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州市發展樞紐經濟的產業特征分析

2019-06-18 01:36朱慧芳
商情 2019年15期
關鍵詞:產業發展

朱慧芳

【摘要】本文通過對鄭州市經濟發展狀況的梳理,指出鄭州市發展樞紐經濟的必要性和優勢;通過與其它樞紐城市的對比分析,得出樞紐經濟視角下鄭州市的產業發展特征。

【關鍵詞】樞紐經濟 產業發展 產業特征

一、鄭州市發展樞紐經濟的必要性

(一)新時代城市定位的需要

在國家已經明確支持建設的9個國家中心城市中,鄭州市的經濟實力明顯偏弱。數據顯示,2017年九大中心城市生產總值的排名中,鄭州市稍稍高于西安市排在第八名。第一名的上海市生產總值是鄭州市的3倍多,同批次被支持為國家中心城市中的成都GDP總值也比鄭州市多出近一半。且鄭州市和西安市是九大國家中心城市中僅有的GDP總值沒有突破萬億的兩個城市。

顯然,鄭州市雖然被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但相較于其他城市,鄭州市的經濟綜合實力依然弱勢明顯。但是,從GDP的增長速度來看,鄭州市近幾年的發展也是值得欣慰的,在GDP的增速欄中,鄭州市是名列前茅的。因此,在新時代的城市定位下,鄭州市要基于比較優勢,發展樞紐經濟,占領新的經濟制高點,提升鄭州市經濟綜合實力。

(二)產業經濟轉型升級的需要

鄭州市作為河南省省會城市,在新時代的歷史使命下,擔任著引領中原城市群發展的重要使命。但是就鄭州市歷年統計數據而言,鄭州市主要經濟指標的歷年增速呈現放緩趨勢,GDP增速從2015年以來逐年下降,一二三產業的生產總值增速也有不同程度的疲軟現象,整體增長動能不足,發展勢頭不猛,經濟結構面臨轉型升級、尋找新的發展動能等突出問題。

提出發展樞紐經濟,是經濟轉型、推進實體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必由之路,打開了鄭州市經濟發展的新局面、新方向,突破了已有的發展格局。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樞紐經濟”,完善樞紐功能,以物流帶產業,以樞紐聚產業,培育高鐵經濟、臨空產業,大力發展樞紐經濟。眾所周知,近幾年,鄭州的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日益鞏固和提升,“四鐵”(高鐵、普鐵、地鐵、城鐵)內聯外通的網絡不斷完善,空鐵、海鐵等多式聯運的便利,也初顯成效。鄭州航空客貨運去年均創歷史新高。發展交通,不僅僅是為暢通,而是為發展經濟提供支撐和基礎。鄭州市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生產總值增速在2017年有了很大提高,2014年至2017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的生產總值增速分別為:3.8%、3.1%、4.7%、10.1%。鄭州市在發展樞紐經濟的道路上已經鋪開了畫卷,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因此,大力發展樞紐經濟是鄭州市基于自身優勢、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的戰略選擇。

二、鄭州市發展樞紐經濟的優勢

(一)交通優勢

鄭州市經過這些年來的開放發展,已經形成集鐵路、航空、高鐵、地鐵、公路、輕軌等多種聯運模式的集成化交通。形成以鄭州為中心、向全國輻射的射線型交通格局。這樣的樞紐優勢為打造絲綢之路的物流和貿易樞紐、推動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帶來了無與倫比的優勢。鄭州向東可以推進海陸聯運、陸海相通,發展鐵海聯運、公鐵海聯運;向西可以聯通亞歐大陸與絲綢之路融合。國家2015年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中明確提出將鄭州打造成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支持鄭州建設航空港、國際陸港。中歐班列(鄭州)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一條重要物流通道,網絡遍布歐盟和俄羅斯及中亞地區24個國家的121個城市,以及國內22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境內外合作伙伴達到2500多家。近幾年,鄭州的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日益鞏固和提升,“四鐵”(高鐵、普鐵、地鐵、城鐵)內聯外通的網絡不斷完善,空鐵、海鐵等多式聯運的便利,也初顯成效。

(二)產業優勢

近年來,鄭州立足現有產業基礎,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為導向,確立了汽車及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及醫藥、鋁及鋁深加工、現代食品制造、家具和品牌服裝制造等七大主導產業以及汽車及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及醫藥等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制造業結構不斷優化。經過鄭州市的不懈努力,多數主導產業和重點產品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戰略性、高技術產業比重逐年提高,傳統支柱、高耗能行業占比趨于下降,生產效益基本穩定,為現代產業體系的構建奠定了良好基礎,也為鄭州市樞紐經濟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提供了堅實支撐。

(三)政策優勢

鄭州市出臺了多項具體措施,深化改革開放,堅持以開放促進改革、帶動發展。從2017年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獲知,為打造高端開放平臺,河南自貿區建設全面啟動。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穩步推進,鄭州互聯網國際通信專用通道開通,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上線運行,跨境電商交易額實現翻番;肉類、水果等7個功能性口岸運營良好,進境糧食指定口岸、汽車整車進口口岸二期開工建設,新鄭綜合保稅區三期、南陽臥龍綜保區封關運行,鄭州經開綜保區獲批;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加快發展,鄭州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超過45萬噸。除此之外,鄭州市著力打造智慧鄭州人才建設,吸引廣大優秀人才投入到鄭州市的建設發展中,為實現經濟的發展謀求匹配的人才儲配。

三、樞紐經濟視角下鄭州市產業發展特征分析

(一)產業實力梯度不高

本文選取《“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后文簡稱《規劃》)中為完善綜合交通樞紐空間布局,結合全國城鎮體系布局,著力打造的7個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和推進建設的8個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含鄭州)共15個城市進行經濟綜合實力的對比分析。對能夠代表城市綜合競爭力及三次產業發展結構的指標進行統計分析得出:

一是從樞紐城市定位來看,《規劃》中列出7個重點發展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鄭州不在其列,但是鄭州屬于推進建設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梢娻嵵菔凶鳛闃屑~城市建設是屬于第二梯隊的規劃當中,但是發展定位屬性是同等重要的。說明鄭州不僅擠入了國際性樞紐城市的建設當中,其發展潛力也是不可忽視的。

二是從經濟總量的角度看,就國內生產總值而言,在15個規劃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中,鄭州排名第9,僅從第二梯隊(推進建設城市)城市排名看,鄭州排名第二。武漢在第二梯隊城市中脫穎而出,排名第一,且是推進建設城市中唯一的生產總值超過萬億的城市??梢?,鄭州市在總體量級上是弱于“重點建設”城市的,但在第二梯隊中表現可喜。只是鄭州和武漢同屬中部重要城市,且都被支持發展國家中心城市,武漢作為樞紐經濟城市,給鄭州市帶來的綜合交通區位競爭壓力不可小覷。

三是從三次產業產值及構成比例看,在排名靠前的樞紐城市中,三次產業比重普遍表現出第一產業占比極低且第三產業占比極高的特性。如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第二梯隊的城市三次產業占比也表現出較為統一的特征,即雖然第一產業比重較低,但是二三產業的比重差距不大。凡是第一產業比重較低且二三產業比重差距大的城市人均生產總值也較高。鄭州市產業構成主要表現為第三產業比重不高且二三產業比重差距不大。

(二)產業轉型初見成效

從產業發展具體構成的角度來看,各個產業、行業對經濟總體貢獻程度不一。鄭州市產業中,超過鄭州市全年生產總值增長率的行業主要有:建筑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營利性服務業等行業,且盈利性服務業增長率高達20%,高出全市生產總值11.8個百分比。2017年鄭州市全年完成生產總值9130.2億元,比上年增長8.2%。

一是鄭州市高新技術產業增速迅猛。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能源汽車的增長還是比較迅猛的,增長率分別為19.9%、17.1%,移動通訊手機增長率也較為突出。雖然高新技術產業增長率較為突出,但是鄭州市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率卻不高,僅為8.1%。

二是鄭州市加大基礎投資力度。鄭州市在2017年對基礎設施進行的投資增長率為19.5%,對房地產的投資也保持增長態勢,但主要集中在住房投資。

另外,鄭州市2018年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鄭州市七大主導產業仍然保持全面增長,其中,電子信息工業、新材料產業、生物及醫藥產業、現代食品制造業、家居和品牌服裝制造業同比分別增長15.3%、2.3%、10.7%、5.7%、12%,這5個主導產業共拉動全市工業增長3.8個百分點。汽車及裝備制造業、鋁及鋁精深加工業分別同比增長12%、8.1%,分別較去年同期加快7.2、2.4個百分點,這2個主導產業共拉動全市工業增長3.1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多拉動1.6個百分點。

鄭州市高新技術產業、新能源汽車等新型輕工業的增速發展充分表明鄭州市在由重工業和低附加值加工制造業向高新技術產業、高附加值產業轉型的道路上初見成效。

(三)產品升級有待加速

鄭州市產業轉型發展迅速,但是產品升級較為困難。

首先,鄭州市高附加值等加工貿易出口增速較低。鄭州市出口依然集中在一般貿易出口,增速為32.8%。但加工貿易出口增長率較低,僅為5.5%。全年新批外資企業79個,比上年增加7個,增長9.7%。合同利用外資額35.2億美元,下降17.5%;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40.5億美元,增長0.4%;引進境內域外資金1878.8億元,增長7.8%。

其次,物流承載總額顯著上升,主要集中在航空運輸方式。全年交通運輸業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周轉量779.2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3.5%。其中鐵路202.5億噸公里,增長14.4%;公路558.2億噸公里,增長12.8%;航空18.6億噸公里,增長26%。具體來看,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全年完成貨郵吞吐量50.3萬噸,比上年增長10.1%;旅客吞吐量2429.9萬人次,增長17%。鄭歐班列開行501班,比上年增長99.6%,進出口貨值27.4億美元,增長112.4%。

由前文分析可知,鄭州市七大主導產業依然呈現增長態勢,但是就與2017年同期數據相比而言,表現出“二升五落”的現象,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增速也有回落。因此對產業發展而言,產業轉型初見成效,但是產品的轉型升級卻有些乏力。鄭州市處在“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上,在深入擴大改革開放的同時,提供出高附加值、有品牌效應的產品打開未來的市場,顯得尤為重要。

猜你喜歡
產業發展
商業模式是新媒體的核心
關于馬鈴薯產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對達州市富硒茶產業發展現狀的調查與思考
海南省熱帶花卉文化研究
哈爾濱市國際貨運大通道建設面臨的挑戰和思考
海南黑山羊研究進展與產業發展思路
一帶一路下產能轉移視角的高職教育國際化研究
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策略探析
紅色旅游產業現狀分析及發展中管理問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