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作文教學中的“善下水”

2019-05-10 10:17楊遠賢
新課程·下旬 2019年4期
關鍵詞:作文教學教師學生

楊遠賢

摘 要:論述了作文教學中教師寫“下水作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強調教師寫“下水作文”中應注意的問題,以及在教學實踐的一些真實體會。

關鍵詞:作文教學;下水作文;教師;學生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在作文教學中,我們很多老師只講怎么寫,自己卻很少動筆和學生一起寫作文,老師經常動動筆和學生一起寫相同題材的作文,就是我們平常說的下水作文,老師應該經常下水寫點文章,做到作文教學中的知行合一,這樣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

首先,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不能把下水寫作當作一種負擔。如果你是一名語文教師,你就一定要面對作文教學,語文老師會寫作就像美術老師會畫畫,音樂老師會唱歌一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美術老師需要畫畫給學生看,音樂老師需要唱歌給學生聽,那么語文老師怎么可以不經常寫點文章給學生看呢?

其次,語文老師在作文教學中多寫“下水作文”,帶學生過河,并適時、適度地展示給學生聽、給學生看,可以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美文”的“刺激力”,心靈感動、產生共鳴,從而喜愛作文、敢于作文,并體味作文成功帶來的快樂。老師的下水作文在帶給學生快樂的同時,老師本身也會從自己的寫作過程中獲得精神的愉悅和享受。下面談談我在作文教學中的一些經歷和體會。

去年我擔任八年級語文課,學習了朱自清的《背影》之后我要求學生寫一篇“父愛”為話題的作文,學生把作文交上來之后我才發現大多數的孩子所描述內容很平淡,除了極少數學生的文章寫得比較生動之外,大多數學生的作文都停留在簡單敘事上,看著他們的作文,我不禁想起了我已故的父親。在上作文評講課之前我也下水寫了一篇叫《清明節的思念》的文章,并在點評了學生的作文,講解了學生本次作文中出現的問題之后,朗讀了我的這篇下水作文,當我讀完我的文章時學生給了我熱烈的掌聲。朗讀完我的下水作文,我還讓學生進行點評,讓他們說說我的文章中哪些地方他們比較喜歡,應該學習,哪些地方是他們認為寫得不夠好的地方,當然在點評的過程中他們也認識到了自己的文章寫得不足的地方,老師在這個時候再給他們講解如何把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寫到文章中去,學生就更容易接受了。

今年開學后第三周我布置學生以“驚喜”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其實這是一個典型的寫記敘文的題目,但在學生寫作之前我沒有做任何的指導,看他們如何理解這個作文題目,看看學生能寫出什么樣的作文來。

作文收上來之后果然不出我所料,大多數學生不理解“話題”二字的含義,除了極少數同學沒有用“驚喜”作為本次作文的標題之外,大多數都是用“驚喜”作為本次作文的標題。這就暴露了學生不懂得什么叫話題作文的問題,在評講本次的作文的時候我就重點給學生講了什么是話題作文,話題作文和命題作文的區別在哪里等問題。針對學生作文中出現的這些問題,我也下水寫了一篇題為《那份特殊的禮物》的文章,我選取了今年“母親節”女兒送我禮物這件事情來寫。在文章的前半部分我用大量的筆墨描寫女兒是如何的木訥,不愛說話,從來沒有說過什么讓我感到溫暖的知心話,也從來沒有給我送過禮物,然后才在后半部分寫到遠在外地讀書的女兒,在母親節到來的時候給我寫了一封信,信中回憶了我為她做的點點滴滴,對我這么多年對她的養育和教育表示感謝,一向看似木訥的女兒在信中還委托她的爸爸,在她不在家的日子里好好照顧我……在文章的結尾我把自己讀這封信的時候心中的那份驚喜,那份激動再現在學生面前,在作文評講課上聽完我的下水作文,很多學生都感動的流淚了。

讀完文章,我再適時告訴學生我為什么在文章前半部分用大量的筆墨來描寫女兒一直以來的木訥和不愛說話,為什么要寫這么多年來女兒從來沒有給我送禮物,這就是欲揚先抑的寫作方法,目的是為了渲染最后那份“驚喜”的感覺,如果沒有前面的這些鋪墊,后面的那封信就不可能產生那么大的驚喜。

總之:“寫作文如做人”,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我們要傳達給學生的不僅僅是寫作的方法,還有做人的原則和精神品質、世界觀等方面的信息。在老師下水寫作的過程中,學生會看到老師積極進取的一面,會看到老師有鉆研精神的一面,也會看到老師一絲不茍的一面……老師身上這種優良的品質和人格的魅力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作為語文老師,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地學習提高,不斷地增加自己的知識文化積累,不斷地改進自己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引領學生寫出更多、更好的文章來。

編輯 段麗君

猜你喜歡
作文教學教師學生
最美教師
教師如何說課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趕不走的學生
學生寫話
網絡視域下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先寫后教:語文作文教學途徑探微
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探討
探索多媒體在情趣作文教學中的運用
圓我教師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