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防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2019-04-28 11:27李景山
水上消防 2019年1期
關鍵詞:消防管理公安院校公安

■ 李景山

(鐵道警察學院治安學系,河南 鄭州 450000)

0 引言

政法干警招錄培養體制改革以來,以突出公安職業特色、突出警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突出實踐動手能力教學為指導思想的公安教育已成為新的人才培養目標,對公安院校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也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對理論與實踐的融會貫通能力的培養,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隨著社會化消防的普及,部分消防知識已作為常識來普及,但《消防管理》作為公安院校的專業課程,其實踐性與實用性較強,要求學生理解理論知識并能綜合運用,與實踐結合,要讓所學內容專業化、多元化,切實符合基層需要。

1 課程現行情況

《消防管理》課程主要內容有燃燒理論、建筑防火、電氣防火、鐵路及車站火災、消防設施器材等,目標是使學生熟悉消防法律、規范,掌握燃燒原理、建筑防火要求、電氣防火要求、消防設施器材的檢查、鐵路消防要求,培養學生開展消防監督檢查的能力,為畢業后從事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以鐵道警察學院為例,該課程在治安學專業中屬于專業選修課(限定選修課),學習時間為32學時,考核方式為考查。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目前在有些專業(方向)《消防管理》課程的課時一直減少,如在公安管理學專業中為24學時,在治安學專業(公安法制方向)僅為16學時。若按照傳統的“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的教學方式授課,學生很容易喪失學習興趣,也不能適應一線所需,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2 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 教學安排不合理,實訓條件簡陋

從課時和內容上來看,本課程為16~32學時,再去掉因節假日和一些安保任務占用掉的課時,課時顯得非常緊張。若想在這些課時內按時完成規定的教學內容,教師只能采取不注意教學效果的海量灌輸或者舍棄很多章節內容。為了更好地完成《消防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筆者分批對鐵道警察學院結束本門課程的學生做了問卷調查,發放問卷221份,經整理有效問卷216份。27.78%學生認為課堂信息量多,難以有效吸收。消防課程內容繁雜,知識點多,經常性的聯合執法涉及行業多,比如對消防產品質量的監督檢查,涉及消防、工商、質監3個部門,各自職責不同,如果展開講,時間難以保證,如果只說有關部門,學生又是滿頭霧水。

從實訓條件上來看,學院實訓條件嚴重不足。目前暫未購置諸如噴水滅火、自動報警、防排煙等系統,能做的實訓教學只有最基本的幾種滅火器的使用,方便的時候可以開展室外消火栓的測試。因公安院校的特殊性和教學秩序及匯報的程序,火場逃生疏散演練、室內消火栓測試、外出實訓、檢查等難以開展,教師只能將內容簡化、模擬代替,造成學生體驗感不足,缺乏直觀形象認識,無法取得良好實訓效果,或者直接就取消一些實訓項目,時間久了教師自然也喪失了積極性。調查顯示,72.22%的同學表示學校的消防實訓器材嚴重不足,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無法在實踐課中驗證,時間一長很容易忘記。

2.2 教學方法固定化,業務知識薄弱

因教學條件受限,《消防管理》課程的教學還是以講授理論為主,教師帶上教材和多媒體課件,從課堂教學到布置作業再到考試的固定模式,很難激發學生興趣。第一節課理論講解、第二節課放視頻的模式更是占用了大量的教學時間,很難起到好的教學效果。一些案例分析法因互動性不強和不生動而造成實踐教學的效果不理想。

公安院校師資力量缺乏是普遍現象,尤其是近年的升本因素,大量高學歷、高職稱人才走上公安院校講臺,由于公安院校的獨特性,如果沒有相關知識背景和實踐經驗,很難起到好的教學效果,有些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專業教師由于沒有持續關注公安業務的變革,或因公安工作的保密性無法了解有關情況,隨著時間流逝也無法適應公安實戰要求。雖然有文件要求教師每隔一段時間要參加公安業務實踐,但因教學任務、實踐崗位安排等因素,達不到應有的目的,導致很多消防管理的教師不能把理論和實踐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教學效果打折扣,無法滿足招警考試改革要求。

2.3 評價體系單一化,學生重視不足

本門課程可采取撰寫課程論文或開卷考試模式,經調查,以課程論文形式考核效果并不理想,大多學生直接在網上搜索,甚至有文不對題現象。開卷考試一般采取的是選擇、填空、名詞解釋和問答題形式,基本上都能搜到答案,這直接使得學生課堂上并不認真聽講,簡單應付對待。一些同學不了解《消防管理》課程開設的重要性,再加上選修課沒有教材,學生空手進教室,喜歡聽的內容聽一會,沒意思了就低頭玩手機。調查問卷顯示,上這門課之前有22.22%的同學認為消防工作就是滅火的,7.41%的同學認為從事消防工作的單位或行業只有消防隊。

3 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3.1 優化教學內容,重視實訓保障

公安院?!断拦芾怼氛n程應突出在基層的實用性,側重于消防設施器材的操作和火災隱患的檢查,在教學內容上合理調整,突出重點,提高學生利用理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首先明確教學的重點,以建筑和電氣防火為基礎,器材操作和消防管理為主線,使學生理清關系;其次按學時分配好教學內容,將一些章節調整為教師輔導學生自學;最后應緊跟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現狀,不斷更新由此帶來的新要求和新措施。

《消防管理》課程是一門邊緣學科,涵蓋廣,如果在教學中只有理論講解肯定達不到最好的效果,尤其要注重實訓的環節,這就難免涉及完善的實訓保障。學校一方面要擴大資金投入,建設相應的實訓場館和設施器材等硬件設施;一方面要與校外一些消防管理制度規范、消防設施齊全的單位建立友好關系,讓一些實訓課走出校園,讓學生提前感受一線工作狀態,切實做到“教、學、練、戰”一體化有效運行。

3.2 豐富教學手段,加強業務實踐

為了提高公安院校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水平,《消防管理》課程從課時量減少到教學重點的調整也做了相應的改革,實訓課的增加自然使得理論課縮減,由此也帶來學生理論基礎薄弱??克烙浻脖车姆绞阶匀徊荒荛L久,這些都需要授課教師以新的人才培養方案為依據,不僅需要調整教學內容,更要對教學形式進行改革,教學手段要多樣化、合理化。案例法是常用的方法,但是需要精心選取、認真設計。比如火災的撲救,可以從撲救及時有效的案例和處置不當的案例兩方面同時選取,從一次失敗的教訓中更能吸取經驗。情景模擬法用在火災逃生實訓課效果更好,操作時可使用一些道具使模擬演練更貼近真實現場,充分培養學生理論實踐相結合能力,實訓結束時一定要加以針對性的點評。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新規范、新要求時有更新。學校要充分發掘社會資源,與校外相關單位建立實踐基地,做到友好合作、資源共享。教師要持續關注新裝備、新變革、新科技、新變革,利用調研、帶隊實習、基層實踐、參與學術會議等多種方式了解國內外消防現狀,掌握基層新動態,提高自身實踐技能和新知識結構,在授課時才不會新壺裝老酒、知識不實用。

3.3 創新考核方式,培養自學能力

《消防管理》課程的性質決定考核不能只采取試卷一種模式,“高分低能”不能適應一線實戰需要。要加大實訓課成績比重,可采取班級分組完成實訓作業的形式,但應采取方法避免組內只有部分學生甚至個別學生完成全組作業,要加強團隊協作能力,確保人人參與,真實通過實訓作業檢驗學生綜合能力??偝煽兛砂丛嚲?0%、實訓40%、平時10%的比例來分配,激發學生喜歡動手操作的潛在活力。

消防工作雖然有專業性內容,但是不像一些公安工作存在保密性,基礎知識涉及多學科且學生大多都在中學階段有過接觸,法律條款都屬于公開內容,常識性內容在普及社會化消防的廣泛宣傳中都是通俗易懂。學生入學時大都意味著入警,作為一名準警察,教師要鼓勵學生課余時間查找相關案例、文獻資料,培養其自學能力,不要終日把時間用在反復的電子游戲和連續劇上。

4 結語

長期以來,公安院校形成了一整套教育教學培養體系,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我們也應看到,一些課程的教學存在與實際工作脫節、落后于實踐的問題,教學效果和用人單位的需求存在差距。提高教學質量是公安院校培養專業的基層人才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公安院校自身發展的關鍵指標。因此,公安院校要在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從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實訓方法等方面對教學改革進行創新,努力提升教學效果,強化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緊密結合的能力。教學改革需要不斷創新、持續研究,只有不斷探索以現代化教育科學理論為指導、符合課程專業現實情況需要的教學模式,才能適應當前復雜多變的形勢,真正做到維護社會治安穩定,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猜你喜歡
消防管理公安院校公安
博物館:上海公安史圖片展
博物館:上海公安史圖片展
“疫情當下,我們上前”——抗擊新冠肺炎戰“疫”中的港航公安掠影
互聯網時代公安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
“10歲當公安”為何能暢通無阻
我國消防管理社會化模式構建探討
公安院校計算機課堂教學改革研究初探
警察防衛與控制課程模塊化教學探索與實踐
公安院校警察職業素質的內涵及其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