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大閱讀”教學中的高階思維能力培養策略研究

2019-05-13 01:58鄭平捷
校園英語·中旬 2019年4期
關鍵詞:高階思維培養策略初中英語

鄭平捷

【摘要】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本質在于通過教師的引導與教學,促使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學習方法,并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創造意識以及探索意識,最終實現提高學生學科綜合素養的目的。本文立足初中英語大閱讀教學實踐,首先簡要分析了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高階思維能力的內涵,并結合教學實際中高階思維能力培養的現狀與大閱讀教學特點,對日常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策略進行了簡要的分析論述,旨在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資料參考,促進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英語;大閱讀教學;高階思維;培養策略;分析

引言

在英語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知識的認知過程中分為六個方面,即:對知識的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和創造。其中英語低階思維主要是學生在學習時對知識的記憶、理解以及應用方面,高階思維與低階思維的區別在于低階思維不具備分析創造的能力,高階思維是一種基于較高認知水平之上的心智活動,也是學生較高層次上認知能力的體現。

一、初中英語高階思維能力的基本內涵

隨著國家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開展,英語學科提出了基于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格以及學習能力四個方面的核心素養框架。這一學科核心素養框架的出臺標志著英語學科思維品質的培養不再是特定尖子生的培育目標,而是針對基礎教育階段所有學生群體的普遍基本要求。英語思維品質是指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思維邏輯性、創造性、批判性等方面的個性特征。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理論認為,對知識學習的思維過程中分為六個方面: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和創造。英語學習高階思維就是指學生在通過基本的英語學科知識學習之后所具備的較高層次上的心智活動以及思維意識。在現代化素質教育中,高階思維能力是對學生教育提出的一項全新的要求,同時這也是學生適應現代化素質教育發展的重要能力。在高階思維能力中,學生的創新性思維以及自我調節能力至關重要,創新性思維保障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解決問題的能力,自我調節能力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及時自我調節進入良好學習狀態的重要技能,在初中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和學習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英語教學中高階思維能力培養的現狀與大閱讀教學分析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離不開高階活動的支撐,但是就目前初中英語教學實際來說仍然存在許多的不足之處。首先,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存在只注重對閱讀材料的解讀處理,忽視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問題,學生雖然對閱讀材料的大意能夠理解,但是缺少了自主分析與解讀的過程,整個教學活動只發展了學生的低階思維,并未有效帶動高階思維的發展與鍛煉。英語課堂教學普遍存在重視語言的工具性,面對英語閱讀訓練與教學,只見“知識”的教學,并未體現綜合能力的培養環節,學生缺乏高階思維活動的鍛煉。

為此,教育部門專門提出了“大閱讀”教學理念,其中魯子問教授就英語大閱讀活動明確提出:“英語‘大閱讀教學不是為了文字意義的閱讀教學,而是以比喻意義為目的的閱讀教學。例如我們閱讀文學作品,通常不是為了知道這些文學作品的字面意義,而是想知道文學作品本身具有的豐富的文學內涵、時代精神、社會價值取向、文化意蘊、風格特征等?!庇⒄Z“大閱讀”教學理念的提出是旨在強調學生能夠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以讀者的身份深入閱讀,提高閱讀過程中思維能力的鍛煉,促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提高綜合分析、邏輯推理以及評價創新的能力。

三、大閱讀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策略

1.閱讀教學前引導學生進行預測鍛煉,培養學生在閱讀中的發散性思維。發散性思維的培養是學生創新意識鍛煉的基礎,在學生創新性思維的活動中,它有重要的主導性作用。在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閱讀前的預測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它是學生基于現有的知識儲備,并根據閱讀材料中的題目、問題、圖片等內容進行合理的推斷分析的過程,從而在閱讀前實現對文章大意以及作者所表達意圖的大致了解及推測。教師在閱讀教學前合理的組織學生開展預測思維的練習,不僅可以鍛煉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可以有效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促進閱讀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在閱讀前的預測思維練習活動中通常采用以下幾種方式進行學生預測思維的鍛煉:

(1)根據文章標題及結尾預測。在閱讀活動開始時,教師可以首先引導學生通讀題目標題以及文章結尾內容,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預測活動,對作者的表述內容以及主要思想進行分析、推測。充分利用文章題目的不確定性引導學生發散思維進行預測,從而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在大膽的預測分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性能力。

(2)根據閱讀材料中的圖片進行預測。閱讀材料的種類多種多樣,對于含有圖片信息的閱讀材料,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就文章所含圖片信息進行預測分析,大致掌握文章內容。例如以仁愛版九年級Unit 6 Topic 2 Gift of the Magi 中圖片信息為例,在閱讀前教師可以嘗試提出問題引發學生積極思考:①Who can tell me what the girl is thinking about ? ②What does she do with her beautiful hair ?結合文中的圖片信息,引導學生圍繞這兩個問題進行大膽的推測分析,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又如在學習八年級Unit 8 Topic 1 Section C 部分內容時,考慮到該部分內容主要講述穿衣搭配的相關內容,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施,向學生展示一些人物的圖片信息,并引導學生以小組學習的形式進行討論,判斷圖中每個人的穿衣搭配是否合理,并將合理的意見記錄在紙上。然后引導學生就文中的搭配情況進行分析,并針對文中合理的搭配建議進行分析。通過這種具有互動性質的課前閱讀小活動,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為閱讀活動的高效開展和高階思維的培養奠定基礎。

(3)根據核心詞塊展開預測活動。在閱讀活動開展之前,由教師給出文章中的核心詞塊或者短語,引導學生根據核心的詞匯及短語進行對文章內容的預測活動,經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預測之后,教師在引入文章的中心主題,并帶領學生進行原文的閱讀活動。通過這種形式的預測活動,學生既可以在分析推測的過程中整體感知文章、理解核心詞塊內容,同時又能夠對閱讀主題材料產生濃厚的探知興趣,提高閱讀質量。

2.在閱讀過程中結合思維導圖,強化思維邏輯性及思維廣度。思維導圖是一種放射性的思維表達形式,通過文字結合圖形的方式將知識內容形象具體的表達出來,在閱讀應用思維到圖輔助閱讀教學既可以突出重點知識內容表達,幫助學生理清文章思路,同時又可以加深學生對文中知識內容的理解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除了應該增加文章閱讀細節的教學以外,同時還應該注重文章語篇的整體性教學。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的引導,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準確把握文章結構,并通過重點詞匯的分析整合,鍛煉學生概括思維的能力。在思維導圖上可以將閱讀過程中零碎的信息進行分析整合,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呈現,形成清晰的框架脈絡結構,突出文章重點內容。在閱讀活動中,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圍繞how、why、what、when、who、where等主線進行重點閱讀,并將相關的主旨語句進行標注,然后用概括的詞匯對各部分內容進行概括。最后在完成通篇閱讀后帶領學生獨立制作思維導圖,梳理文章脈絡重點。通過這種思維導圖方式的應用,在閱讀過程中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內容,并促進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整理、分析、加工能力培養,從而有效帶動學生高階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

3.閱讀后精細化活動設計,拓展高階思維深度。

(1)根據閱讀內容設置開放性話題,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能力是指基于學生自身的認知觀念,對事物以及觀點的自主評價能力。通過閱讀活動,不僅要能夠正確解析文章的表述內容,同時還能夠正確評價作者的表達觀點以及傾向,結合自身的理解認知,對其進行相關的評析解讀。為此,在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結合一些具體的具有開放性思維的問題帶動學生進行閱讀材料的深度解讀學習。在參與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我反思、小組討論分析等方式形成自己初步的觀點以及態度,它可以是站在原有的角度進行延伸,同時又可以是站在不同的立場進行批判性的辯解。還以九年級教學為例,在學習Unit 4 Topic 3 Robots---Our Servants in the Future ? 這一部分內容時,可以借助相關問題進行批判性思維的鍛煉及發展:

①Do you think robots can think or act for themselves ? and why?

②What might happen if robots could think or act for themselves?

通過這樣具有開放性的問題引導,激發學生參與思考分析的興趣,經過思考與討論之后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及意見。教師對于學生的不同意見及想法應該進行合理的引導與鼓勵。通過這樣分析性及開放性話題的討論,促進學生綜合性分析能力以及發散性思維能力的鍛煉,推進思維階層的提高。

(2)設計探究性小組活動,豐富閱讀實踐活動。鐘志賢教授談高階思維時說過“高階思維發展需要高階學習支持”。在閱讀教學活動中除了必要的課內教學引導,課后豐富的教學活動同樣至關重要,課內教學注重的是知識的講授與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與發散,課后實踐性活動則是對教學內容的補充與拓展,旨在豐富學生的課后活動形式。例如,在接觸學習“Travelling”這一部分內容后,教師可以拓展課后小組活動,圍繞“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if you only have 2000 yuan ?”引導學生進行旅游話題的實踐討論,并以小組的形式評比出最合適的旅游線路。在這種實踐性的課后活動中,豐富學生的思維情感,培養小組合作分析的能力,并在討論中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通過批判甄選的過程強化學生的責任意識。

四、總結

閱讀的過程是學生接收信息、分析信息的過程,在進行英語“大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充分的結合教學活動內容,以問題為思維導向、以活動為載體,積極開展多元化教學活動,幫相學生增加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促進多元化思維能力的發展,為學生高階思維的培養及提高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李華.中學英語教學中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J].教育導刊,2013 (3):79-82.

[2]方玉勇.英語教學中的高階思維能力培養[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16(8):68-72.

[3]張秀紅.例談初中英語教學中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J].英語教師, 2018,v.18(07):61-65.

猜你喜歡
高階思維培養策略初中英語
歷史課堂教學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初探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巧設任務,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基于主動學習的政治“輕翻轉”課堂的實踐研究
初中英語單項選擇練與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