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具身認知研究熱點和趨勢分析

2019-06-17 07:34李靚靚王術芬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12期
關鍵詞:具身認知可視化分析

李靚靚 王術芬

【摘 要】本研究基于科學知識圖譜CiteSpace V,對1998 - 2017年間Web of Science數據庫中的國際具身認知研究的2018篇SSCI期刊文獻引文數據進行分析,通過考察國際具身認知研究的整體趨勢,高產國家、作者、機構及高被引期刊,研究熱點和前沿,梳理了該研究領域近二十年發展的整體脈絡,在一定程度上厘清了其知識結構,為國內學術界提供一定啟示意義。

【關鍵詞】具身認知;CiteSpace;可視化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004-02

一、引言

繼第二代認知科學肇始后,具身認知(embodied cognition)研究得到了蓬勃發展。短短幾十年里,具身認知從早期的哲學思辨發展成為心理學、哲學、語言學、計算機科學等領域一種全新的重要研究范式[1],其理論核心是強調身體在認知過程中扮演的角色。過去的幾年里,國內一些學者從不同的學科視角對過去有關具身認知理論研究進行了回顧[2-4],其中,陳玉明等[3]在文中提到,具身認知相關實證研究的證據表明,認知的形成與發展受到身體的生理屬性、運動經驗和現實環境三方面的影響。誠然,具身認知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無身”認知的不足,學界也取得了頗為豐碩的研究成果,但也浮現出了一些問題:思潮凌亂、主題狹隘、方法失當[5]。目前,引領具身認知研究發展的主要動力還是來源于國外,國內大多只是停留在理論評介上。此外,研究方法也比較單調,多為定性研究。因此,從國際具身認知的研究脈絡去把握其熱點前沿,這對推進國內具身認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鑒于此,本文基于1998-2017年的SSCI期刊收錄的2018篇具身認知研究的相關文獻,運用CiteSpace V對其進行系統梳理和分析,一覽國際具身認知研究之全貌,旨在幫助國內該研究領域的學者更好地掌握具身認知研究發展的動態和方向,進而推進我國具身認知研究的發展。

二、研究設計

1.數據來源。

本研究數據來源于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編制的Web of Science (WOS) 數據庫中的Web of Science TM核心合集,該核心合集能夠代表國際的權威期刊文獻。本研究以“embodied cognition”作為主題詞在SSCI進行檢索,時間跨度定為1998—2017年,經過逐條篩查,最后共檢索出2018條有效文獻記錄,檢索時間截止到2017年10月20號。

2.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由美國德雷塞爾大學(Drexel University)陳超美2004年開發的一款基于JAVA語言的信息可視化軟件,該軟件能夠反映文獻識別與可視化的最新趨勢與動態[6]。本研究運用引文分析的方法,利用信息可視化技術分析軟件CiteSpace V,從樣本文獻中提取關鍵詞、作者、作者機構、被引期刊、突變詞等數據,繪制重要文獻、研究領域等國際具身認知研究的可視化領域知識圖譜,并逐一進行分析。本文在已有的文獻基礎上,擬回答:(1)過去二十年里,國際具身認知研究有著什么樣的趨勢?(2)國際具身認知研究的高產國家、作者、機構有哪些?核心刊物又有哪些?(3)國際具身認知研究的熱點在哪?前沿又在哪?

三、結果與分析

1.國際具身認知研究的總體趨勢。

我們知道,某一領域一定時期內所刊發文獻的數量能在一定程度反映該領域該時期內研究的熱度和總體趨勢。本研究對近二十年以來每年國際具身認知研究的相關文獻數量進行了統計,如圖1所示。從該折線圖可以很直觀地看出,國際具身認知研究的熱度總體呈上升的趨勢。此外,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萌芽階段(1998-2004年)、發展階段(2008-2010年)、爆發式增長階段(2011-2015年),這基本符合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階梯式”發展。2014年,發文量到達峰值,為268篇。雖然,2015年發文量出現了一定數量的回落,但筆者推測之后仍然會回升,而且會保持較為強勁的增長勢頭。一言以蔽之,時下具身認知研究已經進入發展的“快車道”,正在朝“繁榮”這一方向邁進??傊?,近二十年來,學術界對具身認知研究保持著持續的熱度,且熱度整體呈現逐年增強的趨勢。

〖XC2.JPG;%30%30〗

圖1 國際具身認知領域刊發文獻年度分布情況(2008-2017年)

2.國際具身認知研究的高產國家、作者、機構及高被引期刊。

對近二十年具身認知研究SSCI發文量排名前十位的國家統計后,我們發現,研究具身認知的國家發文量分布不均,位居第一的美國(812篇),約占全部發文量的五分之二,遠超過了排在第二名的德國(248篇)。由此可見,美國對具身認知研究領域的發展有著巨大的貢獻。排在德國后面的依次是英國(246篇)、加拿大(180篇)、意大利(176篇)、法國(125篇)、澳大利亞(101篇)、荷蘭(100篇)、比利時(56篇)、中國(55篇)。數據顯示,二十年間,我國該領域的SSCI發文量為55篇,排名全球第十位??梢?,我國在該領域雖有一定的國際影響力,但還遠遠不夠。因此,國內學者應該加大具身認知研究的關注力度,群策群力,為推進具身認知研究的發展作出應盡的貢獻。

筆者將檢索到的全部文獻記錄導入國際具身認知研究文獻數據,進行相應設置后生成了近二十年國際具身認知研究高產作者、機構的知識圖譜。我們發現,近二十年里,國際具身認知研究發文量排名前十的作者有Borghi(39篇)、Fischer(27篇)、Zwaan(22篇)、Gallese(18篇)、Paas(16篇)、Bekkering(13篇)、Beilock(12篇)、Pecher(12篇)、Glenberg(11篇)和Leman(11篇)。1998-2017年間,(荷蘭)伊拉斯姆斯大學、(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荷蘭)奈梅亨大學、(德國)波茨坦大學、(美國)芝加哥大學等發文量均在30篇以上。由此可見,這些機構在具身認知研究領域頗有建樹,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著名具身認知研究學者Zwaan、Paas、Pecher、Bekkering、Beilock、Borghi等人,均來自這些研究機構。

對研究論文的來源刊物的共被引分析,不僅可以了解到該領域的空間分布特點,掌握該領域的核心刊物群,還可以為文獻搜集和管理提供依據,為同行研究提供重要情報源的指導[6]。此外,我們對排名靠前的十種高引刊物進行了統計,結果發現,具身認知研究領域的最核心期刊包括: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988次)、Psychological Science(970次)、Cognition(899次)、Trends of Cognitive Sciences(884次)、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852次)等。

四、國際具身認知研究的熱點與前沿

1.國際具身認知研究熱點分析。

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目、摘要和正文中提取出來的,是能夠表述論文中心內容的具有實質意義的詞匯。它是論文的高度概括和集中描述,因此我們可以通過關鍵詞的提取管窺整個具身認知研究領域的熱點。我們通過CiteSpace提取了所收集論文的關鍵詞,對出現頻數最高的關鍵詞進行了統計。在統計過程中,忽略諸如brain意思較為寬泛的關鍵詞。我們發現,國際具身認知研究的熱點主要包括:感知(334次)、表征(267次)、情緒(165次)、大腦(158次)、社會認知(156次)、記憶(155次)、語言理解(109次)、模擬(102次)、運動系統(79次)、鏡像神經元(76次)等。

表1 國際具身認知研究期刊論文的研究熱點動態變化(2008-2017年)

〖XC3.JPG;%30%30〗

此外,本文還提取了四個時間段出現頻次最高的關鍵詞來代表所對應時間節點具身認知研究的熱點話題,以探索該研究領域的熱點變化軌跡,如表1所示。

結合以上兩個維度的主題詞分析,我們發現,二十年間,國際具身認知研究具有以下趨勢特征:(1)感知、語言、表征、情緒、社會認知、注意、模擬、手勢、運動系統、鏡像神經元等議題在具身認知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2)具身認知研究熱點動態變化每年存在差異,也偶爾有個別新主題詞突現,但整體變化不大;(3)由于具身認知研究的不斷推進,具身情緒、具身感知等已經成為具身研究新的增長點,當然還包括表格中未呈現的具身道德、具身學習、具身醫學等;(4)具身認知已經為不同研究領域學者所關注,包括語言學家、心理學家、哲學家、康復學家等??梢哉f,該理論研究的發展,已經呈現于一種高度多元化的趨向,繽紛繁雜,花草齊放;(5)研究方法也更加多元,從一開始的理論思辨到今日盛行的實證研究趨勢。

2.國際具身認知研究的前沿分析。

突變檢測算法可以對文獻中出現的所有詞進行突變分析[7],及時發現低頻但具有情報意義的詞,因為頻次突變的關鍵詞所代表的主題更有可能是學科領域未來主題演化的方向所在。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所提取的突變詞的突現度(Strength)和突變年份去把握某個研究領域的前沿?;诖?,本研究借助CiteSpace提取了按照突變度大小排列的10個關鍵詞和具體突變的時間,見表2。從圖中可以看出,認知、運動前皮層、個體差異、態度、判斷、模擬、基礎認知、社會交互、面部表情等是國際具身認知研究的前沿。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運動前皮層”該術語。眾多研究已經表明[8-9],參與運動計劃和執行的腦區同時也涉及到語言刺激的語義加工。在運動的發動和調控過程中擔負著重要作用的運動前區(premotor areas)在動作詞相關的語義加工期間也被激活了。這也使得對運動疾病患者的研究可以為運動系統在加工動作概念的重要作用提供更直接的證據。參與運動控制的大腦系統可能會為神經衰退導致的腦損傷所破壞。近十年來,動詞語義的神經表征研究與具身認知的關系變得日益緊密,該理論框架對一些運動疾?。ㄈ?,帕金森)患者的詞匯困難具有一定的解釋力。正因為如此,具身認知視角下的帕金森疾病的動詞加工研究近年來才變得炙手可熱起來。

表2 國際具身認知研究的突變術語

〖XC4.JPG;%30%30〗

五、結語

本文基于2008-2017年的SSCI期刊收錄的2018篇具身認知研究文獻,運用CiteSpaceV對其進行了可視化分析,考察了這一領域的總體研究趨勢、研究熱點和前沿等。我們發現:(1)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歷程,國際具身認知研究已經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國際學者對具身認知的研究保持著持續的熱度,且熱度整體呈現逐年增強的趨勢,研究具身認知的高產國家、作者、機構和刊物主要來自歐美,影響力最高的學者、機構和刊物分別為:Borghi、Erasmus University、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2)從高被引期刊來看,具身認知研究的主要來源期刊有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Psychological Science、Cognition、Trends of Cognitive Science等;(3)國際具身認知研究近二十年持續關注的熱點基本比較穩定,主要包括:感知、表征、情緒、大腦、社會認知、記憶、語言理解、模擬、運動系統、鏡像神經元等議題?,F有的具身認知研究已經打破了學科的邊界,已經為不同研究領域學者所關注,包括語言學家、心理學家、哲學家、康復學家等;(4)從研究趨勢來看,具身認知研究的前沿主要有:認知、運動前皮層、個體差異、態度、判斷、模擬、基礎認知、社會交互、面部表情等;具身認知與運動疾病問題的語言加工研究方興未艾,在今后一段時間內仍將受到持續關注。盡管近幾年來具身認知得到了蓬勃發展,但同樣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其中,抽象概念表征被認為是具身認知面臨的最大挑戰,這也是未來幾年具身認知研究者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葉浩生.有關具身認知思潮的理論心理學思考[J].心理學報,2011,43(3):589-598.

[2]胡萬年,葉浩生.中國心理學界具身認知研究進展[J].自然辯證法通訊,2013,35(06):111-115+124+128.

[3]陳玉明,郭田友,何立國,燕良軾.具身認知研究述評[J].心理學探新,2014,34(06):483-487.

[4]姜孟.60年心理語言學研究范式變遷——涉身心理語言學展望[J].外國語文,2015,31(03):67-75.

[5]趙蒙成,王會亭.具身認知:理論緣起、邏輯假設與未來路向[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7,(02):28-33+45.

[6]向明友.語用學研究的知識圖譜分析[J].外國語,2015,38(6).

[7]劉成新,張松,萇雨.我國教育技術領域云計算研究現狀述評[J].電化教育研究,2014(3).

[8]Kleinberg J. Bursty and hierarchical structure in streams [C]// Eighth ACM SIGKD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 ACM, 2002: 91-101.

[9] Azizzadeh L, Damasio A. Embodied semantics for actions: findings from functional brain imaging [J]. Journal of Physiology Paris, 2008, 102: 35-39.

作者簡介:李靚靚,女,1994年生,四川廣安,主要研究方向為心理語言學。

王術芬,女,1995年出生,重慶開州區,研究方向認知語言學。

基金項目:四川外國語大學2017年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SISU2017YY03)、外國語言文學市級一流學科2018年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SISUWYXY201823)的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具身認知可視化分析
我國職業教育師資研究熱點可視化分析
聲波吹灰技術在SCR中的應用研究
身體對心智的塑造:具身認知及其教育啟示
運用具身認知理論 開拓新型教育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