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鎮規劃與土地規劃的比較及協調分析

2019-05-27 10:28朱曉姣
中國集體經濟 2019年14期
關鍵詞:土地規劃

朱曉姣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對農村土地規劃問題越來越重視,科學合理的土地規劃對農村經濟乃至我國市場經濟的持續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農村經濟和農村社會發展過程中,村鎮規劃和土地規劃是十分重要的發展類型,兩者既存在密切的聯系,在實際工作中又存在一定的區別。在當前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國農村管理者在發展時一直強調現代化建設,但是在建設過程中也存在著一定矛盾,在現階段主要矛盾集中表現在對村鎮的建設與農村耕地的保護當中,急需對其進行統一協調。

關鍵詞:村鎮規劃;土地規劃;協調分析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高速發展,城市化建設的加快導致在農村建設過程中對鄉鎮的規劃要求不斷提高,為此在對鄉鎮進行規劃和應用的時候,首先應按照社會經濟本身在發展過程中的既定目標進行前進,同時由于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經濟發展規劃,必須要根據實際工作效益對村鎮的土地進行合理規劃和建設,這樣既可以有效的促進村鎮經濟健康發展,同時也可以更好的做好土地規劃,緩解現階段農村經濟發展與農村進行土地規劃的矛盾。

一、村鎮規劃和土地規劃的內涵

(一)村鎮規劃的內涵

村鎮規劃是指導村鎮建設的依據,它體現的是政府職能的行為,是地方政府以實現村鎮經濟社會發展目的進行的村鎮整體布局規劃和在此基礎上有利于村鎮經濟生活發展的綜合安排。包括新建村鎮的規劃和原有村鎮的改建、擴建規劃。在進行村鎮改革的過程中,根據實際的發展情況來確定村鎮建設的方向以及建設的規模,并且依照村鎮經濟建設過程中各項目本身的用地和布局進行合理的規劃,安排好所有建設項目的工作進程,進行科學且有計劃、有規劃的滿足我國農村人口隨著經濟高速發展而逐漸需要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是當今進行村鎮規劃的過程中最基本的任務。

(二)土地規劃的內涵

土地規劃側重于國家或地區范疇的土地使用規劃,要求在我國范圍內,任何一個地區都應該按照其本身的發展前景和經濟的需求來對土地進行使用和安排。這樣做的主要意義就是保證土地在使用的過程中能夠滿足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同時也可以根據土地的規劃,對我國其他的資源如自然資源、科學技術資源以及人才資源進行分配和布置,保證土地有效使用、經濟務實發展,并且不因為人為而導致經濟發展出現問題。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在一定區域內,根據國家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自然、經濟、社會條件,對土地的開發、利用、治理和保護在空間上、時間上所做的總體安排和布局。

土地規劃對村鎮規劃的實施具有直接的促進或是阻礙作用,土地規劃質量的優劣,對村鎮規劃起到制約作用。所以,在村鎮規劃中注意對土地資源合理有效的利用,是村鎮規劃的重中之重,更是村鎮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的有力保障。

二、村鎮規劃及土地規劃存在的問題

(一)村鎮規劃存在的問題

1. 受到傳統發展模式的影響

目前村鎮規劃過程中,很多村鎮依舊沿用的是傳統的只重視居民點建設規劃而忽視村鎮體系規劃這一規劃方法,在以往使用這種規劃方式的時候經常造成村鎮出現經濟不平衡這一問題,并且這種規劃方式直接割裂了鎮域范圍內各村之間的關系,也導致以往規劃好的居民點在進行發展的過程中沒有方向,沒有辦法真正的做到建設村鎮的基本設施服務,更沒有辦法把村鎮中的資源做到有效的配套,進而造成重復建設嚴重,資金浪費嚴重,這對村鎮經濟發展建設產生了十分不利的影響。

2. 村鎮人口增長速度過快

當今村鎮還存在的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就是農村人口增長速度過快,由于人口的不斷增長,對土地的規模和要求越來越高,無論是對耕地還是建設用地的要求都在不斷提高。而我國的常見規劃方法也僅以人口規模和人均用地指標來劃定,這一做法侵占了村鎮周邊的良田和耕地。為了更好的適應現階段村鎮發展,必須對土地進行有效規劃,不然無論是對村鎮經濟的發展,或是對于土地的規劃都會造成十分不好的影響。

(二)土地規劃存在的問題

1. 土地利用混亂,功能分區不明確

由于村鎮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缺乏有效的規劃和控制,導致土地利用散亂、破碎、無序、功能不明確,布局零散。工作、居住、商業、行政等各類用地相互穿插交錯,互相影響和干擾。如大量工業用地穿插在居住用地之內,甚至包圍居住用地。這樣的建設景觀差,而且使環境落后惡化,給今后的持續發展留下了許多隱患。

2. 土地開發集約化程度低,規模效應低下

現階段農村土地開發效率不高,土地的分配以及使用凌亂,這些問題的出現直接導致了村鎮土地的占用率高,但是其經濟利用率低,土地的產出率更低,很多項目明明占用了土地卻沒有經濟收入。在現如今的村鎮規劃過程中這種土地的出現率很高,浪費土地這一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其在規劃的時候是以鄉村為單位,沒有更好的和上級領導進行溝通,也沒有做到和周圍的鄉村進行溝通。在不同的村鎮進行建設的過程中,浪費土地的現象頻出,“城中村”這一現象已經成為了很多村鎮的一道風景,經濟發展上不去但是村鎮已經沒有其他的空地,這就形成了改造工程的重點難點。

3. 土地管理混亂,投放量過大

由于村鎮土地的多級管理,有的出于追求經濟利益的目的,各村爭相賣地批地,大搞圈地運動。由于土地投放量過大,使有限的土地資源流失和貶值,喪失了發展空間與潛力,從而阻礙了村鎮的可持續發展。推平未建的閑置土地多、土地浪費嚴重。近幾年由于受國家經濟宏觀調控的影響,加上土地管理體制不完善,很多已推平土地不能如期開發建設,產生大量閑置土地,造成資金和土地資源的嚴重浪費。

三、如何更好的解決村鎮規劃與土地規劃之間的矛盾

(一)加強建設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之間的銜接

在進行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必須不斷創新農村建設用地政策,用足用活現有政策,加強對農村宅基地的管理。在管理的過程中應積極進行農村使用縣域村鎮體系的規劃方式,或是讓村鎮中的行政領導以及相關的行政機構進行有效溝通,加強規劃之間的配套銜接,綜合兩規的制定,科學合理的劃定“兩區”,使兩者規定找到有機的結合點,避免各自為政。

(二)認真研究和分析土地政策

在進行村鎮規劃和土地規劃的過程中,為了保證有效的制定村鎮規劃用地,應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調整農村用地政策,建立靈活的流轉機制,確保規劃得以實施,確保規劃效果不斷提升,讓農村的經濟發展措施得以真正實現。作為村鎮的管理者必須大力推行農村集體土地有償使用政策。對村鎮中位置優良的地段以及空閑地采取集體拍賣的方式,農戶所得到的凈收益,可以出讓50%以上的利潤來用于村鎮配套的建設,此舉可直接拓寬農村在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過程投融資渠道。在對土地政策進行研究和分析的過程中,還可利用政策推進村鎮村民以跨村跨組的方式建房,方便對農村地區的土地進行規劃和利用。

(三)制定既符合國家法律又符合當地實際的農村宅基地的管理辦法

在實際進行農村建設的過程中,應根據國家的法律以及農村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農村宅基地管理,自從我國出臺了取消農民建房押金之后,很多村鎮在進行土地審批的過程中管理不嚴、管理效果較差,為此針對農村宅基地管理過程中“一戶一宅”這一要求,在落實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直接造成了空地超標的現象,很多村鎮中的老宅無人對其進行監管以及拆除。當前這一實際問題格外突出,直接導致村鎮規劃目標和措施的實施。為此在今后的工作過程中必須不斷的加大執法力度,加大對農村宅基地建設的監管力度,不斷完善現階段農村宅基地管理。

(四)對現階段村鎮的編制方法進行完善

現階段鄉級土地利用規劃存在的同當前村鎮規劃不協調問題之一就是:在進行規劃的過程中其規劃的兩者思考方式不同,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尋找新的方法。在進行新的方法尋找過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統一在規劃過程中所有的基礎數據。其中包括了土地的剩余情況,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土地的使用情況,村鎮的人口以及農業發展的情況等等。第二,在進行預測模型以及預測人口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當地的實際發展情況,根據實際情況綜合分析。第三,在進行協調兩項規劃的過程中,最大的難點就是如何對用地的標準、分類的標準進行確定、如何對其進行統計,其范圍都是不一致的,這也是在實際規劃的過程中最難解決和協商的問題,為此在進行土地分類的時候應進行共同商討。

四、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讓村鎮經濟規劃和土地規劃得到協調發展,必須需要充分考慮當地經濟的發展模式和發展目標。在村鎮規劃以及發展建設的過程中,還應根據實際情況對所引入到農村的經濟發展計劃進行嚴格的分析和研究,確保應用這一經濟發展計劃和土地使用計劃并不會為農村的經濟效益帶來不好的影響,同時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也不會因為項目的工程建設而導致農村周圍環境被污染,必須時刻謹記不能用破壞環境來換取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金濤.村鎮規劃與土地規劃的比較及協調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20).

[2]牛志明,劉新平.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與村鎮規劃協調的研究——以阜康市滋泥泉子鎮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5(01).

(作者單位:遠安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猜你喜歡
土地規劃
關于土地規劃管理及城鄉規劃關系的分析
談土地規劃與城市規劃的統籌協調發展
基于四象限分析理論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評估方法研究
探討基于經躋轉型背景土地利用的規劃筐理
城鄉規劃與土地規劃統籌發展
新時期鄉鎮土地規劃管理的探析
土地測量在土地規劃中的應用研究
新形勢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