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操作系統”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

2019-05-22 10:30滕懷江
無線互聯科技 2019年3期
關鍵詞:網絡操作系統公眾平臺移動互聯

滕懷江

摘 要:文章通過“網絡操作系統”這門課程的混合教學模式實踐,從課程設計、環境搭建、資源建設、課程支持等方面闡述了課程如何基于公眾平臺開展混合教學的應用研究。通過混合教學模式實踐研究顯示: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課程資源的組織形式和質量、在線支持的及時性與有效性、過程監控的粒度與力度等對混合教學模式具有重要的影響。同時,文章研究的混合教學環境的建設與資源庫生態模型,取得階段成果,可繼續深入研究。

關鍵詞:混合教學模式;移動互聯;公眾平臺

混合教學模式已經深入課堂,成為新的發展趨勢。由于混合學習能夠降低教學成本,在學習時間、地點等諸多方面更具靈活性,既能隨時隨地給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學習資源開展線上教學,又能兼顧面授教學不可替代的諸多優點,使在線學習和面授教學互為補充,極大地提高了教學的效果和效率。因此,越來越多的高校、教師嘗試開展混合式課程教學。

本文以黑龍江廣播電視大學、哈爾濱信息工程學院、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專業3所不同性質高校的“網絡操作系統”“Web綜合實踐”課程的混合學習模式的構建和實施為例,探討高?;旌蠈W習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和對策。深入研究如何有效利用高校的網絡學習環境和網絡教學平臺,結合混合學習理論和學科教學特點,開展高?;旌蠈W習實踐,探究混合教學模式應用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與對策,方便全日制、非全日制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促進教師有效管理課程、組織教學內容、開展教學活動和加強協作交流,并根據課程學習需要進行個性化定制,提高高校教學質量。

1 “網絡操作系統”混合教學模式的構建

1.1 課程基本情況

“網絡操作系統”是計算機類專業必修課,是一門注重實踐的課程,內容主要涉及Linux系統的使用、網絡服務的配置與應用等內容。首先,該門課程專業性較強,課程學習難度較大。其次,該系統是服務器系統,日常應用較少,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之前基本都是零基礎,所以教學難度較其他課程更大。再次,因為課程的特殊性,計算機類相關專業都開設了這門課程,因具體專業或專業方向不同,教學重點也有很大差異。最后,很多院校采用大班授課,學生的單獨輔導機會相對較少,這在另一個角度增加了教學難度。

1.2 混合教學環境建設方法

課程團隊以“引追推實踐教學方法”“混合教學模式”結合,從課程建設、面授教學(職業引導)、在線學習服務、資源與技術支持、過程監督、終身化學習的資源更迭與積累(推動學習),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監督、資源整合的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助力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突出工作后學生在平臺中的作用,打破學生結課就退出學習平臺的現狀,創建開展終身教育、資源積累的新模式。

傳統學習平臺很難實現終身教育的主要原因是黏度低,學生結課或者結業后就會退出平臺,而使用微信公眾平臺作為輔助平臺則可以增加黏度,有利于在各個階段與學生建立聯系,并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谖⑿殴娖脚_的混合教學環境的建設包括面授教學、在線教學以及全流程的過程監控[1]?;旌辖虒W環境的建設如圖1所示。

面授包括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在線教學包括在線學習與支持服務。課堂教學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導,以真實案例為學生講清課程的意義、課程在職場環境中的作用,確定職場定位。其次,根據崗位工作提出案例,提供在線資源引導學生在線學習,根據案例學習情景開展自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為學生提供在線支持服務,進行網上答疑和團隊協作,在面授的實踐教學中對案例進行系統學習,更進一步地學習(進一步地提高)。最后,是多元化的考核,為檢驗教學效果設計多元考核方案,對每個環節、案例進行考核突出過程監控。

整個在線教學在微信公眾平臺引入后,因實時性的增強,極大地縮短了在線支持服務的響應時間,學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學習支持,提升了學習體驗,增加了平臺的黏度。同時,更多的問題也及時反饋到教學團隊手中,使教學資源更加有針對性,教學效果顯著提高[2]。

1.3 課程資源建設方法

計算機類課程資源更新快,不同行業資源的使用也不同,“網絡操作系統”課程所講授的Linux系統從RHEL6升級到RHEL7之后,很多功能、命令、都有不同,這就要求必須更新課程資源,系統升級致使資源的更新周期在3~4年,這將在教學以及學生就業后的工作中產生一系列問題和矛盾,企業需要掌握最新技術的員工,這就要求課程講授的應該是最新的技術,也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專業水平,更新學習資源,學習資源能否服務于就業后的學生等,這些問題采用傳統資源建設方法很難解決。

通過傳統教學團隊更新資源主要面臨以下幾個問題:(1)資源更新速度慢,資源速度受教師能力影響較大。(2)資源質量受教師素質影響大。(3)資源很難與一線應用相匹配。

為解決傳統教學團隊建設教學資源的問題,兼顧教師、學生、員工、用人單位等各方面的利益,設計出了資源庫生態模型,該模型利用一定的規范促使學生在成長為技術骨干乃至項目經理的過程中既成為課程資源庫的使用者,又成為課程資源庫的建設者,資源庫生態模型可以讓資源庫的建設者與所有使用者在不同階段收益。例如,在“網絡操作系統”“Web綜合實踐”課程資源庫建設中就利用了微信公眾平臺的打賞功能,鼓勵在校的學生和已經工作的學生投稿,從而完善資源庫建設。

另外,在整個資源庫的建設中,所有的參與者都是整個人力資源庫的受益者,學生可以在資源庫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在其中的項目經理、技術骨干可以在平臺中物色公司的技術人員。而項目經理與技術骨干參與的資源庫與課程建設可以使教學內容、實踐內容、素材資源都保持與行業一線配套。在職的技術員也可以在平臺中獲得知識的升級再造[3]。資源庫生態模型如圖2所示。

經過實踐可知,基于這樣一套資源建設生態環境會減少教學團隊的工作壓力,并提高資源質量??偨Y來說這樣有幾個好處:(1)使教師團隊質量對課程的影響降到最低。(2)解決資源更新的實時性。(3)有利于開展終身教育。(4)有利于學生就業與職業規劃。

2 影響混合教學實施的主要因素

通過幾個學期的實踐,可以發現有以下幾個影響混合教學實施的主要因素。

(1)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實踐證明,具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更適應混合教學,經過一輪混合教學的學生再次參加相同教學模式的課程學習時,效果較第一次采用混合教學模式整體要有很大提高。

(2)課程資源的組織形式和質量。課程資源對開展混合教學至關重要,好的資源應該是少量、高效的、準確的、直觀的、可操作的、可擴展的、清晰的,要做到不同層次的同學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資源。根據圖文、視頻可以快速有效地解決學習問題,掌握知識點。

(3)在線支持的及時性與有效性。在線支持的及時性與有效性是混合教學成功的關鍵,是學生是否能夠堅持在線學習的重要參考指標,如果沒有及時的在線支持,學生的在線學習將大打折扣,甚至會對教學團隊產生反感與不信任。在線出現的問題整理成問題庫可提高教學質量,在面授中重點講解。

(4)過程監控的粒度與力度。

(5)對很多沒有好的學習習慣的學生,需要過程監控,實踐證明,對在線學習的過程監控,有利于學生積極參加線上學習。

(6)優質的教學團隊。雖然采用資源庫生態模型弱化了教學團隊對資源建設的影響,但優質的教學團隊在教學整體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支優秀的教學團隊有利于開展混合教學,特別是資源的建設與課程支持服務[4]。

3 結語

本文研究如何有效利用高校的網絡學習環境和公眾平臺,結合混合學習理論和學科教學特點,探討了課程環境搭建與資源庫生態模型等課程建設方法,開展高?;旌辖虒W實踐。研究目前已經取得階段成果,可繼續深入研究。

猜你喜歡
網絡操作系統公眾平臺移動互聯
微信公眾平臺在醫院圖書館的應用現狀調查
場景傳播視閾下的網絡直播探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幾種網絡操作系統的淺析
新一代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