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閱讀成為“悅讀”

2019-06-13 00:37張紹娟
湖北教育·教育教學 2019年5期
關鍵詞:悅讀課型圖書

張紹娟

一、“悅讀”課程品位高

有哲人說,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許多道德高尚的人談話。根據相關統計,超過80%的學生在閱讀書目的選擇上存在盲目性和低質性。因此,教師應該在學生起步讀書的時候,就為他們選擇高品位、高質量、有趣味的書籍。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所選擇的“悅讀”課程組合也應該因年級而異,下面以小學一年級的“悅讀”課程作一說明。

根據學生認知水平,筆者將一年級“悅讀”課程確定為“經典兒歌+《弟子規》+《三字經》”組合。

選編古今中外優秀經典兒歌100首。這些意境優美的詩歌是兒童文學寶庫中的奇葩,富有節奏感和韻律美,可誦,可唱,可演,融趣味性、知識性、形象性、文化性于一體,可以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悠久的傳統文化是古圣先賢們幾千年來智慧的結晶,它使中華民族歷經幾千年而生生不息。其中的《三字經》和《千字文》正是青少年學習國學的入門內容。讓學生從小誦讀這些有價值的書,就如同師從賢哲,可從中汲取知識,陶冶情操,提高修養,形成健全的人格,為自己一生的發展奠定扎實的道德基礎,是中小學校對學生進行傳統教育很好的教材。

高品位“悅讀”課程的構建,打破了語文課本獨占課堂的局面,既切合了一年級學生的認知實際,也實現了“培養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的課標要求,更潛移默化地對學生滲透了傳統文化的教育。

二、“悅讀”課型個性化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是師生共同學習、共同生活、共同成長的共同體。小學語文課堂本應該是一個情趣盎然、生命涌動的場所,但如果教師總是使用封閉、單一和僵化的教學模式,一定會讓學生感到語文的無趣、課堂的乏味,學生的閱讀欲望也會隨之降低。課堂教學形式應該多樣化、個性化,讓學生在不同課型的學習中感受到語文學科的魅力和讀書的樂趣。

經過三年的摸索與梳理,筆者已經完善了“悅讀”教學課型系列:單元導讀課—精讀導學課—略讀自學課—美文賞評課—主題誦讀課—讀書匯報課—主題習作課—綜合性實踐活動課。整個流程以單元推進的方式,整合語文教材、“語文主題學習”系列圖書和精選國學經典的文章,在開學初就做好整冊策劃和單元規劃。其中,單元導讀課、精讀導學課、略讀自學課、美文賞評課主要是針對語文教材和“語文主題學習”系列圖書所建構的課型,而主題誦讀課、讀書匯報課、綜合性實踐活動課是針對各年級高品位“悅讀”課程所建構的課型。

比如,筆者在“精讀導學課”課堂上就采用“1+X”(一篇帶多篇)模式進行閱讀教學。統編教材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的主題是“童話”,童話的內容是圍繞“奇妙的大自然”編排的。教材以三篇文章為載體,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缎◎蝌秸覌寢尅芬酝挼男问匠尸F了青蛙生長過程的科學知識,蘊含了從小能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在演讀《小蝌蚪找媽媽》后,筆者引領學生走進“語文主題學習”系列圖書的閱讀世界。在“奇妙的動物朋友”閱讀單元里,學生走進動物王國,探訪了許多神奇的動物朋友。小珍珠的媽媽竟然不是珍珠鳥,毛毛蟲能化蛹成蝶,杜鵑會借巢孵蛋,變色龍身體的顏色會變來變去,蜥蜴愿意把尾巴斷給兔子吃……一個個神奇有趣的故事,讓學生樂翻了天?!段沂鞘裁础分v述了水的多種變化形態,這是對大自然物體形態最普通的認識,筆者引導學生學完課文后,在“語文主題學習”系列圖書中找到與之對應的閱讀主題——“自然狂想曲”,《寫給云》的詩歌,《宇宙到底有多大》的比擬,《青蛙給星星打電話》的想象……學生既了解了自然常識,感受到了詩歌的語言美,又領悟到了想象、夸張、比擬等手法在童話體裁中的獨特運用。而兒歌《植物媽媽有辦法》則從植物的角度,讓學生了解植物傳播種子的常見辦法,學習完這篇課文,筆者精心選取了“語文主題學習”系列圖書中“奇妙的植物”單元里12篇與植物有關的文章:蔬菜和野菜都有秘密,種子傳播的種種奇妙辦法;自然界竟然有胎生植物?樹能走路?還能結“香腸”?……這組文章主題離奇神秘,讓學生大開眼界。一個單元3篇課文的學習,延伸到“語文主題學習”系列圖書中32篇同類課外文章的閱讀,閱讀量由900來字擴充到60000多字。這樣的閱讀,讓學生的內心豐盈充實,讓他們對大自然幼稚的情感變得真誠厚重起來。

三、“悅讀”活動豐富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從事所有活動的動力。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閱讀產生主動需求。為了能夠保持學生的讀書興趣,一定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悅讀”活動,創造濃郁的書香氛圍,讓閱讀成為生活的重要部分。?

1.閱讀快樂分享。每天早上5分鐘的閱讀分享時間,按小組順序上臺分享讀書心得。筆者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分享方式,對于一般的學生,筆者采取“我推薦,你誦讀”的形式,對于閱讀能力強的學生,筆者放手,讓他們以“名人名言”“書海拾貝”“好書推薦”等形式,向同學們介紹看過的新書、好書,交流自己在讀書活動中的心得體會,正因為此,班級中形成了良好的讀書氛圍。

2.讀書筆記展評。筆者布置的語文作業只有兩種:讀書和寫作。筆者要求學生每天都要在讀書記錄卡上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跡。一次記錄卡包括摘抄四個好詞、兩個好句和自己的讀書感悟。每學期定期進行讀書筆記展評活動。

3.表演課本劇。表演是學生對文本理解最直觀的形式,而且小學生非常喜歡這種方式。為了能夠演好一個課本劇,他們往往需要去查閱很多資料。這項活動讓學生的閱讀面更廣了,他們的觀察、思考、動手實踐能力也進一步加強。

4.手抄報比賽。每讀完一個單元,筆者就安排學生根據語文教材、“語文主題學習”系列圖書和“悅讀課程”等內容,利用周末時間編寫一張手抄報。每當優秀作品在文化墻上展示時,學生的快樂是無以言表的。

5.語文素養展示。每學期末,筆者就組織全班學生舉辦“主題閱讀,快樂成長”語文素養展示活動,活動內容為書寫比賽、誦讀比賽、背誦比賽。各學習小組組織學生全員參與,學生從籌備、訓練、展示,一路走來,學生激情昂揚,活動精彩紛呈。

這些多姿多彩的活動,大大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也使他們的讀書興趣更加濃厚。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樂趣,在活動中鍛煉能力,在展示中樹立自信,語文素養就在這樣的浸潤中得到滋養和提升。?

閱讀不是任務,而應該是快樂的享受,作為語文教師,當你構建了高品位的閱讀課程、確定了個性化的閱讀課型,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后,學生一定會將閱讀任務看作閱讀享受——“悅讀”!

猜你喜歡
悅讀課型圖書
合作學習法在不同課型中的有效性實踐研究
圖書推薦
歡迎來到圖書借閱角
例談在不同課型中培養史證意識
微課,為“悅讀”插上“隱形的翅膀”
課型與教學模式的探討
以《散步》為例談課型設計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