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續護理提高癌痛控制作用的研究

2019-04-26 03:26柳德容
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電子版) 2019年43期
關鍵詞:癌痛出院依從性

稅 敏,柳德容,李 婭*

(重慶市人民醫院腫瘤血液科,重慶 400014)

癌性疼痛,簡稱癌痛,是惡性腫瘤最常見卻又最難控制的癥狀之一。初診癌癥患者疼痛發生率約25%,晚期癌癥患者合并疼痛的發生率高達70%~90%[1]。癌痛不僅給患者的心理、生理、精神及社會等方面造成干擾,而且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及生存質量[2][3]。自2011年衛生部推行“癌痛規范化治療示范病房”以來[4],癌癥住院患者的癌痛控制得到一定提高,但在出院患者中仍普遍存在癌痛控制不佳現象。我科通過對94例中重度癌痛患者,在癌痛控制中實施延續護理干預,探討延續護理在癌痛控制中的意義。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6年12月入住我科的中重度癌痛患者101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患者94例,其中男59例,女35例,年齡19~79歲,文化程度:大學及以上19例,中專及高中28例,初中31例,小學及以下16例。按出院時間分組,單周出院為對照組43例,雙周出院為觀察組51例。兩組在年齡、性別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 方 法

(1)按照2011年衛生部下發的“癌痛規范化治療示范病房”評審標準[4],我科建立了癌痛控制小組,護士長擔任組長,擇優選取2名醫生,3名中級以上護師為小組成員。全科進行癌痛管理知識、癌痛分類、評估、控制、健康教育等相關內容的培訓,癌控小組每月集中或自學的方式組織全科培訓,討論癌痛病例,進行工作總結。統一住院期間癌痛護理流程和健康教育內容,使得兩組患者住院期間獲得相同的護理信息和指導。

(2)對照組

出院當天責任護士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常規出院指導。包括疾病相關知識、疼痛的性質、止痛藥物使用方法及不良反應觀察、心理護理、飲食、休息與活動、治療與康復、復查等內容。

(3)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出院當日責任護士發放疼痛日志(科室自行設計),并教會患者及家屬使用0~10評分法評估疼痛情況,要求每日如實填寫。內容包括日期,最高疼痛時間,評分,部位,性質,止痛藥使用名稱,劑量,用法,時間,效果及不良反應。指導患者掃描科室癌痛控制小組創建的微信二維碼,加入公眾號。即可獲取癌痛相關知識,內容包括:癌痛的基礎知識、分類、評估、三階梯藥物治療、物理療法、心理療法、癌痛治療的誤區、癌痛治療的現狀、阿片類止痛藥的用藥指引、爆發痛的處理以及重點講解癌痛評估表的使用。癌控小組成員通過微信督促患者按時按劑量用藥,針對性地解決患者的問題。同樣連續三周,每周電話隨訪一次,登記隨訪檔案。

(4)評價方法

①服藥依從性:疼痛完全緩解消失;部分緩解(PR):疼痛明顯減輕,睡眠基本不受干擾,能正常生活;輕度緩解(MR):疼痛有些減輕,但仍感到明顯疼痛,睡眠、日常生活受干擾;無效(NR):疼痛沒有緩解甚至加重。疼痛控制有效=完全緩解+部分緩解。

(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例數、百分比進行描述,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描述,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3 結 果

(1)兩組干預后服藥依從性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服藥依從性比較[n(%)]

(2)兩組干預后癌痛治療效果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癌痛治療效果比較[n(%)]

4 討 論

疼痛是絕大多數晚期癌癥患者所面臨的最大痛苦,而國內對癌痛的干預大多在住院期間,評估及實施癌痛控制的主體主要也是醫務人員。我科通過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教會患者使用疼痛日志準確記錄每日疼痛情況,避免了記憶偏差,給醫生臨床用藥提供依據。同時,癌控護士通過微信和每周電話回訪,可以監督患者正確用藥,隨時了解患者疼痛情況和疾病進展,及時發現并糾正患者錯誤的用藥觀念,解除止痛藥用藥顧慮,疏導心理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患者的問題,促進無痛病房建設項目的持續開展。

猜你喜歡
癌痛出院依從性
實施預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務中的應用研究
計劃行為理論在藥物依從性方面的應用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個月后復診結果分析
不同的護理合作模式在癌痛患者中的臨床應用觀察
基于精益管理模式的癌痛護理質量指標的構建及其在癌痛規范化治療示范病房管理中應用
癌痛藥物管理政策亟待優化
提高手衛生依從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標的一項新技術
第五回 痊愈出院
老年癌痛患者中西醫結合護理體會
什么是手衛生依從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