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戲在智障兒童康復訓練中的應用

2019-04-22 10:30邵宇
新課程·小學 2019年2期
關鍵詞:特殊兒童寓教于樂低齡

摘 要:游戲是兒童喜愛的活動,對于智力障礙兒童也不例外,特別是低齡段的智障學生。游戲教學,可營造愉悅的氛圍,使特殊兒童在自然而愉悅的狀態下學習,有益于開發他們的智力,挖掘他們的潛能,有效補償他們的身心缺陷。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精細設計游戲,把游戲與教學有機結合,引導智力障礙兒童快樂學習,快樂游戲。

關鍵詞:游戲;低齡;特殊兒童;寓教于樂

一、有助于激發智力障礙兒童的學習興趣

我校的培智康復教學課程剛剛開展,全國范圍內也沒有統一的教材,再加上教學條件有限,我們的教法單一,課堂氣氛沉悶。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我們只有自己想辦法。于是,我嘗試在課堂上根據智障兒童的心理特點,編排一些適合他們的教學游戲,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充分調動智障兒童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主動融入學習情境之中。

培智康復的教學活動,應該建立在智障兒童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基礎上,要貼近智障學生的生活世界,關注智障學生的生活經驗,把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與社會生活結合在一起,從而讓智障學生在生活中感知并在生活情境中學到知識。例如,在教學“數字1-5各數的理解”時,我設計了一個游戲。我知道我們班孩子喜歡看動畫片(熊出沒),于是我就利用孩子所熟悉的動畫人物“熊大”“熊二”“光頭強”等設計了“光頭強開水果超市”的游戲。我還自制了一些人物頭飾,可以增加游戲的真實性。在游戲中老師假扮“光頭強”對學生說:“你要買什么水果???要幾個?”學生扮演“熊大”“熊二”等人物去超市買東西。教師先和一個學生示范一次,然后讓學生小組之間互相做這個游戲。游戲開始時,孩子們都積極踴躍地參加到游戲教學中。在買東西的對話中,可以訓練他們與他人溝通的能力,并在買東西的情境中理解具體數字所代表的物體數量。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既學到了知識,又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

二、有助于智障兒童更好地掌握知識

低齡段的智障兒童的心理特點是好奇、好動、好勝、好強,但同時他們也渴望學到新的知識。他們極易被感興趣的、新穎的內容所吸引,但他們年紀比較小,注意力易分散,單憑興趣去認識事物,感興趣的就愿意去做,不感興趣的就心不在焉,無意注意多于有意注意。而游戲正可以順應兒童的這一特點,讓孩子們在歡樂的游戲中變無意注意為有意注意,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知識。

智障兒童大多有多動、坐不住的行為特征,想讓他們在一節40多分鐘的課堂坐住,并且認真聽課,是很困難的一件事。于是在教學中教師要設計合理的游戲活動,動靜結合,調動智障兒童的積極性,使他們在輕松愉快中獲得應有的知識和技能。例如,在認識身體部位時,如果是單純地坐在座位上學習,孩子們的注意力很難長時間地集中到學習上,于是我設計了“拉個圓圈走走”的游戲。游戲規則和要求:學生和老師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由老師帶領學生唱歌“拉個圓圈走走,拉個圓圈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看誰最先摸摸頭/拍拍手/踢踢腿/彎彎腰/扭屁股”。第一次做這個游戲時,大多孩子還不懂規則,亂跑現象時有發生,教師講解幾遍后,都可以理解并遵守游戲規則。后來在玩這個游戲時,個別學生都可以當“小老師”了,扮演老師下達指令,看得出來孩子們“玩”得很開心。這也體現了快樂游戲、快樂學習的宗旨。在學習中,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走動中認識身體的各個部位,游戲結束時,我再驗收他們的成果,驚喜地發現:超過半數的學生都可以認識并指出4個以上的身體部位,有的還可以說出,就連平時最多動、注意力極其分散的小朋友也可以指出3個身體部位。

在教學實踐中,我還嘗試了其他很多新穎、有趣的游戲與競賽活動,如形式活潑的“開火車”、富于啟發性的“變變變”、富有情趣的“幫小動物找家”……通過這些小游戲把枯燥乏味的學習變成豐富多彩的游戲與競賽活動,讓智障學生在生動有趣、充滿活力的游戲中學習,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從而有效地促進了智障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有利于增強智障兒童的社會適應能力

特殊教育是要開發特殊兒童的內在潛力,實現缺陷補償,使他們成為自食其力或半自立的人,從而可以回歸到主流社會中的生活。要使智障兒童成為自食其力或半自立的人,就必須加強對他們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活動安排上,我設計了情境教學游戲,指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把情境游戲教學作為向生活實際情境過渡的方法,逐漸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如教學語言訓練“讓座”時,我設計“乘坐公共汽車”情境,在進行語言訓練的同時,組織學生進行乘車游戲。我利用活動課桌椅搭成公共汽車,教師進行示范,然后請學生進行游戲,使他們在游戲中知道乘車的一些常識,并要求學生表演“讓座”情節,使他們知道要給有困難的人讓座。這樣的實踐游戲使學生加深了印象,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教學活動中滲透游戲教育,豐富了學生的社會經驗,提高了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為學生真正走進社會、回歸社會打好基礎。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智慧從動手開始,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認知活動,可以使信息不斷刺激細胞,促使思維活躍,便于儲存和提取信息,同時易于激發智障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產生學習的內驅力?!币虼?,我們的教學應該重視操作活動,用操作活動啟迪思維,使思維在操作中得到發展。

低齡段的智障孩子喜歡游戲,對他們來說“玩”游戲是件有趣的事,有趣的才能吸引他們,所以我們教師要選擇新穎的、有童趣的、簡單易學的游戲。只要我們留心觀察,你會發現身邊有許多數學游戲。當然游戲也不能濫用,不同的課、不同的游戲所運用的時機也不同。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課堂教學的具體情況等巧妙安排,靈活運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游戲的作用,使游戲和教學有機結合,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希望我們大家多開動腦筋,設計適合他們的游戲,讓特殊孩子們能夠更加快樂地投入學習中。

作者簡介:邵宇(1987.1—),男,漢族,安徽人,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特殊教育學校,初級職稱,大學本科學歷,研究方向:特殊教育。

猜你喜歡
特殊兒童寓教于樂低齡
低齡未成年人案件核準追訴問題研究
淺析特殊兒童管理的教育困境及解決對策
特殊兒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設初探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寓教于樂”理念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有效應用
論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
顯微外科技術治療低齡兒先天性并指
低齡未婚先孕者人工流產負壓吸引術后心理健康教育干預的研究
低齡晚孕穿透性胎盤植入1例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