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季造林技術與管理要點

2019-07-01 02:25馬新明
農民致富之友 2019年16期
關鍵詞:魚鱗坑栽種整地

馬新明

雨季造林時,要注意栽種時間,技術要求嚴格,栽種難度大,可用樹種不多,為了在雨季時機做好造林工作,增強成活率 ,淺述了雨季造林技術與管理要點等相關知識。

1、重視雨林整地工作

雨季造林工作中,整地環節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況下,是上半年進行整地到次年再實施造林;或春季整地、或隨整隨種,這都是造林的方法。整地方法及規格明確后,參考土壤水土要求,盡可能確保土面不被破壞,實事求是地合理選用整地方式。通常,山坡及坡度不小于25°的地方,整體方法以穴狀或魚鱗坑法為主,穴徑為30-40cm范圍內,深度規格在20-40cm之間;魚鱗坑長短徑則分別在30-50cm與30-40cm范圍內,土堰寬與高分別為20-40cm與10-20cm范圍內。山坡中部及坡度在15-25°間的區域,采用魚鱗坑或水平階整地方法,采用穴狀整地法相同的規格,保持1-1.5m的水平階寬,田面整平到30-80cm。山坡下部及坡度不超過15°的地方,整地方法為窄幅梯田法,其規格為寬2-5m,結合山坡實際情況明確其長度,保持30-80cm的深度,堅固好雙層石堰,兩階間2-3m的生土帶。實際工作中,無論選用何種整地方法,整地錢的規劃設計是十分必要的,以此根據設計方案開展整地工作。

2、 適地適樹,合理選用樹種與苗木

雨季造林過程中,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合理選用造林樹種,比如本省常選用常綠與萌芽力強的闊葉型樹種為主,如側柏、黑松與油松等樹種,具體到某一造林地塊,堅持適地適樹理念,合理選用造林樹種。首選生長力強、根系發達且沒有病害與機械損害的一二級優良樹種。通過容器苗,提高造林成活率。同時,真葉樹苗栽種時,1-2年生苗木是最為適宜的。

3、 合理選擇造林時機

雨季時間短且處于苗木生長的關鍵時期,同時氣溫高、水分快速蒸發,因而造林太早或太遲、亦或是栽種后持續晴天,此種情況下苗木都無法健康成活。所以,應在持續陰雨天氣亦或是陰雨間隔短期內,透雨后陰天時期栽種苗木,切忌降雨量小或沒有降雨的時候強栽苗木。另外,造林工作前,要了解地區天氣預報,掌握降雨實際情況,遇到連陰天氣立即造林,嚴格執行“雨不透地不栽,天不連陰不栽,雨過天晴不栽”的造林原則。

4、準備與處理造林苗木

雨季造林要首選小苗、壯苗及容器苗,起苗時保持根部完好無損,做好隨起隨栽,且起苗后不能立即進行造林,要采用有效的造林技術,平衡苗木內部水分,以防苗木出現脫水問題。闊葉樹栽種前,裁葉或截干是非常重要的,降低水分蒸發。為了預防苗根干燥,栽植時刻帶土進行。此外,植苗時要嚴格執行以下栽種技術即“三埋兩踩一提苗”。最后,造林種子直播過程中,必須要做好種子的消毒與催芽。

5、做好雨季造林

雨季造林工作中,眾所周知省工又省力,資金投入小且能快速見效。因近期會持續降雨,因而要抓住造林時機,加強宣傳,將其提上黨委與政府工作日程,提前做好整地、適時進行栽種,同時還要加強管護,提高雨季荒山綠化工作效率。各地及林業部門負責人員要充分做好表率,親自指揮與調度檢查,逐級推進層層落實,以此深入開展雨季造林工作。

6、雨季造林技術相關措施

(1)造林密度:山坡中上部,松柏造林比較適宜,一般選用穴狀或魚鱗坑等整地方法,密度控制在220-330株/苗;通常,在地堰、水平階與梯田等地方,花椒是成片種植的,保持2m左右的地堰株距。密度控制在130-160株/苗,株行距為2*2-2.5m。

(2)容器苗造林:其栽種過程中,不會使用很多樹苗,且苗期短、圃地需求量小,苗木有很強的抗逆性、造林周期長且極易成活,苗木能夠快速生長。采用質輕價廉的材料,很好的通氣透水性、具有一定的穩固性與解體性能?,F階段,可選用8*12cm的薄膜打孔塑料袋。采用該造林方法時,要注意苗床水分干濕要適宜,不能出現幼苗萎縮。

(3)裸根苗造林方法:實際造林過程中,起苗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起苗前,要進行圃地灌水,進行鋤頭深刨,保護好苗木根系,根部帶土清除掉弱苗與根苗,劃分苗木等級,并用草袋將其包裝好,苗木保持充足的水分,為隨起隨運栽植苗木提供保障。

栽植苗木時,要在筐內將苗木放好,使用濕布將其遮蓋好,要取一株栽一株,注意苗木根部不能用手抓,確保不損傷根系。刨深穴時,將苗木扶正,填土深度以原土痕適宜,不能松弛。

7、 苗木撫育管理

(1)穴面覆蓋好:結束造林后,用枯樹枝、碎草與石塊及時覆蓋好穴面,預防暴雨期間滴濺表土,以此保持水土水分,利于保持穴面墑情,促進苗木健康生長,因而與很強的適用性。

(2)整穴澆水:造林技術后,一旦降雨不及時,尤其是栽種裸根苗2-3天內,要盡可能澆一次水,以次保障幼苗成活。大雨過后,對苗穴做好檢查,例如苗木被沖壓后,要及時將其扒出并扶正,如果樹盤被暴雨沖毀的話,要及時將其修筑好。

(3)松土除草。假若植樹穴沒有將穴面覆蓋好,降雨后,土壤板結、干裂或雜草等發生幾率比較大,因而適時松土是非常必要的,以此保墑,清除干凈雜草。假若沒有及時鋤草,雜草與灌木將雜罐與管矛頭遮蓋住,幼苗生長所需陽光不充分,就會抑制苗木生長,直接影響到樹種正常生長。另外,還要全面進行鋤草松土,增強幼苗抵抗雜草的能力,減緩蟋蟀、地老虎及白蟻等蟲害影響,保障造林苗木成活率。苗木種植3個月與8個月后,分別進行2次鋤草,第二年安排2次。通常,造林后2-3個月內進行撫育,全鏟進行撫育,即連根鏟除所有雜草,自然種植到林地內,將芒頭敲散并挖起,使得分析分離泥土。除草撫育中,化學方法有較好的效果,具體在于沿種植帶鏟草撫育,其上下寬度分別為1.0m與0.5m;亦或是先穴狀進行撫育,鏟除周圍1m半徑范圍內的雜草,將濃度為41%的甘霖除草劑噴施在剩余雜草上,以此提高除草效率。

(4)修剪整形:幼樹栽植1-3年后,做好修剪整形,培養樹木主干,修剪或控制好競爭枝,并將輔養枝保留住,對于樹干基部萌條要及時修除。側枝控制基礎上,增強主梢生長,人為為樹木頂端創造更好的優勢。幼林進行郁閉前,樹林內有充足的光照,不修或韶秀樹冠下層枝條,大樹冠保留下倆,擴大光合作用范圍,為林木生長創造良好的條件。還要注意,樹冠長度及高度保持3/4的比值。

總之,雨季造林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因而林業工作人員必須要認真對待,長期堅持下去。由上述論述可以發現,現階段,雨季造林工作中,我國已經積累了適宜我國國情的造林技術方法與管理措施,取得了顯著成就。但這依然不足,亟待進行深入研究,加大植樹造林建設,全面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為人們營造更加美好與和諧的居住環境。

(作者單位:154242黑龍江省名山農場林業局)

猜你喜歡
魚鱗坑栽種整地
北方落葉果樹最佳栽種時間及栽植技術要點
太行山區困難立地“五步造林法”
“憑空”栽種的綠色寵兒
不同規格魚鱗坑坡面侵蝕過程及特征研究
魚鱗坑生態恢復措施對寧夏典型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響
栽種了一個長在心尖尖上的花園
淺談造林穴狀整地
我省深松整地將實施精準補助
工程措施條件下堆積體坡面土壤侵蝕水動力學特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