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大學生回鄉創業的財政支持政策探析

2019-06-07 15:06貢伊林
現代營銷·信息版 2019年4期
關鍵詞:大學生

貢伊林

摘? 要:財政支持是大學生回鄉創業的一項重要保障。財政支持大學生回鄉創業政策,關鍵是要解決好為什么支持、如何支持、支持到什么程度的問題。只有解決好這三個問題,才能避免財政支持政策的盲目性,真正激發大學生回鄉創業的積極性,提高對大學生回鄉創業財政政策支持的實際效果,促進江蘇省經濟活力和實力不斷增強。

關鍵詞:大學生;回鄉創業;財政支持

一、進一步明確財政政策在支持大學生回鄉創業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財政支持大學生回鄉創業,就是活化江蘇省未來經濟之源。江蘇是我國的經濟大省,也是創新大省,經濟實力和經濟活躍度位于全國前列。根據財政部披露的全國財政收入情況,2017年江蘇財政收入排名全國第二,達到8172億元。盡管目前大學生回鄉創辦的實體在江蘇省經濟中所占比重還微不足道,但是未來的經濟發展,依靠的就是這些實體。財政的來源在于經濟發展,財政政策支持大學生回鄉創業,就是在培育未來的財政之源。正因為如此,世界各國大多通過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化財政之源。如英國有“企業創辦計劃”、“小工場計劃”等推動大學生創業項目,政府聯合企業和社會力量為大學生創業提供資金、網絡、技術及管理服務;德國2006年投入2.6億歐元支持大學生創辦高新企業等,目的都是為了增強經濟發展的后勁。我國以及江蘇省近年來在支持大學生創業方面也出臺了一系列包括財政支持在內的扶持政策,鼓勵大學生創業。大學生回鄉創業是大學生創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享受到相應的財政支持政策。

其次,財政政策支持是撬動大學生回鄉創業的一個重要杠桿。大學生回鄉創業從起步到轉入正常經營,會遇到諸多困難和問題,起步階段遇到的“資金難”問題,是大學生創業遇到的最大攔路虎。有資料顯示,大學生創業大多集中在教育、零售等領域,雖然他們有熱情、有沖勁,但是“缺少資金”是他們創業失敗面臨的最大風險,他們解決創業資金的主要途徑是父母、親友投資、借貸和個人儲蓄,而一旦創業失敗,將會給家庭帶來很大損失。因此通過財政政策支持,在資金、場地、稅收等方面為大學生回鄉創業提供條件,是政府需要考慮的問題,政府財政向回鄉大學生伸出援手,為他們創業助一把力。

其三,財政政策支持大學生回鄉創業就是在支持大學生就業。大學生回鄉創業是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2018年,江蘇省有56.7萬大學生畢業,其中留在江蘇的占到55.5%。另據麥克斯研究院調查顯示,在大學生創業中,有近四城大學生選擇留守在家鄉進行創業,由此可以推算出江蘇省每年大概有14.2萬大學生選擇回鄉創業??梢哉f,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強化對大學生回鄉創業財政支持政策,對于江蘇省的經濟社會發展,都有著極為重要和長遠的意義。

二、當前江蘇省大學生回鄉創業的財政支持相關政策

多年來,江蘇省一直堅持“以創業創新”帶動就業,支持創業創新。2015年,江蘇省出臺的《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帶動就業工作實施方案(2015—2020年)》,制定了創業培訓補貼、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場地租金補貼、創業擔保貸款補貼、創業帶動就業補貼等13項財政補貼政策,推動全社會創業創新。其中明確對大學生創業給予財政支持的政策主要包括:

(一)補貼政策。包括創業培訓補貼,對大學生(含畢業前2年的在校大學生)有創業意愿和培訓愿望的,對經過培訓取得合格證書的,給予創業培訓補貼;一次性創業補貼,大學生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能帶動其他勞動者就業且正常申報納稅后,憑相關合法有效證件申請一次性創業補貼; 創業場地租金補貼。對創業孵化基地內初次創業的大學生(含在校及畢業2年內)給予三年創業場地租金補貼;創業帶動就業補貼。大學生初創主體吸納其他勞動者就業并與之簽訂一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并按規定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的給予創業就業補貼;創業項目補貼。對大學生創辦的科技含量高、具有潛在經濟社會效益的創業項目,被評為省級大學生優秀創業項目的,給予每個1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社會保險補貼,對自注冊登記起繳納社會保險費6個月以上,但在3年內創業失敗的,按實際納稅總額的50%、最高不超過1萬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補貼。

(二)稅收政策。包括自主創業稅收優惠、企業吸納稅收優惠。如對畢業年度內高校畢業生3年內按每戶每年96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

三、江蘇省大學生回鄉創業的財政支持政策建議

通過梳理江蘇省大學生回鄉創業的財政支持政策可以發現,江蘇省在通過財政支持政策扶持大學生創業上,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支持體系,要么門檻太高,回鄉大學生難以享受到相關財政政策支持,要么財政政策支持期限較短,難以對大學生回鄉創業起到真正的扶持作用。因此,應該系統全面制定長期有效的財政支持政策,為大學生回鄉創業提供堅實的財政支持保障。

(一)切實降低行政制度性成本。對涉及大學生創業的檢驗檢測、認證、物流以及水、電等,切實降低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減輕大學生回鄉創業負擔。

(二)加大稅收優惠力度。大學生回鄉創業從初創到成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目前江蘇省設定了3年的稅收優惠期限,這顯然是不夠的,應該調整為5到10年,切實減輕回鄉大學生創業過程中的資金壓力。

(三)由政府牽頭設立真正意義上的創業基金。資金問題是大學生回鄉創業的最大“攔路虎”,政府應下決心設立面向包括回鄉大學生在內的“創業”基金,而不是采取貼息貸款的方式支持大學生創業。凡是經過一定程序認定可行的項目,尤其是技術含量比較高的項目,都可以向政府申請創業基金。同時設立權威的項目評估小組,聘請行業內專家對項目進行評估,對經過評估后成立的項目,發放創業基金。

(四)設立專項風險投資基金。對風險性比較高的大學生回鄉創業項目,以創業企業未來的發展財產及預期收益為擔保,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讓專業的風險投資機構對回鄉大學生創業項目進行投資。

參考文獻:

[1]樊勇.張蘇.財政政策激勵與大學生創業[J].財政研究,2013,(03).

[2]于躍.張雅光.德國、英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比較[J].理論研究,2017,(07).

[3]陳德仙.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變遷軌跡與實施績效[J].現代城市,2018,(12)-16.

猜你喜歡
大學生
大學生付費實習“天坑”必須提防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大學生繳存公積金,這個可以有
新大學生之歌
從8 個字看大學生的政治認同
大學生實習“注水”誰之過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