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技術與應用型本科院校冶金類專業核心課程教學的融合創新探究

2019-06-20 01:34高艷宏王宏丹任兵芝朱禮龍
科技視界 2019年12期
關鍵詞:融合創新冶金應用型人才

高艷宏 王宏丹 任兵芝 朱禮龍

【摘 要】專業人才技術水平的高低是決定企業冶煉水平和技術革新能力的關鍵,而高校課堂教學的核心任務就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復合型人才。針對冶金類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現狀,提出從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入手,借助虛擬仿真平臺、微課和慕課等視頻、QQ和微信等手段,以引導、啟發、探究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理論密切聯系實際的能力。

【關鍵詞】冶金;新媒體;融合創新;應用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 G712;G434;R4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12-0118-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2.056

【Abstract】The technical level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is the key to determine the smelting level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enterprises. The core task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cultivate complex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spirit. In view of the pres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the core course of metallurgy specialty, raising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 is proposed. With the help of virtual simulation platform, video, such as micro-course and MOOC, QQ and WeChat, th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the ability to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 is inspired by means of guidance, enlightenment and inquiry.

【Key words】Metallurgy; New Media Technology;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我校冶金工程專業是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和卓越工程師教育計劃試點專業,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高校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專業技術能力的核心陣地,擔負著激發學生創新潛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任,尤其是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其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目標的能否實現。因此,不斷進行教學創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對創新人才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2]。

時代發展和科技進步催生了新媒體技術。該技術以數字網絡、多媒體等為載體,通過互聯網、衛星等渠道,電腦、手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服務[3],具有生動、直觀、信息量大的特點,且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閱讀、下載和點播。因此,該技術正在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成為我們獲取信息、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大學生是一個年輕的群體,很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所以新媒體已經充斥了大學生的生活,導致學生更容易屏蔽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課堂,而選擇具有主動權的網絡世界。因此,及時轉變教學觀念、通過刺激視覺、聽覺等感官而改善教學效果,將課堂教學內容和新媒體有效融合迫在眉睫。

1 專業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理論知識與實踐鍛煉結合不夠

冶金類專業核心課程,如煉鐵、煉鋼,知識點多、邏輯性差、比較抽象,學生掌握難度大。雖然在大二上學期和大三下學期分別安排有認識實習和生產實習,但是出于安全考慮,現場不允許學生頂崗實習,對冶煉工藝流程和設備的功能、構造、操作等無法做到全面分析和深入理解。

1.2 教學內容與行業動態結合不夠

科技的進步促使冶煉過程的工藝、設備和方法的發展與改進,但大平臺、寬口徑的培養模式決定了專業課程教學課時的縮減,導致新技術、新工藝及其在企業的應用情況等學科前沿知識引入不夠,不利于學生對專業課程的理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1.3 授課方式相對單一,互動環節少

鑒于冶金類專業核心課程教學要求高、教學任務重、教學學時少的特點,目前基本上采用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弱、課堂教學參與性低,教師不能及時獲取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反饋,也就無法對教學內容和進度進行調整,而學生積累的難點會越來越多,最終徹底失去學習的興趣與動力,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更是無從談起。這必將導致學生缺乏核心競爭力和競爭優勢,對就業能力和工作能力有重要的影響。

2 課程教學融合創新的思路與措施

通過以適當的方式將新媒體技術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改變單向輸出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度與積極性,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達到教學融合創新的目的。

2.1 課程信息化教學團隊建設

以課程為單位建立信息化教學團隊—教學改革目標明確、改革思路清晰、團隊凝聚力強、人員穩定、年齡結構合理、教學效果好。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應該及時轉變教學觀念、積極提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密切關注學科發展前沿,實現老教師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和青年教師教學經驗的積累、新媒體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的探索,從而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與教學效果的改善[4-5]。

2.2 網絡虛擬平臺的利用

冶金企業冶煉設備多為密閉容器,不能直接觀測到爐料的變化情況和物理化學反應過程。通過利用鋼鐵大學(steeluniversity.org)的網絡平臺和我校的鋼鐵制造虛擬仿真實驗中心的虛擬實驗室,熟悉高爐煉鐵、轉爐/電弧爐煉鋼、爐外精煉和連續鑄鋼等工序的設備、工藝特點、技術參數,完成高爐煉鐵、氧氣轉爐煉鋼、電爐煉鋼、爐外精煉和連鑄模擬,按要求冶煉出普通建筑用鋼、TiNb超低碳汽車用鋼等。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將零散的知識點凝結成一體,全方位多視角熟悉冶煉過程與特點,鍛煉學生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的能力。此外,通過參加由世界鋼鐵協會發起的基于網絡煉鋼平臺的“模擬煉鋼挑戰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工程實踐能力[6-7]。截止2018年,我校學生已獲得1次世界冠軍,2次世界亞軍,2次世界第三,社會影響巨大。

2.3 微課資源的建設

冶金類專業核心課程知識點多且分散,在有限的課堂時間無法做到完全理解與掌握。而微課由于具有主題突出、內容精煉、學習時間靈活的特點,可供學生課前預習、課后鞏固之用,達到強化學習效果的目的。通過研究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大綱和授課計劃,梳理課程的知識點,選擇具有典型性、先進性的現場素材融入微課資源,增加教學活動的生動性、靈活性、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8]。

2.4 通過QQ群、微信群建立課程學習小組

隨著網絡和手機的普及,微信和QQ成為人們日常溝通交流的重要手段,但真正用于學習交流并不多。通過利用網絡搭建學生與教師間的橋梁,定期推送微課、視頻等學習資料,分享學習體會,實現課堂內外學生和教師、學生與學生的即時在線交流和溝通,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因地制宜的加以引導和指導。此外,很多在線課程平臺,如中國大學MOOC,愛課程(icourse)等,也可以作為學生課下的輔助學習資料,對于沒有掌握的內容,可以通過課上教師的進一步講解、與教師互動、同學之間的小組討論等方式,達到掌握的目的。

2.5 雨課堂的有效利用

雨課堂是一種智慧教學工具、連接師生的智能終端,實現了信息技術手段與PowerPoint和微信的融合,具有隨機分組、推送資料、制作試題/試卷、課堂反饋等功能,將課前、課中、課后的環節有機聯系起來,成為完整的教學鏈條。課前,教師向學生推送已有視頻、課件等資料供學生預習,課堂上為學生推送習題或測驗進行實時答題,實現彈幕互動,提升課堂氣氛。同時在教師授課過程中,學生可隨時標記難點,反饋給老師,以快速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及時調整教學內容與進度。課后,教師可通過系統查看所有相關數據,總結學生學習情況。

3 結語

在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價值多元化的現代社會,教育改革的重心是進行素質教育,而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重中之重。冶金類專業核心課程是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重要課程,專業知識與創新能力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著畢業后學生的工作能力,對企業自身冶煉水平和技術革新能力的高低會產生重要影響。通過將新媒體技術與教學活動有機融合,使學生及時了解學科前沿技術與行業最新動態,培養學生良好的專業技能,鍛煉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和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使學生成為滿足企業要求的復合型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袁貴仁.以新的發展理念為引領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在2016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三峽高教研究.2016,(1):1-10.

[2]楊楠.“雙一流”建設下的大學教學創新—知識體對高質量教學的促進作用[J].北京教育.2017,(11):49-51.

[3]袁迎春,張照鋒.新媒體環境下大學教學模式探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3,(24):134-135.

[4]李昌新,劉國瑜.基于教師教育專業發展的高校教學團隊建設的探討[J].中國高教研究,2008,(6):49-51.

[5]陳學紅,林文雄.精品課程教學團隊及其構建與運作[J].高等農業教育.2011,(3):45-49.

[6]王宏丹,任兵芝,高艷宏,等.通過網絡煉鋼平臺培養冶金工程應用型人才工程實踐能力[J].中國冶金教育.2018,(4):86-89.

[7]王宏丹,任兵芝,張倩影,等.網絡虛擬煉鋼平臺在冶金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應用[J].中國冶金教育.2016,(2):69-70,73.

[8]任兵芝,王宏丹,高艷宏,等.微課在“連續鑄鋼”課程案例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2017,(32):133-134.

※基金項目:重慶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一般課題,課題批準號:2018-GX-362。

作者簡介:高艷宏(1975—),女,內蒙古赤峰人,副教授,工作于重慶科技學院,研究方向為冶金專業課程教學改革。

猜你喜歡
融合創新冶金應用型人才
《山東冶金》征稿簡則
《山東冶金》征稿簡則
《山東冶金》征稿簡則
小學“優課”教學模式的多元分析
淺析應用型人才培養下的物理教學改革
應用型人才培養背景下模塊化教學研究與實踐
基于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塊式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DCS和PLC控制系統在冶金自動化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