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效高產水稻機插栽培技術淺析

2019-07-01 02:25龔金虎
農民致富之友 2019年16期
關鍵詞:基本苗秧田分蘗

龔金虎

隨著現代農業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的發展,水稻種植區機插秧已經逐漸替代了傳統的手栽秧的種植方式,成為水稻發展的重要方向。水稻機插秧采用中小苗帶土機械移栽,具有節省苗田,降低勞動強度,節約生產成本等優點。同時,掌握好機插秧育秧及田間栽培管理技術,可實現水稻生產高產高效?,F將高效高產機插水稻栽培技術介紹如下,以供參考:

1選取優良的水稻品種

通過機插技術生產的水稻,其生育期短,因此水稻莖蘗的生長量不足,導致其產量受到影響。所以實現水稻的高效高產,首先要選取適宜的水稻品種,保證水稻成熟。要選用生育期和株高適中、葉片直立性好、具有抗倒伏、抗病能力的水稻品種。

2準備苗床

通常機插秧采用軟盤育秧的方法,種植水稻的苗床應當排灌順暢,交通便利,方便水稻的運秧以及日常管理,一般按照秧田與大田1:100的比例設置苗床。秧板廂面寬1.3米左右,溝寬253厘米,溝深15厘米。苗床的四周要設置圍溝,溝寬30厘米,深20厘米。將秧板進行粗整過后,進行上水驗平,并排水晾干,將苗床鏟高補低,填縫拍實。

3精量播種

通過機械的方式進行播種,可能會導致農田中每個苗穴中的秧苗過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水稻在育秧階段的生長空間,加大了水稻之間的競爭作用,抑制水稻的生長。所以稻田要適當播種,播種要均勻,培育秧苗,是提高水稻產量的關鍵。通常盤使用水稻干種80~100克即可。

4秧苗管理

在水稻播種一星期后,水稻苗高2厘米時采取揭膜煉苗,在此過程中要先上水后揭膜。水稻播種后8到10天左右,水稻苗齡1葉1心時,畝用15%多效唑100克進行葉面噴施以促壯苗;在水稻移栽前的3到5天,再施加一次尿素5公斤/畝。這兩次肥料都應在每次的傍晚前施加,用清水進行淋洗,防治尿素產生燒苗的問題。整個秧田要確保濕潤,在移栽前的2到3天,進行排水煉苗。水稻移栽前的1到2天,對秧苗噴藥,防治病蟲害的發生,可以帶藥進行移栽。

5基本苗與栽插規格

建立合理水稻群體起點,除去較小的基本苗,從而確保水稻苗數的適宜,同時促進大穗的形成。對于一些小穗以及穗粒兼顧的水稻品種,一般每畝插1.5到1.8萬穴左右,每穴的基本苗在2到3株,對于大穗的水稻品種,每畝地插秧1.5到1.7萬穴左右,每穴基本苗3株。

6大田耕整

采用機插的方式種植水稻,要確保農田的平整,同時松軟的泥土以及充足的肥料,都有助于提高水稻的質量。通常水稻稻田的高低差在3厘米以內,稻田中沒有雜物和草渣。稻田中的泥土上細下粗、上爛下實。將稻田中的泥土耙后沉實1到2天,薄水機插。

7科學施肥

對于機插秧的稻田,每畝地施加14~16kg左右的純氮肥,6kg五氧化二磷以及11kg氧化鉀,其中基蘗肥與穗肥中氮肥的比例為6∶4,從而促進水稻產量的提升。由于機插小苗在前期的根量較少,因此吸收養分的能力較弱,再加上大田分蘗起步較慢,所以稻田中的基肥應適當減少,占基蘗肥總量的30~40%左右。另外,分蘗肥的比例占基蘗肥總量60%左右,在秧苗生長出更多的根系后施加。穗肥一般在無效分蘗期群體葉片落黃的基礎上使用,促進大穗的形成。稻田中肥料的施加時間以及肥料使用量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可以適當減少或添加。

8合理灌溉

機插苗的體型較小,所以在秧苗移栽后要及時進行灌水護苗,一般灌溉水層的后代在2-3厘米左右。栽插后的2到7天內間隙灌溉,對秧田進行1到2次的適當晾曬,保持秧田水潤,促進秧苗生根。當秧苗待移栽后生長到第2片葉后,此時秧苗的體積變大,此時在施加分蘗肥的同時,建立淺水層,一直持續到水稻分蘗期結束。當水稻總體的莖蘗數生長到總穗數的八成左右時,此時進行自然脫水擱田。在完成擱田后,保持土壤的濕潤,在保持土壤的沉實程度的同時,滿足水稻生長所需要的水分,提高水稻生產能力。在收割前1周左右,對稻田進行斷水,防止斷水過早。

9病蟲草害防治技術

9.1草害的綜合防治技術

機插水稻的秧苗緩苗期較長,同時稻田主要為淺水層,因此在光照等條件下,雜草生長旺盛。通常在機插后的追施分蘗肥階段進行化學除草,每畝地使用50g左右53%苯噻·芐拌于肥料或者毒土中進行施加,用藥后5天內,要始終保持稻田內淺水層。對于雜草較多的稻田,可以再使用10g左右的10%芐嘧磺隆或吡嘧磺隆可濕性粉劑進行施加。如果第一次除草后在草依舊較多,可以在7月上旬進行第二次化學除草。

9.2病蟲害綜合防治

稻田的病蟲害要以預防為主,采取防治結合的手段,在明確防治對象,在適當的時期進行精準用藥。在水稻移栽返青后,要注意防治稻薊馬、螟蟲,用井岡霉素或愛苗防治紋枯病,三環唑、富士一號防治稻瘟病;中期,防治稻瘟病、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破口期,防治稻曲病、穗頸瘟、紋枯病及褐飛虱、稻縱卷葉螟等,水稻齊穗后對紋枯病及褐飛虱、稻縱卷葉螟進行防治。

總之,水稻機插秧在解決了機械技術的基礎上,突出了農機與農藝的協調配合,具有簡化田間操作,緩解人工插秧的工作量,降低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提高水稻的光照條件。同時,采取科學的水稻田間管理技術及病蟲草害有效防治,促進了水稻安全生長和稻谷品質的提升,從而實現水稻的高產高效生產。

(作者單位:465150河南省潢川縣種子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猜你喜歡
基本苗秧田分蘗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應用及對水稻的影響
感懷
分蘗對玉米農藝性狀和產量的影響
淺析水稻分蘗與產量
提高冬小麥有效分蘗的技術措施研究
基本苗和施氮量對小麥生長性狀和產量的影響
水稻旱育秧、溫室兩段育秧在分蘗與成穗上的差異
水稻機插秧育秧須選好秧田
不同基本苗與氮肥用量對機插水稻群體質量及產量的影響
基本苗數對席草東席1號產量及性狀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