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陽化濕法治療慢性鼻-鼻竇炎伴鼻息肉臨床分析

2019-05-31 09:51黃桂鋒
光明中醫 2019年10期
關鍵詞:溫陽化鼻息肉鼻竇炎

黃桂鋒

慢性鼻-鼻竇炎屬于臨床常見的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疾病,是鼻竇、鼻腔慢性炎性疾病類型,而慢性鼻-鼻竇炎伴鼻息肉則屬于慢性鼻-鼻竇炎疾病類型之一[1]。目前臨床采取手術治療方法作為慢性鼻-鼻竇炎伴鼻息肉的常用手段,但容易發生術后息肉復發、竇口閉鎖等并發癥,影響預后[2]。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討溫陽化濕法治療慢性鼻-鼻竇炎伴鼻息肉的療效?,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收治的慢性鼻-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100例,依照數據隨機分組法劃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男33例(66.00%),女17例(34.00%);年齡20~68歲,平均年齡為(37.50±15.20)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4年,平均病程為(1.50±0.35) 年;疾病分類:Ⅰ型慢性鼻-鼻竇炎伴鼻息肉有12例(24.00%,12/50),Ⅱ型慢性鼻-鼻竇炎伴鼻息肉有27例(54.00%,27/50),Ⅲ型慢性鼻-鼻竇炎伴鼻息肉有11例(22.00%,11/50);中醫辨證分型:濕熱型有23例(46.00%,23/50),肺經蘊熱型有20例(40.00%,20/50),肺脾氣虛型有7例(14.00%,7/50)。研究組:男34例(68.00%),女16例(32.00);年齡21~69歲,平均年齡為(37.35±15.40)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4年,平均病程為(1.45±0.50) 年;疾病分類:Ⅰ型慢性鼻-鼻竇炎伴鼻息肉有12例(24.00%,12/50),Ⅱ型慢性鼻-鼻竇炎伴鼻息肉有28例(56.00%,28/50),Ⅲ型慢性鼻-鼻竇炎伴鼻息肉有10例(20.00%,10/50);中醫辨證分型:濕熱型有22例(44.00%,22/50),肺經蘊熱型有21例(42.00%,21/50),肺脾氣虛型有7例(14.00%,7/50)。2組慢性鼻-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均無差異性,P>0.05,組間存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結合2012年昆明版《慢性鼻-鼻竇炎診斷和治療指南》的疾病相關診斷標準確定:其臨床主要癥狀表現包括:1)鼻塞癥狀;2)黏性鼻涕(或者黏膿性鼻涕)。其臨床次要癥狀表現包括:1)頭面部脹痛癥狀;2)嗅覺減退(或者嗅覺喪失)。結合臨床主要癥狀表現與臨床次要癥狀表現,以符合上述2種或以上作為診斷依據。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

1.3.1 納入標準本次研究工作的所有參與對象均符合該疾病臨床相關診斷標準,均知情同意,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配合本次研究工作。

1.3.2 排除標準本次研究工作的所有參與對象均已排除<18周歲患者,已排除合并重要臟器疾病患者,已排除合并嚴重傳染性疾病患者,已排除合并惡性腫瘤疾病患者。

1.4 治療方法2組慢性鼻-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均接受鼻內鏡下手術治療;同時,對照組患者接受糖皮質激素治療,研究組患者接受溫陽化濕法治療。對照組手術前給予強的松口服治療(晨起口服,每日1次;每次30 mg;持續治療7 d)。手術后給予:1)抗生素靜脈滴注,持續治療7 d。2)強的松治療(晨起口服,每日1次;首先每次20 mg,持續治療7 d;接著調整為每次10 mg,持續治療7 d;接著調整為每次5 mg,持續治療1個月)。3)鼻噴激素噴鼻腔(外用于患側鼻腔,每日1次,每次2噴;持續治療3個月)。4)生理鹽水沖洗鼻腔。研究組手術前給予溫陽化濕方治療(藥物組方包括附片6 g,桂枝15 g,干姜10 g,車前草15 g,茯苓12 g,澤瀉15 g,辛夷花9 g,蒼耳子9 g,白芷12 g;口服,每日1次,每次1劑,持續治療7 d)。手術后給予:1)抗生素靜脈滴注,持續治療7 d;2)溫陽化濕方加味治療(藥物組方包括附片6 g,桂枝15 g,干姜10 g,車前草15 g,茯苓12 g,澤瀉15 g,辛夷花9 g,蒼耳子9 g,白芷12 g,白術10 g,川芎10 g,丹參20 g;沖洗鼻腔,每日1次,每次1劑,持續治療1個月;接著調整為間斷治療2個月,即使用5 d,停止2 d)。

1.5 觀察指標觀察比較2組慢性鼻-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的上皮化時間、清潔時間、治療前后VAS評分(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以及治療前后Lund-Ken-nedy評分(鼻內鏡評分)及治療效果。

1.6 判斷標準

1.6.1 療效判斷標準結合患者的疾病癥狀改善程度,劃分為3級,即治愈、好轉、無效。治愈:經治療后,患者的疾病臨床癥狀表現與體征均改善90%以上;好轉:經治療后,患者的疾病臨床癥狀表現與體征均改善30%~90%;無效:經治療后,患者的疾病臨床癥狀表現與體征均改善30%以下。治療總有效率=治愈率+好轉率。

1.6.2 VAS評分標準將患者疾病情況劃分為3度,即輕度(0~3分)、中度(3~7分)、重度(7~10分);得分越高則表示患者癥狀越明顯。

2 結果

2.1 2組患者上皮化時間及清潔時間比較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的上皮化時間和清潔時間更短,P<0.05。詳見表1。

2.2 2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VAS評分比較2組治療前癥狀VAS評分無差異性,t=0.1451,P=0.8851。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治療3個月癥狀VAS評分更低,t=3.4183,P=0.0011;研究組治療6個月癥狀VAS評分更低,t=4.1383,P=0.0001;研究組治療1年癥狀VAS評分更低,t=2.7472,P=0.0078。詳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VAS評分比較 (例,

2.3 2組患者治療前后Lund-Ken-nedy評分比較2組的治療前Lund-Ken-nedy評分無差異性,t=0.0516,P=0.9590。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治療3個月Lund-Ken-nedy評分更低,t=11.6179,P=0.0000;研究組治療6個月Lund-Ken-nedy評分更低,t=13.7929,P=0.0000;研究組治療1年Lund-Ken-nedy評分更低,t=19.8838,P=0.0000。詳見表3。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Lund-Ken-nedy評分比較 (例,

2.4 2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更高,χ2=11.9601,P=0.0005。詳見表4。

表4 2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例,%)

3 討論

慢性鼻-鼻竇炎為臨床常見疾病,主要是由于多種因素而致,慢性鼻-鼻竇炎伴鼻息肉是慢性鼻-鼻竇炎疾病常見類型之一。臨床結合慢性鼻-鼻竇炎伴鼻息肉的疾病特點,手術治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鼻腔鼻竇通氣及引流情況,但使用單一治療方法未能有效解決問題,未能有效改變機體鼻腔炎癥性病變、鼻竇黏膜炎癥性病變、鼻息肉生長等。相關臨床研究表明,采取綜合治療方法可以提高臨床療效[3,4]。

糖皮質激素可以起到抗水腫、抗炎作用,可以有效抑制息肉形成以及息肉復發。慢性鼻-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采取糖皮質激素口服治療,可以有效緩解炎癥反應,促使息肉體積縮小。而且,手術過程中,可以更有效控制出血,從而使操作者更好掌握術區視野,利于縮短手術時間。但若慢性鼻-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則容易發生各種不良反應,影響預后[5,6]。從中醫學角度而言,慢性鼻-鼻竇炎伴鼻息肉歸屬于“鼻息肉”范疇,因此治療原則應為“溫陽化濕”。本次研究工作中,溫陽化濕法組方中,附片可以起到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有助于調節下丘腦神經內分泌功能;干姜可以起到溫中散寒作用;桂枝可以起到溫經通脈、發汗解肌、助陽化氣、平沖降逆作用;丹參可以起到調節水通道蛋白作用;諸藥共用,可以起到溫陽化濕、宣通鼻竅的治療功效[7,8]。從此次研究結果可知,應用溫陽化濕法治療的研究組患者的上皮化時間、清潔時間更短于對照組(采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治療后癥狀VAS評分、Lund-Ken-nedy評分更低于對照組,而治療總有效率則更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溫陽化濕法治療的長期療效確切,有重要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臨床結合慢性鼻-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的疾病特點,采取溫陽化濕法治療的效果顯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癥狀VAS評分、Lund-Ken-nedy評分,有效縮短上皮化時間、清潔時間,從而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中加強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溫陽化鼻息肉鼻竇炎
溫陽化濁通絡方治療系統性硬化病的研究進展
溫陽化濁方對阿霉素腎病大鼠保護作用及TRPC6表達的影響
慢性鼻-鼻竇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含附子-半夏溫陽化痰湯對多囊卵巢綜合征大鼠的毒性研究*
張贊臣的鼻竇炎神方
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藥物保守治療一例
鼻內鏡下手術治療鼻息肉的臨床分析
IL13 與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竇炎鼻息肉組織中的表達
鼻息肉病采用糖皮質激素聯合鼻內鏡治療的效果分析
升麻解毒湯治療慢性鼻竇炎25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