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動靜脈畸形顯微外科切除在基層醫院的臨床效果與安全性評價

2019-06-01 03:27廖小輝羅洪海鄧一帆
分子影像學雜志 2019年2期
關鍵詞:顯微外科動靜脈基層醫院

廖小輝,羅洪海,戴 兵,鄧一帆

廣東省博羅縣人民醫院//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神經外科,廣東 博羅 516100

腦動靜脈畸形(AVM)的主要治療方式包括開顱切除術、介入栓塞治療、放射治療等[1-2]。完全切除AVM病灶是治愈該疾病的最佳方法,被認為是金標準[3]。近年來,隨著神經外科手術顯微鏡在基層醫院的逐漸普及,AVM的顯微外科切除術得到了廣泛開展。一般認為顯微外科切除術與傳統肉眼直視下的切除術相比較,具有損傷小、效果好的優點,AVM也存在供血動脈豐富導致出血增多、重要功能區域切除困難以及動靜脈處理順序問題,但在既往研究中缺乏系統分析。這些問題在基層剛開展顯微切除時往往顯得異常關鍵,需要進一步進行研究和證實。本研究就開展顯微外科切除術對AVM的療效進行探討,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顯微鏡下AVM顯微外科切除術患者45例為實驗組,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齡23~51歲(34.03±4.16歲),依據Spetzler-martin分級[3-4],有14例為Ⅰ級,19例為Ⅱ級,8例為Ⅲ級,4例為Ⅳ級。選取同期收治的傳統直視下AVM切除術患者50例為對照組,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齡21~53歲(35.79±4.83歲),有13例為Ⅰ級,29例為Ⅱ級,6例為Ⅲ級,2例為Ⅳ級。納入標準:出血灶均位于幕上;出血量<30 mL;經頭顱CT、CTA或DSA等檢查確診,均符合臨床對腦動靜脈畸形的診斷標準[5-6]。排除標準:腦疝患者;合并重大心、肝腎疾病與出血傾向者。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通過我院倫理審查。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行傳統開顱肉眼直視下AVM切除術,術前評估患者的出血量與出血位置,控制患者血壓在安全范圍內,適當降低顱內壓治療,患者實施全身麻醉,常規開顱后,在找到出血灶后將瘀血清除,肉眼直視冷光源輔助下切除畸形的血管團。

實驗組則行顯微外科切除術,依據術前腦血管檢查影像資料精確定位,從開硬腦膜后均在顯微鏡下操作,通過銳性分離蛛網膜,進入腦溝腦裂內[7]。在清除部分腦內血腫獲得操作空間后,切斷供血動脈,使用顯微操作技術分離畸形血管團,最后電凝閉塞引流靜脈,完整切除病灶。位于皮層表面的動靜脈畸形,可用電凝使其完全閉塞,局限于額極或顳極的大的動靜脈畸形,可距動靜脈畸形約幾毫米處切除,精確的沿著動靜脈畸形邊界手術,是主要和常用的方法。術中對腦組織與病變組織進行嚴格分離,采取圓錐形進入,不可直接進入,盡量避免進入畸形血管團,引發大出血。若畸形血管是通過深部動脈供血,則需沿引流靜脈將深部血管分離,再找到相應的供血動脈將其切斷,確?;窝芡耆谐齕8]。

1.3 研究指標

觀察兩組ADL評分[9]、血清MMP-2與MMP-9水平、不良反應(癲癇發作、腦梗塞以及術后再出血)發生率,取患者入院第2天清晨空腹外周靜脈血與手術治療后第3天清晨空腹外周靜脈血5 mL,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ELISA)進行測定[10-11]。術后記錄兩組患者。

1.4 療效判定

顯效:自覺癥狀有明顯好轉,軀體生理功能與心理狀態良好,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有效:自覺癥狀有所緩解,心理狀態良好,生理功能逐步恢復,但仍無法進行日常生活活動;無效:未達到有效標準[12];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組間比較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對比

實驗組總有效率(91.11%)優于對照組(6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n(%)]

2.2 術后復發率、致殘率、死亡率及并發癥對比

實驗組術后復發率、致殘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2)。實驗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表3)。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復發率、致殘率與死亡率對比[n(%)]

表3 兩組術后并發癥對比[n(%)]

2.3 兩組血清MMP-2、MMP-9水平、ADL評分對比

實驗組患者術后血清MMP-2與MMP-9水平均低于對照組,且ADL評分明顯更高(P<0.05,表4)。

表4 兩組血清MMP-2、MMP-9水平對比(Mean±SD)

3 討論

AVM是由動脈、靜脈及動脈化的靜脈血管組成,動靜脈間無毛細血管,出血幾率最高[13-14]。中青年為AVM的好發群體,對疑似腦血管畸形出血患者,應詳細詢問病史,通過腦血管CTA或DSA檢查盡早確診。近年來,隨著手術顯微鏡在基層醫院的逐漸普及,AVM的顯微外科切除術得到了廣泛開展。有研究指出,AVM顯微外科切除術的治療成功率可高達91%,而傳統直視手術治療成功率僅為78%[15]。AVM的顯微外科切除術使手術操作更加精細,減少對患者周圍腦組織的損傷,使畸形團和腦內血腫清除更加徹底,手術難度和AVM的大小、靜脈引流情況以及是否位于腦功能區直接相關。近兩年,我基層醫院逐步開展AVM的顯微外科切除術,手術治療效果佳,術中出現的損傷較少,預后良好[16-17]。

本研究顯示,實驗組總有效率高達91.11%,對照組總有效率僅為68.00%;實驗組術后復發率為6.67%,對照組則為38.00%,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前兩組患者MMP-2與MMP-9水平無顯著差異,術后兩組患者上述水平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實驗組下降程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同時實驗組患者術后日常生活能力評價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認為顯微外科切除術優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術野清晰,血腫腔內的小血管與出血點顯示清楚,電凝止血不會損傷或較少損傷鄰近的正常腦組織,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護腦功能,降低熱輻射的損傷[18-19];血腫腔深部照明效果更好,從而使血腫清除得更加徹底,并降低對鄰近正常腦組織和腦血管的損傷,降低術后腦水腫程度[20];常規開顱血腫清除手術的操作,術中腦組織在腦壓板下形成了過度牽拉,導致深部視野窺視不清晰,造成術后出血幾率增加。而在顯微鏡的直視下手術中能更容易的發現出血點并進行電凝止血[21]。

綜上所述,腦動靜脈畸形病情復雜多變,術中借助顯微鏡技術可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率,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同時在基層醫院開展AVM顯微切除早期應選擇Spetzler-martin分級低的患者,充分了解介入栓塞的適用范圍和必要性;逐步熟悉重要功能區的識別和回避方法,有效提高患者的預后生活質量,值得臨床借鑒實施。

猜你喜歡
顯微外科動靜脈基層醫院
顯微外科技術治療再植術后中指持續腫脹成功1例
微生物檢驗在基層醫院感染控制中的應用
腦膿腫并肺動靜脈瘺2例及文獻復習
肺動靜脈瘺38例臨床分析及診治
3例肺動靜脈瘺的外科治療
輸精管結扎致梗阻性無精子癥的顯微外科治療(附28例臨床報告)
基層醫院腹腔鏡肝切除術后并發癥的預防與治療(附52例報告)
循序漸進式健康教育在基層醫院卒中病患者中的應用
大型聽神經瘤顯微外科手術后并發癥的護理
探索大醫院幫扶基層醫院新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