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揚琴曲《林沖夜奔》的演奏技巧與情感表現

2019-06-17 01:43葛金蓮李哲
藝術評鑒 2019年9期
關鍵詞:實際運用

葛金蓮 李哲

摘要:在《林沖夜奔》這首作品的創作對于揚琴傳統樂曲而言有著里程碑性的意義,為了凸顯出林沖這一人物在暴風雪的夜晚奔上梁山的情景,項祖華老師在創作的過程中添加了大量新的演奏技法,以此突出林沖憤懣不平、無奈之下奔上梁山的憤怒之情。本文就曲中運用的新型演奏技巧進行分析,探究在演奏過程中這一系列演奏技巧對音樂發展存在的意義。

關鍵詞:揚琴演奏技巧? ?實際運用? ?《林沖夜奔》

中圖分類號:J605?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9-0001-02

在近代的揚琴作品創作中更加注重對揚琴技巧的表現,在《林沖夜奔》的創作中對于揚琴演奏技巧的表現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揚琴演奏技巧,在傳統演奏技巧的基礎上加入了更多的具有創新性元素的演奏技巧,如雙音琴竹的運用以及滑音指套的運用,在隨著揚琴演奏形式的發展與演奏技巧日益豐富的過程中,促進了揚琴的藝術表現力的提高。

一、作品概述

《林沖夜奔》是項祖華先生所創作的《國魂篇》四首中的一首,取材于我國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第九回,采用“起承轉合”的曲式結構,將林沖這一主要人物進行了惟妙惟肖地描繪,并運用不同的演奏技巧講述了林沖跌宕起伏的一生,同時也將林沖在被奸人陷害之后雖然帶有滿腔的怒火但是依舊在風雪交加的情況下夜奔梁山的豪情壯志進行了表現。在其音樂創作上,其按照小說中故事情節的發展來劃分樂章,項祖華將昆曲曲牌中的《新水令》《燕兒落》為依托來進行創作,在充分地吸收了我國京劇音樂的同時運用西方作曲技法加以創作,通過音樂向聽眾傳達了一位歷經滄桑和艱難險阻的傳奇人物,也向聽眾傳達了在宋王朝農民群眾通過舉旗聚義武裝反抗朝廷黑暗統治的信息。

二、演奏技巧分析

(一)雙音琴竹的運用

雙音琴竹,顧名思義,就是說在一只琴竹上出現了上下兩個琴竹頭。其中一只琴竹上有四度距離的兩個琴竹頭,另外一只琴竹則有三度距離的兩個琴竹頭,左右手分別持四度琴竹和三度琴竹來進行演奏,在樂譜的演奏要求下想要一次性演奏三到四個音則需要運用雙音琴竹演奏,可構成一個三和弦或七和弦,雙音琴竹的出現突破了揚琴在演奏時對音的限制,極大地豐富了揚琴的音樂旋律。在樂曲中對于雙音琴竹的運用更好地帶動了音樂的發展,烘托了音樂的氛圍,豐富了音樂的線條,在高強度的演奏下使音樂更加穩重、立體。

在《林沖夜奔》中雙音琴竹的運用主要集中在引子和上山兩個部分。在引子部分一開始并不是演奏和弦,而是八度齊竹的演奏,因此這里在演奏時應該手腕稍微抬高一下避免后面的琴竹頭碰到雜音,在八度之后開始出現了和弦的演奏,這時需要把手腕放平,使琴竹上的兩個琴竹頭擊中相對應的琴弦,演奏出譜面要求的三和弦或七和弦,這一部分對雙音琴竹的運用主要是將音樂的氛圍在樂曲的一開始就表現出來,為后文的發展做出良好的鋪墊。進入上山部分,樂曲已經接近尾聲,林沖在經過風雪的洗禮之后終于到達梁山,因此這一段的音樂要表現出寬廣、堅定的音樂風格,與引子部分形成了一定的對比,雙音琴竹演奏出來的三和弦和七和弦可以使其音樂的厚實感加強,將全曲推向高潮并結束。

(二)滑抹搖撥的運用

滑抹搖撥的運用就揚琴這件樂器本身來講它是非常復雜的,揚琴即屬于民族彈撥樂器的范疇之內,又屬于打擊樂器的范疇之內,因此在揚琴獨奏的表現力上是有所欠缺的。而滑抹搖撥這一演奏技巧的運用,使得揚琴出現了一些在普通的揚琴獨奏中罕見的音響效果?;〒u撥的運用在《林沖夜奔》中出現在第239小節中?;〒u撥的演奏首先要將左邊條碼的最低音定音為減三和弦,然后將滑音指套戴在左手中指第二關節處在琴弦上從左到右滑抹,右手持撥片在挨近琴碼處進行搖撥,制造出一種寒風凜冽,大雪紛飛的音響效果,使得音樂的畫面感增強,不僅表現出林沖在奔向梁山的路上遇到的艱難險阻,同時也表現了林沖滿腔怒火,對現實無奈的心情,與寒冷的風雪之夜形成鮮明的對比。

(三)山口外側滑撥的運用

山口外側滑撥,是將琴面左邊的琴蓋打開后用右手所持琴竹的尾部從山口的最低端滑撥到山口的最高端然后再滑撥到山口最低端,這是在《林沖夜奔》中首次運用的一種演奏技巧。在山口外側滑撥時應該注意由最低端到最高端的滑撥應該稍快,而從最高端滑撥到最低端時速度應該減慢。在《林沖夜奔》中山口外側滑撥的應用出現在“憤慨”這一樂段的結尾部分,為了制造出暴風雪即將來臨時的音響效果,使用山口外側滑撥來完成這一段落的音樂表現,使得聽眾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錯覺,并且為下文的“夜奔”做了良好的鋪墊。

三、音樂情感表現

林沖是施耐庵創作的古典名著小說《水滸傳》中的著名人物,《林沖夜奔》是以《水滸傳》中第九回為題材背景來創作的。林沖原為宋王朝八十萬禁軍教頭,卻因其妻子被高衙內看上強占不成被高俅與高衙內陷害,最終落得在朝廷無立足之地被逼無奈放棄效力于朝廷改而奔向梁山參與農民起義。

《林沖夜奔》作為東北揚琴流派的代表作品,將東北揚琴流派的演奏特點進行了淋漓盡致的體現。東北揚琴的音樂特點也許是受到地域的影響,主要以粗獷豪放、剛柔并濟,以古韻風格見長。而項祖華先生在創作《林沖夜奔》時將林沖本人的心理活動與思想情感表現的惟妙惟肖,音樂狂放不羈,剛強中又帶有一絲軟弱,仿佛在樂曲開始感受到林沖被奸人陷害卻百口莫辯的郁悶,仿佛在樂曲進行到憤慨時感受到林沖孤身一人行走在通向梁山的道路上的凄苦,仿佛到了風雪段落時感覺置身于暴風雪夜晚的不是林沖而是自己,仿佛在樂曲進行到上山時到達梁山眼前一片光明。一首樂曲成功的關鍵點在于作曲家在創作時能否將自身的情感和人物是否能和諧地融合在一起。

項祖華在創作《林沖夜奔》時正處于意外受傷住院治療期間,他一直都有創作一首昆曲、京劇與揚琴相融合的作品的想法,正因為這種想法才導致他選定林沖這個角色,在有想法的基礎上將音樂創作者本人的思想情感融入到其音樂創作中。一首成功的音樂作品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作曲家長時間的情感積累與其創作靈感相結合,甚至需要多年的創作與修改,才能將一首作品的音樂情感創作到恰到好處。

從古至今,人類在思想情感方面一直鐘情于使用音樂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因此真正的音樂是人類對其思想情感的表達以及宣泄,絕非是單純的演奏技巧的展示?!读譀_夜奔》這首作品通過各種演奏技巧來宣泄演奏者的情緒,或許在演奏過程中記起了一段悲慘的經歷,正好通過作品的演奏來抒發演奏者心中的心情,真正的演奏是身臨其境,將自己放到林沖夜奔時的場景當中,想象如果自己是林沖,會不會做到像他一樣大義凜然。這首作品不是要讓我們像林沖一樣在政治或者國事上有所作為,只是為了告誡我們,林沖這坎坷的一生比我們遇到的任何困難都要讓人崩潰,但是唯有堅持、不放棄才會是唯一的出路。

四、結語

《林沖夜奔》是由項祖華創作的演奏技法較為全面的一首揚琴獨奏樂曲,不僅借鑒了我國戲曲音樂中的音樂元素,同時也借鑒了西方現代作曲技法,在使得中國傳統音樂元素得以繼承和發展的同時也為我國近代揚琴獨奏作品的創作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不管從音樂創作素材方面、作品曲式結構方面還是創作技巧方面,《林沖夜奔》的創作堪稱近代揚琴獨奏作品的經典之作。在素材上,將昆曲和京劇的音樂元素融入到揚琴音樂創作中;在曲式結構上,緊扣中國傳統曲式結構“起、呈、轉、合”的曲式模式,并與西方的復三部曲式結構相融合,形成了“中西合璧”的新的曲式結構;項祖華先生在這首樂曲的創作技巧上加入了雙音琴竹演奏、山口外側滑撥、滑抹搖撥、打擊樂器伴奏等一系列新的演奏技巧,使樂曲整體音樂感覺更加豐富的同時也使樂曲更加富有戲劇性。

《林沖夜奔》的創作帶動了我國近代揚琴作品創作的新潮流,隨著更多新的演奏技法被融入到音樂創作與作品演奏中,在我國近代揚琴獨奏作品的創作上引領了新的創作潮流?!读譀_夜奔》在我國近代揚琴音樂演奏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不僅僅是這首作品包含了多種新的演奏技巧,在筆者看來,不管對音樂的演奏還是對中國傳統音樂的繼承,我們都應該深入地了解其內涵,在繼承中將它們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項祖華.項祖華揚琴作品集[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

[2]張志遠.揚琴學習問與答[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3.

猜你喜歡
實際運用
小學語文教學中創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
淺談小學語文中分層教學的實際應用
淺談翻轉課堂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模型的運用
小學數學教學中游戲教學法的運用
反復操練與實際運用在語法課中的體現
時事新聞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自然拼讀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
初中英語“四步閱讀教學法”理論與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