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熱貼預防PICC置管術后并發癥的效果研究及護理

2019-04-26 03:25楊淑艷曾曉鳳
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電子版) 2019年43期
關鍵詞:冷敷置管紗布

楊淑艷,曾曉鳳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 成都 610072)

賽丁格技術下的PICC(經外周插入的中心靜脈導管)置管術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但由于置管時需要擴皮、送鞘,對局部皮膚、血管及皮下神經損傷較大,導致置管數天后局部穿刺點仍有滲血、腫脹和疼痛的現象。隨著PICC置管患者的日益增多,如何能有效防止患者置管后局部出血、疼痛等并發癥的發生,且不增加護士的工作量又能讓患者感覺舒適是臨床護理值得研究的課題。退熱醫用貼由于其冷敷理療、抗炎鎮痛的特性,目前已涉及門診手術術后、扁桃體炎術后、甲狀腺腺瘤切除術后等多個領域[1],我科將退熱醫用貼應用于賽丁格技術下的PICC置管術后患者的護理,預防術后滲血及疼痛,效果良好?,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2017年3月~2017年8月PICC置管術后患者共100例,男69例,女31例,年齡29歲~70歲,采用數字表隨機對照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納入標準:年齡18歲以上的患者;PICC適應癥患者;PICC導管留置時間>7天者;一年內未進行PICC置管術者;受試者自愿參加臨床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目前正在參加其它臨床試驗者;不配合、神志不清者;血小板低于50*109/L、凝血酶原時間(PT)>18 s等凝血功能障礙者;試驗期間因特殊原因提前拔管無法繼續觀察者。

1.2 操作及觀察方法

使用的退熱醫用貼為扶桑帝藥有限公司生產,產品標準:YZB/魯青0037-2013,規格型號:40 mm*85 mm退熱型小兒裝。PICC導管選擇美國巴德三向瓣膜式導管,采用賽丁格技術下的PICC置管術,置管及維護均由具有穿刺資質并有豐富經驗的兩位專職護士操作,置管成功后,均常規行胸片檢查,導管尖端位于上腔靜脈。

對照組置管后予常規處理,方法是置管后予無菌紗布敷料4 cm*4 cm16層按壓穿刺點,予3M透明敷料包扎后予彈性繃帶加壓包扎8 h;觀察組采取的干預方法是置管后在對照組包扎的基礎上,于3 M透明敷料外予冷藏處理后的退熱貼一貼以穿刺點為中心,沿血管走向貼敷,再予彈性繃帶加壓包扎8 h。分別于第8小時、第24小時更換一貼退熱貼,穿刺點不滲血后即可不再用,分別于置管后第8 h、24 h、48 h后觀察患者穿刺點滲血、疼痛情況。第8 h如無大量出血不予更換敷料,第24 h兩組患者均更換一次敷料,出現大量出血隨時更換敷料、加壓包扎、抬高患肢,視出血量根據醫囑止血處理。

1.3 評價標準

1.3.1 出血量標準

根據田慶、嚴云麗等(《血管超聲引導下運用 MST技術行 PI CC置管效果觀察》,齊魯護理雜志,2010,16,(26):56)提出的出血量標準,以浸濕4 cm×4 cm無菌紗布程度為參照。少量出血:浸濕面積小于或等于1/2 張紗布;中量出血:浸濕面積大于1/2小于1張紗布;大量出血:浸濕1張或超過一張紗布。

1.3.2 疼痛評價標準

參照《基礎護理學》關于疼痛評價標準,數字分級法(NRS),用0~10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為無痛,10為劇痛。術后發放問卷詢問患者,讓患者自己選擇出術后8 h、24 h、48 h一個最能代表自身疼痛程度的數字。疼痛程度分級標準為0分:無痛;1~3分:輕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重度疼痛。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穿刺點滲血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穿刺點滲血情況比較

2.2 兩組患者穿刺口疼痛情況(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穿刺口疼痛情況比較

3 討 論

3.1 傳統換藥法存在的不足

有文獻報道,PICC術后24小時滲血發生率達100%[2]。有資料表明PICC穿刺3d內出血率達66%[3]。按照PICC置管操作流程:在置管成功后將反復折疊多層的小紗布覆蓋在PICC穿刺點上方,再覆蓋3 M透明敷貼,予彈性繃帶加壓包扎6-8h以加壓止血,囑咐患者減少穿刺側肢體的活動,常規于24 h后進行更換貼膜。

但由于置管時需要擴皮、導管鞘較粗,對局部血管損傷大,采用傳統方法穿刺后在針眼處放置紗布固定,由于紗布壓力不大,穿刺傷口24小時不能愈合,導致血液隨著導管向外浸血,置管數天后局部穿刺點仍有滲血現象。如果血小板低、皮下脂肪薄、凝血機制差的患者,受壓部位皮膚甚至會出現散在的或大面積的瘀斑,傳統方法24 h后更換敷料仍會出現局部穿刺點滲血現象甚至可能會加重穿刺點出血。穿刺點出血不僅增加護士的工作量,且會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增加感染幾率。

3.2 冰敷的作用

冷敷可使微血管收縮,通透性降低,減慢神經傳導速率,降低組織溫度及細胞代謝,具有止血、鎮痛、消腫的作用[4]。目前,有研究者通過自制冰指、簡易冰袋等,并應用于置管后的PICC護理,止血效果顯著[5]。但醫用退熱貼應用于PICC術后冷敷護理少有報道,且醫用退熱貼冷敷護理更方便、易于固定、效果更好。

3.3 退熱貼的功效及應用

醫用退熱貼是利用國際流行的TDDS技術使水分和藥物透皮進入皮膚,然后通過水汽化吸熱的物理變化達到降低體溫效果的一種藥貼。它的成分主要是有親水性高分子凝膠、冰片和植物揮發油等,具有冷敷理療、物理降溫、緩解痙攣、抗炎鎮痛等作用,它屬于物理降溫用品,被廣泛運用于小兒發熱發燒、消夏及高溫作業等情況。將其用于PICC置管后的患者,無毒、預防并發癥效果佳、患者感覺舒適、易于接受。

3.4 退熱貼應用于PICC的結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PICC置管術后8 h局部穿刺點滲血量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可能與彈力繃帶加壓包扎壓力尚未解除有關;置管后24 h、48 h出血量及疼痛程度分級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說明PICC置管術后局部冷處理可以加速穿刺創口收縮,減慢血流速度,加速凝血。同時,局部受冷后末梢神經敏感性減低,抑制肌肉牽張反射和肌痙攣,減輕或解除了疼痛。

3.5 退熱貼冷敷護理

醫用退熱貼冰箱冷藏后效果更佳??剖覒猛藷豳N冷敷護理前制定冷敷護理操作流程及評估細則,嚴格按照操作流程執行。冷敷期間注意觀察患者有無過敏等不適,及時更換敷貼,嚴防凍傷。認真評估,并記錄好評估、觀察結果。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止冷敷并上報不良事件,做好患者后續處理。

4 結 論

本研究首次將退熱貼用于PICC置管術后的患者,利用退熱貼清涼散熱的作用,減少及預防了置管術后穿刺點疼痛、腫脹,減少術后出血等并發癥。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心理負擔及經濟負擔,增加患者舒適度,減輕護士工作量。操作簡單、方便,使用安全、無毒、有效,患者感覺舒適,易于接受。經過我科應用經驗總結,此方法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冷敷置管紗布
不“怕”火的紗布
鼻舒朗冷敷凝露
冷敷熱敷,各有奇效
不漏水的紗布
急性胰腺假性囊腫的外科治療
防水的紗布
是霧,不是紗布
消腫止痛酊結合冷敷在骨傷科中的應用
積極有效護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靜脈置管中的應用效果
不同深靜脈臨時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