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高中物理教學中的能力培養

2019-05-29 10:31楊詠泉
新一代 2019年3期
關鍵詞:物理模型物理教學

楊詠泉

摘 要:針對物理學科的自身特點、高中學生的接受水平、社會對人才的素質要求,結合近五年高考真題的命題規律,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培養學生用語言表達物理概念、物理規律和物理過程的能力,教學中堅持困難分析、重視圖像圖景的教學、幫助學生在頭腦中逐漸形成一個合理的知識結構和思維結構.使學生逐漸形成在比較中求遷移、求創新的思維策略,從而提高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進而提高綜合素質,使其受益終身。

關鍵詞:物理教學;觀察實驗;物理圖景;物理模型

“物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睆慕鼛啄甑母呖嘉锢淼梅挚?,物理科目對學生構成一定挑戰,存在著新的困難,問題在于傳統的物理教學使學生習慣于抽象的邏輯推理及數學運算,而遇到實際問題就束手無策。針對這種現象,就需要在教學方法中培養學生用語言表達物理概念,加強物理圖像情景教學,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應用能力。

一、培養學生用語言表達物理概念

“如果說我曾經看得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學生所學的各門功課是相互關聯的.與高中物理最相關的科目是語文.許多學生學不好物理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語言基本功.不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物理概念和規律。展示物理情境,從而使物理的學習變得機械、呆板。所以,我們要刻意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譬如,在“楞次定律”的教學中,通過實驗演示、理論分析。全面剖析了楞次定律的內涵后.學生最難把握的是“阻礙”兩字的含義,這時.我們應該在引導學生分析該定律所包含的因果關系的基礎上.幫助學生用“增反、減同”的結論揭示感應電流磁場與原磁場方向間的關系.抓住“增反、減同” 的實質,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編制判斷感應電流方向的程序。再用相關的典型例題幫助學生學會用所編程序處理問題的方法。從而真正使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二、教學中堅持困難分析原則

實際生活的解決過程實際上包含這樣的流程,從實際問題中提取信息,排除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研究對象和物理場景,應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尋找物理對象在變化過程中滿足的定量和定性的規律,直至解決問題。例如:學生習慣于解決懸掛小球的擺動問題,而對小孩蕩秋千卻一籌莫展。學生習慣于小球過頂的圓周運動,而對汽車過拱橋的問題卻束手無策,困難在于:1.學生缺乏準確的物理模型。在實際問題的眾多現象中,思維容易受到問題的干擾,很難抓住對象本質的特征,因而難以從實際抽象出物理圖景和物理模型,形成認識上的思維障礙。2.學生缺乏程序化的思維訓練。在問題的應用上,學生仍然習慣于傳統的認識和思維方式,久而久之,就認為物理是代代公式的數學演算而已,因而淡化了物理思維的訓練,形成方法上的思維障礙。因而在今后的物理教學中必須重視圖像圖景教學,加強學生的應用能力的培養,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物理知識需要記憶的內容也是非常多的,單單物理公式高中物理課本中就有二百個左右。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我們緊靠機械記憶顯然是不行的,應該以意義記憶法、對比聯系法等加強記憶,減少遺忘。

三、重視圖像圖景的教學

不同的信息對大腦中不同的部位產生刺激作用,如文字信息傳向左半腦,引起抽象思維,形成概念,完成數學計算和演藝,而具體的形象圖形和圖像信息將傳向右半腦引起現象思維,形成空間概念。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文字信息和圖形交替傳到大腦的左半部和右半部,是大腦皮層的興奮中心和抑制部分左右、右半腦交替出現并相互補充,思維品質就能得到極大的提高,并保持持久的興奮。就是要在教學上通過圖像圖景的教學,建立由實際情景=理論模型=新實際情景的有機聯系,加強抽象的物理規律與形象的實際情景的緊密聯系,提高學習的效率,更好的掌握所學知識。1.充分展示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幫助學生建立準確的物理模型。傳統的物理教學安排的物理內容都是已經選擇、壓縮、改造而具典型化和簡約化,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若是照本宣科,學生很難理解所學內容,而若能充分利用圖形圖片、電視錄像、多媒體課件等手段再現知識發生發展的變化過程,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向學生提供信息,降低學生學習難度,并將物理研究問題的方法和物理思維寓于情景的建立和分析過程中,促使學生開展分析問題的思維活動,自然的“悟”出期中的道理和規律,從而潛移默化,使學生掌握分析物理過程、建立正確物理模型。例如,在講解單擺模型時,展示伽利略觀察油燈等時擺動的圖片和動畫,再現模型建立的思維過程。讓學生身臨奇境,感知分析物理過程的方法,建立準確的單擺模型。這樣,學生理解了模型的本質,就不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我們所傳授的物理知識相比,我們更應該注重科學思想方法的挖掘。并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可傳輸的系統展示給學生。幫助學生在頭腦中逐漸形成一個合理的知識結構和思維結構.這樣就能使學生逐漸形成在比較中求遷移、求創新的思維策略,從而提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

總之,物理知識離不開語言基礎,離不開觀察和實驗。要通過觀察和實驗,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用語言表達物理概念、物理規律和物理過程的能力,培養自己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并獲得知識,有意識的提高自己的科學思維能力,建立正確的物理圖景,學好對具體問題準確分析,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教學才能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能力結構,提高綜合素質,使其受益終身。

參考文獻:

[1]王軍暉.新課程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自主探究模式的構想與實施.[J]物理實驗.2017(01)

[2]周久磷.探究性教育理念下的中學物理教學.[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5(10).

猜你喜歡
物理模型物理教學
淺析初中物理教學中物理模型的構建策略
智能爬墻機器人的設計與制作
談物理模型在物理學習中的應用
關于“比較法”教學
例談打造生活化物理課堂
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學中解題能力的培養
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教學設計
淺析加強物理實驗教學 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
淺談如何讓學生“樂學”“會學”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業有效性的教學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