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感于“職業技術教育”改革

2019-04-18 07:44胡培平
智富時代 2019年2期
關鍵詞:職業技術教育總體性和諧發展

胡培平

【摘 要】本文針對近年來蓬勃發展的職業技術教育改革,提出擺脫“類發展困境”,改變傳統的教育觀,用教育的全面、和諧的發展觀來指導職業技術教育改革的觀點。

【關鍵詞】類發展困境;總體性;和諧發展;創新教育

職業技術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既具備扎實的科學文化基礎,又能掌握崗位任職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從而達到了“職業技術教育”改革的目的。但是,長期以來以傳統職業教育觀為理念的教育模式比較注重教育當時產生的實際效果,突出教育中單一因素的作用,忽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筆者認為,過之則反,現行職業技術教育進行的改革不但要綜合考慮各種要素,而且還要擺脫“類發展困境”、改變傳統的教育觀,用教育的全面、和諧的發展觀來指導職業技術教育。

一、職業技術教育存在的“類發展困境”

一直以來職業技術教育活動中面臨著一系列重大問題,主要表現為:第一,在教學的過程中側重于專業知識和“復現”實踐的傳授,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忽視了人文社會科學的教育、忽視了情感智慧的錘煉、忽視了道德教育,扭曲了教育的最初本質;第二,反之,在職業技術教育周期短的情況下,忽視了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特別是第一種問題,不僅給職業教育帶來了許多困境,甚至給學生個體發展帶也極為不利。

以傳統職業教育為基本理念的發展觀,并沒有真正把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使教育成為人力的教育而不是人的教育,把學生當成了復印機,忽視了其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標的確立上,過多強調專業知識的傳授,重視操作考核,缺乏對學生能力(特別是自主學習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教學活動中,以教員為中心而不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夠體現,處于被動地位,依賴性很強;在課程設計和教材選用上,呆板、陳舊、封閉,強調整齊劃一和共性培養。這種教育觀,比較注重教育當時產生的實際效果,忽視了教育過程中整體性與全局性,忽視了教育諸要素之間相互關聯所產生的負面效應,片面的強調專業知識的傳授和操作的考核,忽視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從傳統的教育觀來看,這種教育模式陷入了“類發展困境”。所謂教育的“類發展困境”就是指從總體上來看,教育是得到了發展,但是某些部分發展的結果背離了發展目標,甚至與發展目標恰恰相反。在這種帶有功利化的職業教育觀的指導下,扭曲了最初的教育本質,過分注重學生培養的工具理性,排斥學生個體發展價值理性,忽視了教育是一個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系統,割裂了教育各個部分之間的關聯。

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既要關注現實,又要尋求理論上的解決方法。究其根源,造成類發展困境的原因在于忽視了教育是一個總體發展過程的特性,忽略了只有在總體的發展中才能促進單一環節發展的意義。要擺脫職業技術教育的類發展困境,就迫切要求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就要從總體性和教育的和諧發展角度來理解職業技術教育。

二、關于教育的總體性與和諧發展

所謂總體性范疇,是指所有存在的東西都處在相互聯系之中,個別的東西總是寓于整體之中,寓于那種揭示出矛盾關系的“中介”范疇之中??傮w性方法作為一種從整體意義上來理解的辯證法,對于我們從基礎層面把握教與學的關系、教育自身的結構系統的演化趨勢、以及如何確定新的教育發展觀提供了極有價值的視野。將職業技術教育作為一個復雜的有機整體來理解,理解為一個多要素共同作用的教育總體化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每一個參與因素與其它要素之間構成復雜的動態關聯,諸要素之間的作用及其結果對整個教育效果都將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

所謂教育的和諧發展,就是要加強和注重素質教育,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使職業技術教育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良性互動、協調共進,既注重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內在聯系;又側重學生未來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夠全面發展。

要擺脫教育的類發展困境,就迫切要求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就要從總體性和教育的和諧發展角度來理解教育,將教育作為一個復雜的有機整體來理解,把教育發展理解為一個多要素共同作用的教育總體化過程,用系統的眼光辨證的眼光來指導和研究教育,建立科學的教育理論,使教育成為人的教育而不是人力的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心理素質、思想道德素質、身體素質。教育應當和諧發展,加強和注重素質教育,以學生為本,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自覺吸收各種知識成果,使教育的各個部分之間及各個部分內部良性互動、協調共進,從而使人既注重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內在聯系;又側重未來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從而不斷優化而能夠為未來進一步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教育的和諧發展的實質是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應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核心。其重要內涵是推進學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和學會發展。教育的和諧發展是使學生個體能夠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三、對職業技術教育的啟示

教育的總體性與和諧發展就是要從整體性和動態性方面考察教育。具體地說,就是要從教學體制、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手段方法等要素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機理上考察教育。

一是深入開展素質教育,積極探索和推進教育模式改革。改革教育內容,德育方法和評價體系,建立以打實基礎、強化實戰、突出創新、注意綜合為指導思想的新課程體系。

二是要重視處理好教育改革中的四個關系:處理好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關系、專業教育與基礎教育的關系、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的關系。

三是積極進行教學管理體制改革。素質教育不只是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的改變,它既包括教育觀念、目標、內容、方法等教育系統的內部改革,又包括與教育系統內部變革密切相關的考試評價改革、教學管理體制改革等外部環境等的創設。適應素質教育和教育制度的轉變,教學管理需要進行全面系統的改革和創新。素質教育不僅要與“教改”想配合,而且要與“管改”相協調。

四是加強教學與科研的結合,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提高教育水平,使學校不僅要傳授知識,也要創新教學手段,使學生在教與學的互動中協調共進,從而不僅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怎樣學習,使教育以學生為本。

可見,實施職業技術教育的總體性與和諧發展,解決教與學、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關系、專業教育與基礎教育的關系、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的關系系的不協調造成的困境,關鍵就是要把職業技術教育看作是一個總體系統,而不能用任何一個單一部分的標準來衡量。反之,如果再次忽略職業技術教育中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則會陷入“類發展困境”。

【參考文獻】

[1]陳至立.堅持教育創新 不斷開拓教育改革與發展新局面[N].中國教育報,2006-01-05.

[2]教育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楊泉明.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研究[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職業技術教育總體性和諧發展
《資本積累論》中的總體性方法探究
黃立新、賈強飛、肖天為 、馮瀚平作品
世界文學理論史建構的新突破
慢生活:快節奏時代的減壓良方
軍用建筑機械維修人才培養實踐與探索
“總體性治理”與國家“訪”務——以信訪制度變遷為中心的考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