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主探索合作學習

2019-06-13 00:37鄭以新
湖北教育·教育教學 2019年5期
關鍵詞:課本上小棒獨立思考

鄭以新

一、創造條件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

就學習過程而言,獨立思考是學好知識的前提。因此,在組織教學時,首要的任務是創造條件,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使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產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提高數學素養。

教學新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兩位數減一位數、整十數”中的“36-8”時,按常規教法,教師會按照課本提供的模式指導學生擺小棒。學生順著教師的提問方式思考和操作,會出現兩種算法:①將8分成6和2,在36根小棒中先減去6根,再減去2根,于是有36-8=36-6-2=28(連續減);②將36分成16和20,運用前面學習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規則,先從16根小棒中減去8根,再加上20根,算式是36-8=16-8+20=28(叫加減法)。如果我們讓學生離開書本,自主操作,學生不僅會出現課本上提示的計算方法,而且會產生比課本上的方法更新穎、更實用的計算方法,如先打開一捆小棒直接減去8根,再加上26根,即36-8=10-8+26=28(破十法)。課本上提供的模式雖然滲透有“破十法”,但沒有這樣來的直接。如果有學生將36分成16和20,先從20根小棒中減去8根,再加上16根,教師要提示學生這種計算方法要等到二年級才會學到。

二、有效發揮合作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在小組討論、合作交流中,教師要營造出良好的氛圍,讓學生敢說、會說。具體要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1.選擇好合作學習,小組討論的內容。一般來說,在新知識的探求過程中,為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系,在遇到知識的重點、難點和學生學習的疑難處時,在歸納、推理、概括遇到困難時,以及在運用概念、性質、公式、法則等數學知識去判斷正誤時,都可以組織相應的討論和交流。

例如,在學習除法時,可以組織討論“0為什么不能作除數?”(以3÷0為例,如果0作除數會怎樣);在學習多位數減法時,對有學生提出的“可不可以從高位減起”的質疑,用討論的方式來解決;研究百分數,可以圍繞百分數與分數有什么相同與不同之處,使學生弄清二者的交叉與包含關系。又如,判斷“甲數比乙數多20%,那么乙數就比甲數少20%”與“圓錐的體積比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的體積小”之類的易混、易錯的問題時,則易于開展討論。對于實地測量、實地考察等數學實踐活動,更應組織小組合作去完成。

2.把握好討論的時機、規模和時間?!安粦嵅粏?,不悱不發?!痹趯W生充分地“憤”“悱”之后,教師要不失時機地組織學生討論和交流。討論的次數要根據實際的需要而定,一節課里,可以安排一兩次,最多不超過三次。討論的規模也要按實際的需要而定,二人互議、四人或五六人分成學習小組均可。討論的時間要因內容和學生討論的實效而定,難的問題時間可以長一點。

3.確保合作交流的有效性。教學的一切活動形式都要從實際的效果去考慮,防止走過場和形式主義。要發揮討論與交流的功能,就要認真做好合作學習的準備工作。這里的工作主要包括合作討論的數學材料、合理組建學習小組、“優生”與“學困生”的合理搭配等方面。

三、采用先獨立后合作的策略

在組織課堂教學時,要采用先獨立后合作的策略。對于學生需要解決的每一個問題,必須經過學生獨立地探索、研究和思考的過程。當學生在充分發揮他的潛能后還不能解決問題時,再借助合作的方式。這種在充分體驗和感受的基礎上合作,才能使學生明白自己的知識盲點,進而取長補短。

又如,在計算陰影部分面積時,學生通過獨立思考,盡管不少學生找不到解題的途徑和方法,甚至有的學生無所適從,但通過個體的思考,學生起碼能夠找到解題的障礙在哪里(上底不知道)。而通過合作探究,悟出了梯形同長方形面積、陰影部分同長方形的聯系,從而找到了8×5÷2=20的解答方法。在這樣的解題過程中,學生感觸多多,體驗更深刻。

因此,先獨立后合作,實際上就是為學生首先提供了一個獨立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可以有效克服學生可能出現的依賴性、惰滯性和呆板性,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猜你喜歡
課本上小棒獨立思考
教育的目的是獨立思考的培養
尋找規律巧算根數
一起數小棒
巧移小棒
談獨立思考
借課本
談獨立思考
算盤是個“小氣鬼”
課本上的涂鴉
共需多少根小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