的超額剩余價值就會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勞動力價值的下降。

(2)服務領域人工智能創造價值和剩余價值

在服務領域, 人工智能代替人的包含著情緒勞動的活勞動去給現實的人提供服務, 此時, 更表現為現實的人與人工智能的一對一的替代。在這種情況下, 人工智能雖不是有生命形式的人, 但卻發揮了同有生命形式的人完全同質的勞動作用。因此在服務領域中, 人工智能是創造價值和剩余價值的, 因為服務領域中的人工智能比生產領域中機械化的人工智能更具有“感情”。

2.3 人類將完勝人工智能

首先, 機器不具有真正理解任何一種人類語言的能力。大腦對語言的駕馭至少通過兩個中樞:一個是語言運動中樞,另一個是語言理解 (閱讀) 中樞,。這兩方面構成語言能力的生物學基礎, 它必然與遺傳和基因有關。因此機器不可能真正具有智能。

其次, 人類具備反思及自我修正能力, 人類在感性和知性協同合作的基礎上做出決策.而機器系統本身不具備自我鑒別和主動修正過去實踐的能力,電腦系統本身不知道也不具備主動修正過去實踐的能力。

最后, 機器不可能超越人類。正如在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 馬云發表演講:“人類對自己大腦的認識, 不到10%,10%創造出的機器, 不可能超越人類?!比斯ぶ悄艿臋C器被說成是一種獨立的人腦, 能夠獨立產生智慧和生產力的東西, 這就違背了馬克思所說的機器只能轉移價值卻不能創造價值的觀點。

3.結論與啟示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 現代勞動將創造出更多的價值,促進更大生產力的進步。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理論和剩余價值理論仍然是我們揭露、批判資本主義剝削秘密的強大思想武器。人工智能不會代替人類,人類不斷增強人工智能的同時,人工智能也在拓展著人類。、在正確理解人工智能所蘊含的經濟社會關系后,正確利用人工智能為人類社會創造財富才是我們應該堅定的方向。

【參考文獻】

[1]孫樂強.馬克思機器大生產理論的形成過程及其哲學效應[J].哲學研究,2014(03):32-38.

[2]李俊,張思揚,冒佩華.“互聯網+”推動傳統產業發展的政治經濟學分析[J].教學與研究,2016(07):14-20.

[3]何云峰.挑戰與機遇:人工智能對勞動的影響[J].探索與爭鳴,2017(10):107-111.

[4]紀玉山.探索智能經濟發展新規律 開拓當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J].社會科學輯刊,2017(03):16-18.

[5]王志宏,楊震.人工智能技術的哲學及系統性思考[J].電信科學,2018,34(04):12-21.

猜你喜歡
政治經濟學人工智能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專業
論政治經濟學方法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建構
人工智能與就業
艾伯特·赫希曼的政治經濟學思想述評
構建更確當政治經濟學芻議
黑格爾、馬克思與古典政治經濟學
勞動與勞動者的政治經濟學分析
蘇聯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與政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