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育人”的思考與實踐

2019-07-02 09:35戴吉夏璇
課程教育研究 2019年20期
關鍵詞:課程育人案例心理健康

戴吉 夏璇

【摘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承載著課程育人的重要責任。采取精選案例、凝練金句、創新方法等方式,將有助于通過隱性的、活潑的方式傳播心理健康知識和進行正確的價值引導。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課程育人

【項目來源】湖南商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育人的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0-0053-02

青年學生承擔著成長成才的使命擔當,高校肩負著立德樹人的重大任務。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會議上強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2017年中共教育部黨組出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明確提出“課程育人”的要求。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同樣承擔著立德樹人和課程育人的重要使命。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定位

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16號文件明確提出“要開展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從此,心理健康教育就納入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局中。2016年底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首次將心理咨詢老師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中,2017年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明確“心理育人”是十大育人體系之一,2018年7月,教育部出臺《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結合實際,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學校整體教學計劃,規范課程設置,對新生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課,大力倡導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心理健康教育選修和輔修課程,實現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蓋??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既是心理育人的主陣地,承載著課程育人的重要責任,是全面落實教育規劃綱要、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培養造就高級專門人才,發揮育人功能的主渠道。因此,我們應當不斷明晰和提煉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充分融入到課堂教學各環節,發揮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實現育心與育德的有機統一,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育人”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育人”的必要性

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和價值取向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他們具有樂觀自信、樂于表現自我、堅守信用、自主意識強、勇于競爭的等個性特征。他們擁有較多知識積累,易于接受新知識。但在生活中有時會表現出過于自信、情緒不夠穩定,易受周邊環境影響、心理承壓能力較低等問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一方面教授心理調節的方法技能,一方面也在塑造著學生的價值觀,具有明顯的價值引導作用。例如自我意識,強調更好地認識自我、接納自我、提升自我;壓力管理與應對,強調面對挫折不放棄,面對壓力善應對;人際交往,強調理解人際交往的特點,學習人際交往的技能,最終是為了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進而促進和諧社會的建立。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育人”的可行性

高校教育的核心目標是“立德樹人”,但是僅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效果并不明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手段多樣,情境表演、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體驗式教學方法深受學生喜愛,能夠用心理的、隱性的、活潑的方式替代說教和灌輸式的教育,“于無聲處聽驚雷”。因此,具有“課程育人”的可行性。例如,可以通過案例教學、自我體驗等方式開展價值觀教育和道德教育,在“潤物細無聲”之間連續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隨時隨地引導學生做人做事,真正實現顯性思政教育(思政課程)與隱性思政教育(課程思政)融會貫通。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育人”的具體措施

(一)精選案例,暗示引導塑品格

19世紀70年代,美國學者克里斯托弗通過專業研究提出案例教學法[1],被學術界界定為一種成功、有效的教育方法。隨后案例教學法被引入教學實踐過程中,目前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最常用方法之一。

案例教學中,所選取案例應該與課程內容相符,既符合心理學的專業要求,又有價值引領功能,可以總結為三個字——正、貼、導?!罢笔侵赴咐确闲睦韺W的專業要求,又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在以往的教學中,存在獵奇傾向,用一些不常見的轟動性惡性事件作為案例來吸引眼球,忽視了背后的價值取向。因此,案例應該以傳播正能量為主,如果要列舉負性案例,應該加強分析和引導。 “貼”是指案例應該反映當下熱點,具有新鮮感和時代感,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并且簡單明了、通俗易懂?!皩А笔侵赴咐虒W中應該通過講解、討論等方式,積極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培養他們敢于質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用《大學生學習》這章來舉例,其一,播放視頻《讀書永無畢業》,引導學生討論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其二,舉例用扎克伯格如何管理時間,和本校一個班8名同學考研7名上線6名考上985高校的真實故事,詮釋了自主學習精神,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的學習狀況。其三,介紹鼓勵極具創造力的大學生而設立的“羅德獎學金”,要求學生查找2016年以來獲獎的中國大學生的故事并進行小組匯報,鼓勵學生創新學習。最終引出本章的金句:“終身學習、自主學習、創新學習,為夢想插上翅膀!”

(二)凝練金句,簡短有力劃重點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有一定專業性[2],使用的教材往往也較為嚴謹,常見的長篇大論式的課堂灌輸效果很有限,尤其在概念比較枯燥晦澀,內容比較抽象時,單純的講授更加難以記憶。因此,通過簡短有力、形象生動的詞語來傳達主題,將有利于更好地記憶和理解。習主席就非常善于用簡單的話表達最深的道理,關于思想政治工作就說過:“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像鹽,但不能光吃鹽,最好的方式是將鹽溶解到各種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边@樣的金句讓人記憶深刻。

首先,為每個章節設計了一個主標題,例如,大學生壓力與挫折這章是“逆風飛揚”,大學生情緒管理這章是“走出情緒的迷宮”,大學生常見精神障礙的求助與防治這章加上“心若向陽 無畏風雨”,充分起到了點題和價值引導的作用。其次,在每章結尾進行拔高,凝練一句“金句”作為總結。大學生生涯發展可以提出“規劃好航線,你將看到最美的風景”;大學生壓力應對可以提出“沒有壓力,就沒有成長”;大學生戀愛可以提出“做更好的自己,才能遇到更好的愛情”,起到點睛的作用。這樣“金句”容易記憶,通過簡短而有力的表達進行價值引領,實現育心與育德齊并進。

(三)創新方法,體驗入心強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直接介入學生的心理世界,是以大學生個人的直接經驗為中心的課程。因此,應該用心理的、隱性的、活潑的方式替代說教和灌輸式的教育,強化體驗式和情境式教學。

通過角色扮演、腦力激蕩等方法,精心創設一種適宜的情境和情感氛圍,學生以自主獨立的方式認識思考并體驗感悟周圍世界。然后在教師的組織下,從積極的角度探討、交流并分享體驗,從而提升認識并獲得新知識和新技能。通過體態語言情境、問答討論情境、角色扮演情境、電教媒體情境、圖畫再現情境、實物演示情境、直觀呈現情境、游戲的情境、競賽的情境等方法加深學生的投入和領悟。例如,為了提升大一新生堅毅的品質,配合《大學生壓力與挫折》的理論講授,設計了“提升grit力”的心理活動課,Grit被定義為“向著長期的目標,堅持自己的激情,即便歷經失敗,依然能夠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心理活動課通過“跨越大山”、“細嚼失敗”等體驗性活動,幫助學生識別和理解面對失敗的感受,繼續通過“正性事件強化”、“放松訓練與想象”、“書寫和身體練習”促進對歸因方式的認識,最后進行應對挫折行為訓練,來讓學生有意識地培養堅毅品質?;顒邮求w驗的載體,教師應陪伴學生,進行相應的價值引導,完成總結和提升,避免活動僅停留表面。

總之,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抓住課程教學的主陣地,承擔課程育人的重要責任。

參考文獻:

[1]Roger S.Pressman.軟件工程:實踐者的研究方法[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2]徐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與混合式教學的契合與實踐[J].現代教育科學, 2019(1):73-77.

作者簡介:

戴吉(1976-),女,湖南長沙人,湖南商學院副教授,應用心理學博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歡
課程育人案例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隨機變量分布及統計案例拔高卷
發生在你我身邊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個模擬案例引發的多重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