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中期吐蕃侵占隴右及其后收復經過

2019-04-22 12:34潘守正
天水師范學院學報 2019年1期
關鍵詞:秦州吐蕃

潘守正

(甘肅省方志學會,甘肅 天水 741020)

唐代中期“安史之亂”爆發后,西部新興的奴隸主政權——吐蕃趁邊防空虛,侵占隴右廣大地區。面對強悍的吐蕃,國勢轉衰的唐王朝任其長時期占據。終唐一代,除秦州屬吐蕃屯兵主動歸附和清水縣及成、武(階)兩州部分地方有所收復外,其余廣大地區直到北宋時才陸續回歸中原王朝。期間從765年吐蕃兵大舉東出攻略今青海東北諸防屯軍起,至1109年最后收復廊州西部止,歷時長達353年,創歷史上周鄰部族占領內地時間之最,也成為隴右地區不堪回首又值得記述的一段歷史。

一、吐蕃興起與唐代前期雙方關系

吐蕃為公元7~9世紀在今西藏等地所建政權名稱。其來由有兩說:一說源自西羌。西羌散處析支(今青海東南河曲之地)以西,有發羌唐旄等部,在鶻提勃悉野率領下崛起,兼并周鄰各部,后漸強大;另一說為十六國時鮮卑人所建南涼國禿發氏后代。南涼主禿發利鹿孤(399~402年在位)有子樊尼,在南涼為西秦所滅后,率余眾附北涼。不久,北涼又為北魏所滅,樊尼遂率眾南奔,于羌中建國,開地千里,以“禿發”為國名,后漸訛為“吐蕃”,子孫繁昌,土域漸廣。[1]卷216《吐蕃列傳》

唐貞觀四年(630年),居住在今西藏南部的雅隆部落首領囊日論(倫)贊在內部爭權中被殺,其子松贊干布(《唐書》中稱棄宗弄贊)繼位。史稱松贊干布“慷慨才雄”。[1]在平息部落內亂后,又率部陸續武力征服周鄰的蘇毗、羊同等部,3年后定都邏些(又稱邏娑,即今拉薩),筑宮室,定法律,確立以贊普(即國王)為中心的奴隸制統治,形成統一的吐蕃王朝。

吐蕃政權初成立,即向外尤其是唐王朝炫耀武力,采用了又打又拉的策略。貞觀八年(634年),松贊干布首次遣使到長安向唐廷朝貢,太宗李世民作為回報,遣行人馮德遐為使往邏些臨撫。松贊干布從唐使口中得知突厥和吐谷渾可汗皆娶唐公主,遂又遣使往長安,向唐求娶公主,李世民當時未予表態。吐蕃使回歸后,稱求婚不成是由于當時吐谷渾亦在朝貢,是其從中離間造成。從此,松贊干布便遷怒于吐谷渾。貞觀十二年(638年),松贊干布率羊同等部落進攻吐谷渾。吐谷渾抵拒不住,敗退至青海湖以北,大片土地連同牲畜皆為吐蕃所獲。接著,松贊干布又采用武力逼婚辦法,一面遣軍20萬屯松州(今四川松潘)西境,一面遣使攜金帛往長安迎娶公主。旋未及李世民答應,即令大軍進攻松州,打敗松州都督韓威,致邊境大擾。李世民怒派吏部尚書侯君集督步兵5萬迎擊,敗其于松州城下,斬首千余級。松贊干布懼,引退兵,并遣使謝罪,仍堅持請婚。李世民為息兵戈,答應聯姻。十四年(640年),松贊干布遣其相祿東贊攜禮往長安議親,李世民許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往嫁。十五年(641年)李世民以禮部尚書、江夏王李道宗送文成公主往吐蕃,與松贊干布成親。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新繼立為帝的唐高宗李治封松贊干布為駙馬都尉。西??ね?。時因太宗卒,吐蕃國中已有輕唐之意。

唐永微元年(650年)松贊干布卒,其孫芒松芒贊繼位,因年幼,國事皆決于祿東贊。龍朔三年(663年),吐蕃擊敗吐谷渾。吐谷渾諾曷缽可汗與弘化公主(唐嫁和親公主)棄國走涼州,地盡為吐蕃據,從而使今青海省除西寧及以東仍屬唐外,余盡為吐蕃所有,并以祿東贊統兵屯守。同年祿東贊遣使往長安,為芒松芒贊請婚。李治因滅吐谷渾之故,不許,并以書責之。咸亨元年(670年),因吐蕃攻取西域諸州,南疆盡屬吐蕃,為防其東侵,唐以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邏些道行軍大總管,率軍10余萬討伐吐蕃,欲復吐谷渾故地,結果在大非川(在今青海湖以南)被吐蕃相論欽陵(祿東贊子)所率40萬兵擊敗,死傷略盡,薛仁貴為此被免死除名。上元三年(676三年)閏三月,屯駐今青海湖以南的吐蕃兵大舉東出,寇鄯(治今青海樂都)、廓(治今青海貴德縣東)、河三州(治今四川九寨溝縣),擒鎮將。同年十二月,李治下詔討伐吐蕃。次年雙方在鄯州境交戰,互有勝敗。時文成公主尚在世,雙方戰端已開多年。永隆元年(680年),吐蕃兵3萬寇河源(今青海北),被左武衛將軍黑齒常之擊敗,旋以黑齒常之為河源軍經略大使,開屯鎮守,戰守遂有備,吐蕃一時不敢進。

武則天執政后,屢遣軍討伐駐屯青海湖一帶的吐蕃兵,或勝或敗。證圣元年(695年)七月,吐蕃兵攻洮州(治今臨潭縣)。武則天以王孝杰為肅邊道行軍大總管討伐,次年雙方戰于素羅汗山(今臨潭境),結果唐軍敗,王孝杰被貶為庶人。久視元年(700年),吐蕃兵寇涼州(今甘肅武威),被隴右駐軍大使唐休璟督軍擊敗。長安二年(702年)吐蕃贊普器弩悉弄欲復當年初松贊干布之轍,以武力逼唐再嫁公主,親率萬余人攻悉州(在今四川黑水東,一說攻茂州,鄰近悉州),都督陳大慈與其四戰,皆破之。次年,器弩悉弄遣使獻馬千匹、金二千以求婚。武則天許之。旋因器弩悉弄卒于南部平叛之戰,七歲的兒子棄隸縮贊繼位,因其尚幼,聯姻暫時中止。此后吐蕃勢轉衰,數年邊境無戰爭。至景龍四年(710年),為履行先前承諾,且圖邊境無戰事,中宗李顯以養女金城公主往嫁棄隸縮贊(松贊干布玄孫,時13歲)。

但這些和親幾乎未對邊境安寧起到作用。就在金城公主出嫁后第四年,即唐開元二年(714年)秋,吐蕃將坌達延(或蚠達焉)、乞力徐率眾10余萬攻洮州(今臨潭),并分兵掠蘭州和渭源(今甘肅渭源縣,時屬渭州),掠取牧馬。玄宗李隆基令左羽林將軍薛訥為隴右防御使、右驍衛將軍郭知運為副使先行往河、隴募兵,以拒吐蕃。十月,吐蕃兵復寇至渭源。李隆基怒,下詔準備親征。旋薛訥率軍與吐蕃戰于武街(在今臨洮境,即渭源西),擊敗吐蕃兵。接著,隴右群牧使王晙選勇士七百,著吐蕃兵服在武街西20里襲擊坌達延大營。番兵以為唐大軍至,自相殘殺,死者萬計。旋王晙與薛訥合軍,與吐蕃兵戰于長城堡(在今臨洮縣),再獲全勝。吐蕃兵前后被殺數萬,所掠牲畜被截回。吐蕃既敗,李隆基遂止親征,令設隴右節度大使,[1]統鄯、廓、蘭、河、臨、洮、岷、疊、宕、渭、秦、武等12州軍事,防御吐蕃,并以郭知運為節度大使。開元四年(716年),吐蕃又攻松州,結果失敗,遂于七月遣使赴唐請和。開元五年(717年),郭知運遣軍主動出擊,收復河曲(在廓州以西,今青海共和縣南),是為吐蕃北進攻滅吐吐谷渾后唐軍第一次主動出擊并收復失地。此后20多年,吐蕃兵再不敢窺伺隴右。

唐開元十四年至十七年(726~729年),吐蕃兵多次轉攻河西甘州(今甘肅張掖)、瓜州(治今甘肅瓜州縣)等地,均為唐守軍擊敗。于是,吐蕃又遣使求和,李隆基允許修好。接著,相互使節來往,并在甘松(今四川松潘)開互市,再進入和平相處階段。至開元后期,吐蕃兵又屢次侵擾唐境,掠奪財物、牲畜。開元二十八年(740年)金城公主卒。吐蕃遣使通報并請和。李隆基因吐蕃屢犯邊,不許。二十九年(741年),吐蕃兵40萬進侵承鳳堡,至河源軍,再入安人軍(或稱安仁軍,在鄯州西,即今青海湟源縣境),結果被擊退。時唐王朝重視西北邊防,設隴右、河西兩節度使分防吐蕃。其中隴右節度使于邊境置有河源、安人、白水、振武、威戎、漠門、寧塞、積石、鎮西等10軍,綏和、合川、平夷3守捉使,總兵7.5萬,分屯鄯、廓、洮、河4州境。天寶六載(747年),以猛將哥舒翰(突厥人)為隴右節度使,在九曲(今甘肅祿曲)、石堡城(在鄯州西)屢敗吐蕃兵。一時,隴右防御甚固,吐蕃兵不敢窺視。

二、吐蕃侵占隴右

唐天寶十四載(755年),安祿山擁兵叛唐,京師長安危急。李隆基詔令天下兵馬勤王平叛,隴右部分守軍東調。吐蕃見此機會,即興兵東進,欲取隴右。

唐至德元(756年),吐蕃兵大舉出擊,攻掠隴右節度使所統諸軍、城,連陷威戎、定戎、宣威、神威(以上均在鄯州境西,即今青海西寧市以西、以北)、制勝、金天(在廓州以西,今青海共和縣南)、天成(在河州境西,即今積石山)等軍和石堡、百谷、雕窠3城(均在今青海貴德-遁化一帶)。時安祿山叛軍已攻入關中,李隆基避往四川,太子李享繼位于靈武(在今寧夏)。二載(757年)二月,李亨抵鳳翔前線,督軍平叛,再次下令調隴右、河西以至西域軍會攻京城長安。吐蕃兵見唐軍悉數東調,防衛空虛,即于同年十月占領鄯州(時稱西平郡,治今青海樂都)。上元元年(760年),再占廓州。至此,今青海境全為吐蕃占據。

唐寶應元年(762年),吐蕃兵大舉東出,陷臨洮(即洮州,治今甘肅臨潭縣),取渭(治今隴右縣)、秦(治今天水市秦州區)、成(治今甘肅西和縣)等州直至隴坻,所至均如進入無人之境。廣德元年(763年),河(治今甘肅臨夏)、蘭(治今蘭州市)等隴右諸州以及河西皆陷于吐蕃。[2]卷11《代宗本記》同年七月,吐蕃兵會氐、羌、黨項、吐谷渾計眾20萬又入大震關(在隴坻),襲隴州(今陜西隴縣);十月,襲涇州(治今甘肅涇川)、邠州(今陜西彬縣),直攻入長安,肅宗李亨東走陜州(今河南三門峽市),吐蕃兵遍掠京城財物后又返回隴右。至此,“西北數十州相繼淪汲,自鳳翔以西、邠州以北,皆為左祍矣”。[3]卷223《唐紀》39

吐蕃占據隴山以西整個唐土并屢攻涇州、邠州、靈州(今寧夏靈武)不克后,向唐廷提出和議。衰落至極的唐王室此時再不顧眷已被吐蕃占領的廣大地區,只求吐蕃不要再占去更多領土,尤其保住京都所在的關中地區,便答應和議。建中四年(783年),唐鳳翔兼隴右節度使張鎰與吐蕃宰相尚結贊會盟于清水(今甘肅清水縣),劃分疆界,確定以隴州西與秦州清水縣界的隴山為界,向北延至原州(今寧夏固原),再迤北至靈州南;向南延至成州同谷縣(今成縣)西,再迤南至今甘、陜、川交界。至此,隴右之地除屬鳳州(治今陜西鳳縣)的河池(今徽縣)、兩當(今兩當縣)和成州、武州(治今武都)部分地方仍屬唐外,其余均屬吐蕃??傆嬚既ヌ仆良s80萬平方公里(不計今青海省中部、西部、南部756年以前已由吐蕃占據的地方),使吐蕃疆域擴及今甘肅省隴山以西全部地區(只隴山以東慶陽和平涼一部以及兩當、徽縣、成縣等地未被占領),寧夏靈武以南,青海全部、新疆大部(不計烏魯木齊-哈密一線以北地區)和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東部(即理縣、黑水、松潘一帶)。

三、隴右收復過程

圖1 唐番清水會盟劃定界域

在短短數年中大片領土被吐蕃占領后,唐王朝不時有憂國之士提議恢復,但自“安史之亂”被平息后,地方勢力坐大,國力日衰,只能望而興嘆。大中年間秦、原、安樂3州的收復,主要還是緣于吐蕃守兵的厭戰而主動歸附。而其后,已收復諸州還經歷了反復(原州、安樂州和秦州北部又被吐蕃占據)。直至北宋,隴右諸州才逐漸得以收復。從唐大中二年(848年)崔珙收復清水開始,至北宋大觀三年(1109年)溪哥城降宋為止,期間延續261年,可謂是放棄容易收復難。

具體收復過程如下:

收復秦州等州。唐會昌二年(842年),吐蕃達摩贊普卒,因無子,其妃琳氏立兄尚廷力之子,3歲的乞離胡為贊普,自己把持政權,由此引起國內動亂。洛門川(今甘肅武山縣洛門鎮)討擊使論恐熱起兵討伐琳氏,內戰多年不能息,吐蕃政權迅速轉衰。大中二年(848年)十二月,唐鳳翔節度使崔珙奏請收復隴右,旋遣軍先克復清水。其時,由于論恐熱所部被吐蕃相、鄯州節度使尚婢婢擊敗,秦州等地吐蕃守兵多有厭戰意,適論恐熱又“揚言將請唐軍50萬共定其亂,保渭州,求冊為贊普,奉表歸唐”。[1]于是,秦州、原州(治今寧夏固原)、安樂(在今寧夏中寧至同心縣一帶)3州和石門、驛藏、制勝、石峽、木靖、木峽、六盤7關(多在原州境內,即寧夏南部)守兵標示愿意歸唐。三年(842年)二月,宣宗李忱遂命太仆卿陸耽為宣諭使,詔涇原、靈武、鳳翔、邠寧、振武節度使分別出兵接應。七月各節度使分別接收3州7關,其中秦州為鳳翔節度使李玭接收,原州和諸關為涇原節度使康季榮接收。八月,李忱又下詔“募百姓墾辟三州、七關上田,五年不租稅。自今京城罪人應配流者皆配十處”。[3]卷248《唐紀》64于是,秦、原、安樂3州在被吐蕃占據87年后,成為首批回歸唐的地方。收復后,于“故地置官守,”[1]卷40《地理志》即恢復舊有建置。秦州仍統上邽、成紀、隴城、清水、伏羌5縣,州治因戰亂破壞,由上邽遷成紀(今秦安縣中部葉堡川)。咸通十三年(872年)復置長道縣,劃隸秦州。安樂州則于同年改稱威州。

收復山南諸地。唐大中三年(849年)秦州等3州收復后,朝廷詔令“其山南、劍南邊境有設藩州縣,亦令量力收復”。[3]山南即秦嶺以南。寶應初吐蕃東下時,成(治今西和縣南)、武(治今武都)2州部分地方為吐蕃占領。其后劃界中,成州唯同谷縣(治今成縣)屬唐。唐一度置行成州于同谷;武川亦為吐蕃據,唐曾設行州于州東。大中四年 (850 年),唐收復成州,[4]卷492《外國八·吐蕃》咸通(860~874年)中又復武州。[1]是為繼秦州等3州后又收復的2州。咸通五年(864年),唐設天雄軍節度使,同秦、成、武(唐末景福初改名階州)3州軍政。與此同時,劍南還收復維州(在今四川理縣)和扶州(今四川北九寨溝一帶)。

河、渭等州回歸的反復。由于實力所限,大中年間對秦州以西隴右諸州朝廷未作收復打算。大中五年(851年),河西沙州(治今敦煌)人張義潮率當地漢民起義,驅逐吐蕃守兵,不久漸據河西以及隴右蘭、河、鄯、廓等11州,奉表歸唐。唐以張義潮為十一州觀察使、歸義軍節度使,使統諸州。然不久因唐廷未給以實際支援,甘、涼等州為回鶻所據,張義潮僅固守沙、瓜2州,隴右蘭、河等州“唯名存有司而已”,[1]其地仍為吐蕃占據。大中十一年(857年),吐蕃部落首領尚延心以河、渭2州地歸唐,唐廷任命為武衛將軍。唐秦成防御使李承勛恐尚歸唐危及自己已得地位,使尚延心遠居鳳林關(在河州境,即今臨夏境),并奏請改授為類似番官的“河渭都游奕使”。[3]卷249《唐紀》65尚延心的急切歸唐之心為李承勛所阻,遂漸生冷淡,終致各部離心,乃獨成部落分據河、渭2州地,使其地失去收復并正式歸入唐版圖機會。此后,秦州以西10州地直至北宋初仍由吐蕃部落占據。

吐蕃部落再次攻略秦、原等地。大中三年(849年)原州收復后,將原設于涇州之臨涇(今甘肅鎮原縣)的行原州歸治平高(今寧夏固原)。大中五年(851年),于原州北蕭關新設武州。原州南部一直未被吐蕃占據的平涼縣(今甘肅平涼市)則早在元和四年(809年)設為行渭州(原渭州治今隴西縣,轄定西等地)。吐蕃邏些王朝歷琳氏干政,終致滅亡后,居住在隴右的吐蕃部落各自為政,其中強者又蠶食唐土。唐廣明元年(880年),居于舊會州(治今甘肅靖遠)、渭州(治今隴西縣)一帶的吐蕃部落攻陷行渭州(治平涼),旋又陸續攻占原州(治平高)、武州(治蕭關)、威州(即原安樂州),據其地。[1]卷37《關內道》中和四年(884年),唐收復行渭州,但其余諸州則未能收復,致大中三年所復原、安樂2州復為吐蕃占據。唐王朝不得不又于臨涇置行原州,于潘原(在平涼東)置行武州,于涼州鎮設行威州。

吐蕃當時是否攻略秦州,史籍不載。但從五代后唐時秦州只統成紀、清水、長道3縣而不載上邽、伏羌、隴城和原上邽縣地由軍鎮分別統轄[5]卷150《郡縣志》推知,大約在廣明元年(880年)或稍后,吐蕃對秦州亦發動了進攻,以致位于州北的隴城縣和州西的伏羌縣又為吐蕃部落占據。為加強防御,避免吐蕃的進一步深入,上邽縣駐屯重兵防衛,由鎮將長期分屯,以致其縣撤銷,其事從《新五代·職方考》所載“秦州天水、隴城,唐末廢”中亦可得到佐證。由此可見,大中三年收回的秦州,亦因吐蕃的復侵,部分地方再次丟失。

圖2 唐宋間隴右被吐蕃占據諸州最后收復(或設建屬)年份

北宋初朝廷的消極退讓。史載五代時,吐蕃已微弱,“族種分散,大者數千家,小者百十家,無復統一”;“各有首領,內屬者謂之熟戶,余謂之生戶”。[4]卷492《吐蕃傳》至北宋初,吐蕃部落主要分布在秦州以北、以西的廣大地域內。勢弱、有求時附于宋;勢強、無求時據寨自立,甚至與宋軍民對抗。接鄰宋境,其生活習慣接近漢民,過著定居生活且附宋者,時稱“熟戶”,由宋委以官職,稱羈糜之地;大部地方以牧或牧獵為業,且性喜掠奪者稱“生戶”。宋建隆三年(962年),居住原伏羌縣(今甘谷縣)境的吐蕃部落首領尚波千(或稱尚波于、尚巴約),以宋設在夕陽鎮(今天水市麥積區新陽鎮)以西的采造務侵犯其利益為由,率部族千余人攻采造務。知秦州高防令守軍出戰,將其擊敗,并俘獲47人。太祖趙匡胤聞訊,因其時取得政權不久,不愿西北有事,亦無意收復西部疆土,遂以樞密使吳廷(延)祚為雄武節度使,知秦州,讓其釋放被俘者,撤銷采造務。尚波千感悅,獻伏羌地歸宋。是伏羌地即今甘谷縣東南地,旋設為伏羌寨,由宋軍屯守。

之后,宋廷一再告誡邊界軍民不得妄動。但吐蕃部落中一些強悍者把宋廷的忍讓當做軟弱可欺,不時騷擾邊界,而秦州首當其沖。從開寶八年(975年)至太平興國三年(978年)間,吐蕃部落連續攻略秦州腹地三陽寨等地,迫使宋在秦州境內防線南移,秦州治連同成紀縣治亦南遷舊上邽城(今秦州區市區),今秦安大部、張家川一部原秦州轄域盡棄于吐蕃。舊伏羌縣東部地,按雙方約定,渭河南屬宋,河北屬吐蕃。淳化四年(993年),溫仲舒出知秦州,將今甘谷西部與武山交界一帶渭南吐蕃居民悉令移居渭河北,并立堡寨以限。太宗趙光義恐生邊患,令將溫調離,又派參政事寇準往秦州安撫。

咸平至大中年間的收復。宋咸平年間(998~1003年),黨項羌人李繼率部叛宋,攻陷宋屬靈州(今寧夏靈武),并由此向西、向南攻略,促使居于隴右北部的吐蕃部落進一步分化。已接受漢民生活習慣的熟戶,紛紛要求內附。咸平六年(1003年),原、渭(治今平涼之渭州)2州吐蕃32族內附,隴山西麓今靜寧東和寧夏隆德一帶的延家族首領禿逋等部亦內附。此前至道三年(997年),宋于新附舊原州治高平(今固原)置鎮戎軍戍守,至景德元年(1004年),先前叛去的吐蕃部落復至鎮戎軍歸附。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知渭州曹瑋督籠竿城(在今寧夏隆德縣),后又筑得勝寨(在今寧夏西吉縣)。至此,隴山北段(今六盤山)一帶俱隸屬宋。

與此同時,宋邊臣在朝中主張收復失地的大臣支持下,也主動出擊,攻略吐蕃所據之地。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騏驥使張佶出知秦州后,率部驅走今武山東南部吐蕃部落,先后興建四門寨(在今四門鎮)和大落門(今洛門鎮)。八年(1015年),吐蕃贊普后裔唃廝啰聚眾數十萬在宗哥城(或稱宋噶爾,在今青海西寧市東南)復立吐蕃政權。朝廷見其勢大,遂以曹瑋為涇原儀渭鎮戎緣邊安撫使兼知秦州,主持隴右防務。九年(1016年),居住伏羌北部的吐蕃部落頭領廝雞波與宗哥部首領李磨論聯絡,欲起事反宋。曹瑋得知后,即率部圍剿,廝雞波大敗西走。曹瑋令毀室帳,進占其地。接著,唃廝啰派馬波叱臘(臈)、魚角蟬率蘭、河、洮等地吐蕃部落數萬之眾至伏羌,聲言將在數日內攻取秦州,在秦州大會諸將。曹瑋與鈐轄高繼忠、都監王懷信等率宋軍設伏于三都谷(一說二都谷),及吐蕃兵至,大舉出擊。吐蕃兵大敗,戰死、被殺千余人,損失牛馬雜畜、器仗3萬多。馬波叱臘不甘失敗,立營野吳谷,伺機再戰。曹瑋選數百精壯突入其營,毀其營地。從此,唃廝啰再不敢東侵。接著,曹瑋又擊敗居住秦州西部永寧寨(今甘谷西)附近的隴波、他斯麻兩部族。天禧元年(1017年),曹瑋再討平居住在伏羌一帶的鬼留家族。天禧二至三年(1018~1019年),曹瑋征募役丁,筑安遠寨(今甘谷定遠鎮)寧遠寨(今武山縣城)以及靜邊寨(在今靜寧縣東),使宋直接控制地區擴至今甘谷縣大部、武山縣中東部及靜寧縣境。

收復慶歷至皇祐年間失地。由于西夏勢力南侵,不時有吐蕃族人西遷,未遷者益感孤立。慶歷三年(1043年),居住水洛城(今莊浪縣城)吐蕃生戶頭領元寧(或為亢寧)受靜邊寨主劉滬詔撫,以城歸宋。同年,宋在籠竿城置德順軍,轄今靜寧、莊浪和寧夏隆德、西吉縣地。五年(1045年),又置隴城寨(在今秦安隴城鎮),標志著秦安東北部歸屬于宋,使隴山西麓宋域南北連成一片?;实v(1049~1054年)中,因吐蕃族內附,陜西轉運副使、權知秦州范祥募民筑啞兒峽寨(今武山縣西鄰隴西界),接著又筑古渭寨(今隴西縣城)。其后由于吐蕃部族大部西遷,又于治平四年(1067年)置雞川寨(在今通渭縣東),熙寧元年(1068年)置甘谷城(又稱篳篥城,在今甘谷縣北部與通渭交界處)。熙寧五年(1072年),宋以古渭寨置通遠軍。至此,今秦安、通渭、隴西全境均歸屬于宋。唐寶應以前的秦州至此亦全歸隸宋統。宋在隴右已置有秦、成、階3州和通遠、德順、鎮戎3個軍,計6個州級建置(設治平涼的渭州則不屬隴右)。

熙寧年間收復隴右西部。由于西夏加緊向南擴張,使隴右形勢更為復雜。熙寧元年(1068年),進士王韶在隴右一帶實地考察后,向朝廷上《平戎策》,認為要擊敗西夏,必先收復河湟,即隴右西部。四年(1071年),朝廷在王安石力主下,納王韶策,設洮河安撫司,由王韶主持收復河湟事。其時今渭河源頭一帶的吐蕃部落以青唐部最強,大首領俞龍珂號稱有12萬部族,西夏欲拉攏其共同反宋。王韶至邊地后,親率數騎往見俞龍珂,曉以利害,勸其歸附。不久,俞龍珂歸宋。五年(1072年)秋,王韶派軍擊敗吐蕃部族頭領蒙羅角等,筑渭源堡(在今渭源縣城)。居住河川吐蕃頭領木征(《續資治通鑒》中稱瑪爾戩)欲東渡洮水阻擊宋軍,被王韶親率宋軍擊敗,其部2萬余眾降宋,遂于武勝(今臨洮縣)筑城。不久,朝命于其地置熙州,并設熙河路,以王韶為經略安撫使。六年(1073年)春,王韶收復河州,俘木征。至秋,又率軍南下,進討宕州(治今宕昌縣),所至吐蕃部落皆降。九月,再進軍岷州(治今岷縣縣城),吐蕃首領木令征(《續資治通鑒》中稱摩琳沁)亦不戰而降。居住疊(治今迭部縣)、洮(治今臨潭縣)2州部落聞訊,皆遣人向王韶歸順。是次南征,王韶率眾行軍54日,轉戰1800里,得洮、岷、宕、疊4州。神宗趙頊聞訊,甚為驚異,加王韶左諫議大夫,賜端明殿學士。不久,疊州并入洮州,宕州并入岷州,熙、河、洮、岷4州和通遠軍(宗寧三年即1104年改為鞏州)共上隸熙河路。隴右西南部始歸于宋。

北宋后期收復隴右西北部。宋元豐四年(1081年),朝令西北五路出兵伐西夏。九月,熙河路經制使李憲督軍敗西夏兵,收復蘭州城。蘭州本為吐蕃部族占據,景祐三年(1036年)始易于西夏。宋軍攻取蘭州后,筑城置官守,并將熙河路改稱熙河蘭會路,轄及蘭州。元符二年(1099年),宋始置會州(治今靖遠縣),又在會州東置西安州(治今寧夏海源),各置城設戍軍屯守,以備西夏。至此,隴右西北部回歸于宋。同年,洮西安撫使王贍出兵攻青唐、邈川,即蘭州以西的原鄯、廓2州地,吐蕃部落頭領隴拶(唃廝啰裔曾孫)歸宋。宋旋將原鄯州地分為鄯州(治今青海西寧市)和湟州(治今青海樂都),原廓州地仍為廓州。后因其地吐蕃族人不愿歸附,群起反宋,致3州一度放棄。崇寧二年(1103年)宋以知河州、權熙河蘭會路經略司事王厚和監軍使童貫督軍10萬平叛,大敗據守湟州的吐蕃族人,收復湟州(后改樂州。其北部于政和六年析為震武軍)。三年(1104年),王厚、童貫于隴右都護高永年等督軍向鄯、廓進兵,吐蕃部落屢敗,余者投降,遂再復2州,旋鄯州改稱西寧州。大觀三年(1109年)居住廓州以西的藏征撲哥以溪哥城(在今青海貴德西)降宋,宋將其地設為積石軍。至此,隴右西北部今青海湖以東地始最后收復并將原2州析設為3州、2軍。

四、總 結

吐蕃作為一個在短期內迅速崛起的西部邊地民族,占據隴右大部地方長達數百年,可謂歷史長河中的異?,F象,而中原王朝歷經三代又遲遲不能完整收復其失地,更為歷史奇特之事。

唐玄宗李隆基晚年奢侈腐敗,利令智昏,納兒媳楊氏為貴妃,任用奸佞楊國忠,寵幸胡人安祿山,結果安祿山叛變引發國內動亂,京都不守,最后不得不將防御吐蕃的主要兵力東調勤王,使吐蕃趁勢東進。尚沒有安祿山之亂,就沒有隴右守軍東調,也就不會有吐蕃東侵。故追根溯源,還是李隆基的昏聵引發了隴右大片國土的喪失。

對歷史上唐與吐蕃的關系,現今人們多側重于記述文成公主嫁與松贊干布促進雙方友好關系的一面,而對吐蕃長時期占據隴右大片領土的史實較少述及。其實,唐公主兩次下嫁吐蕃,都是吐蕃采用了胡蘿卜加大棒的手段,通過武力威脅迫使唐王室答應和親的,本身就帶有很大的勉強成分,貞觀十二年(638年)松贊干布為娶唐公主,一面遣使請婚,一面又派軍20萬圍攻松州,進行武力威脅。其后李世民雖然是在將圍攻松州的吐蕃軍擊退后答應和親的,但吐蕃的武力威脅動機顯而易見。貞觀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赴吐蕃,至咸亨元年(670年)吐蕃即攻取時屬于唐的西域,迫使唐廷撤銷設在西域4鎮。接著,雙方戰事再起,可知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只換來了不到30年的和平。其后武則天于長安三年(714年)的再次許婚,亦是在吐蕃進攻不勝煩擾的情況下答應的,至景龍四年(710年)金城公主往吐蕃聯姻后,只換來了4年的平安。兩次下嫁公主,只維持34年平安。在唐與吐蕃交往的270多年(634~907年)中,只占其中較短一段時間,故對唐與吐蕃的和親,應給以實事求是的評價。

吐蕃的長期占領,對隴右經濟、社會各方面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其破壞是嚴重的。首先表現為人口的大規模流動和遷徒。由于不愿受吐蕃奴隸主的統治,大批漢民在吐蕃占據后紛紛外遷。與此同時,由于吐蕃部族頭領貪戀隴右的富庶和地理條件的優越,將大批吐蕃部落遷入新占土地,使其地由過去的以農耕為主又反倒退為畜牧為主。未遷出漢民則淪為奴隸,受吐蕃頭人壓迫。當時遷出多少漢民,史無詳載,但從史籍中唐、宋時人口統計估計,至少在百萬以上,即原有漢民中相當一部分遷往關中、中原和江漢地區。而遷入的吐蕃人口,約數十萬人。據《宋史·地理志》,治平年間(1064~1067年),僅秦鳳路當時依附于宋的吐蕃“熟戶”就有13寨,41194名壯?。ㄊ贩Q“強人”),7991匹壯馬。[4]卷191《兵志》時秦鳳路所統,僅秦、成、階、鳳、隴5州,向西只及今隴西縣城,北至靜寧、莊浪,故所載吐蕃戶口,主要指今天水市轄域。而環慶、涇原兩路(轄域在今平涼、慶陽和寧夏南部)吐蕃壯丁合計還多于秦鳳路。[4]卷191《兵志》而秦鳳路以西原河、蘭、洮、岷、鄯、廓等地,吐蕃族人更多。這些吐蕃人,特別是其中被稱為“熟戶”者,后來大都留居隴右,與當地漢民同化。明代秦州直轄地區今三陽川一帶,有以漢四、漢六、漢二十、番八、番九、番十命名的里級建置,有人認為是宋、金分治秦州的遺跡,但秦州北鄉南宋時俱陷于金,沒有宋金分治的可能,故應是吐蕃部落留存的孑遺。北宋后期,因西夏進逼,絕大部分吐蕃“生戶”向西遷走,以致秦州以西原唐屬諸州人口急劇減少?!顿Y治通鑒》唐大中十一年(857年)紀事中,引吐蕃部落頭領尚延心的話,稱“河、渭二州,土曠人稀,因以績疫……二千里間,寂無人煙”。其說或因尚延心欲歸唐有夸大之處,但亦說明隴右當時衰敗之狀?!独m資治通鑒》熙寧元年(1068年)紀事中,有大甘谷口寨(今甘谷縣北部與通渭交界),稱其地“生戶為驚祚劫而西徙,有空地百里”,可證當時因吐蕃生戶西遷,許多地方成為荒無人煙地區。又據《宋史·地理志》,北宋后期隴右西北部收復后,因吐蕃部族遷走;蘭州僅有居民395戶、981人,河州僅有1061戶、3895人,而據《新唐書·地理志》唐代中期未陷時,蘭州2889戶、14226人,河州5782戶、36086人。位處蘭州以西的鄯、廓2州,唐代中期各有2萬余居民,但北宋末收復后,由于吐蕃族人遷走,《宋史》中無人可統計,或說明剛收復后屬空曠無人區。

隴右自漢以后,世稱富庶地區。就在吐蕃占據前的天寶年間,《資治通鑒》紀事言:“天下稱富庶者,無如隴右?!保ㄒ娞鞂毷d紀事)。但吐蕃部落進駐后,以奪取漢民財產、財富為目的,進行政治壓迫,強逼居民改變其習俗,使漢民長時間遭受其剝削,生活窮困。吐蕃最后向西撤退時,又攜所掠財物西去,留給隴右這塊地方的,是一片破敗荒廢的斷垣殘壁。秦州治上邽城,罹難最深,以至收復后不得不將秦州治向北遷往成紀縣(治今秦安葉堡)。

吐蕃對隴右的占領,是突襲式的。除鄯、廓2州稍早外,其余10余州是在寶應元年(762年)至廣德元年(763年)的1年多時間內完成占領的。但其收復,歷經260多年。由于長時期內不能收復,而陸續被收復的地方,面對吐蕃、西夏與宋三方對峙的形勢,又得不到很好治理,故至北宋末隴右大部地方仍處于非常落后狀態,過去那種“閭閻相望,桑麻翳野”(《資治通鑒》天寶十二載紀事語)的繁盛之狀已經不再。隴中植被的破壞,應與吐蕃部落的畜牧墾殖有關。如今隴右地區遠遠落后于東、中部地區而變成貧困地區,盡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吐蕃的占領無疑是最早起因。

猜你喜歡
秦州吐蕃
明代秦州衛考略
吐蕃王權研究海外學術史鉤沉①
地方志的繼承與創新論議*
——以清代與民國“秦州志”編纂為例
中國畫《杜甫秦州雜詩-七》
唐德宗時期唐蕃關系探析
吐蕃金銀器知見錄
包裝設計創意在流通領域的品牌溢出效應分析
——評《產品包裝設計( 第2 版)》
杜甫秦州詠物詩
秦州是姜堰高新區 “四通八助”奏響企業發展最強音
西夏及其周邊吐蕃語地名考釋舉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