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時代高中學生德育教育方法淺談

2019-07-02 09:35許貞信
課程教育研究 2019年20期
關鍵詞:共享模式網絡時代德育教育

許貞信

【摘要】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高速發展,國內上網人數幾乎每天都在增加,以前的網絡只局限于電腦筆記本,而如今隨著手機移動端的發展壯大,擁有智能手機就可隨時隨地進入網絡世界,尤其是學生群體比例相對較大,網絡技術深入校園生活,成為傳播信息和獲取知識的重要渠道。本文就網絡時代高中學生德育教育方法談一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網絡時代? 德育教育? 共享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0-0059-01

一、網絡給中學德育工作帶來了新挑戰

1.全球教育資源共享模式。千百年來社會不斷進步,展現了人類文明的智慧與結晶,但傳統教育時代下,無法做到全球同步共享資源。隨著網絡時代的快速發展,方便快捷,跨越地區限制的網絡資源極大豐富,網絡教育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網絡教育資源的豐富能夠讓中學德育工作者及時獲取國內外教學經驗以及方法理論,同時還能提供給中學生各種方面的德育資源。

2.多媒體的利用,使得德育工作更容易開展。在課本文字教學的基礎上,利用圖片動畫、影視音效的輔助,可以快速將學生從枯燥的理論教學中解脫出來,帶動他們的積極性和趣味性,從而順利地開展各種教學活動,要想讓德育工作真正落于實處,趣味性的意義不容忽視。

二、網絡的不健全,缺乏制約的網上行為

1.俗話說“出淤泥而不染”,雖說網絡中不止有淤泥也就清水,但單單那點淤泥就在潛移默化中污染了成片水源?;ヂ摼W已經成為當下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網絡平臺上大家都可以自由發揮,但信息好壞卻難以分辨。有句話說得好,網絡就是陰與陽的混合,天使與魔鬼都在其中,它的好不言而喻,可它的壞會讓老師擔憂,家長煩心,最重要的是學生分心。網絡的不規范性造成這一后果,就因為無論是道德觀念,還是秩序監督管理,都很難對無孔不入的網絡造成相對的約束力。就拿“黑客”這個稱呼來說,大家都覺得它是一個褒義詞,是一個天才是個網絡高手,但對它進行的犯罪行為卻往往被忽視了。

2.網絡信息層次不齊,影響學生正確的道德觀念。網上信息多變而繁雜,既有健康向上科學專業的內容,也有不良思想,錯誤理念,違背科學的負面信息在傳播,這些信息擾亂了人們的正常思想與對事物的判斷力。許多投機倒把的不法分子,利用網絡的便捷,制造病毒肆意傳播,通過網絡木馬病毒等方式來竊取資料或者制造謠言,甚至是傳播色情暴力等信息,嚴重影響他人身心健康,達到謀取暴利或者其它目的的違法犯罪行為。這些行為都會影響德育教育的有效開展,干擾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這種負面現象,對于尚處于發育階段的中學生來說,很難分清好與壞,導致他們對自我的約束力下降,甚至是放縱自我。從而造成中學生在網上的不道德行為,乃至上升到網絡犯罪。青少年本就具有好奇心和探知欲,這就使得那些有害信息擁有了可乘之機,導致青少年道德行為失范。

三、做好心理輔導,提高學生網上的選擇能力與免疫力

網絡技術的優勢顯而易見,可真正做到讓學生只接收正面信息屏蔽負面信息,是擺在當今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難點課題,還需要老師對學生做好心理輔導,強化學生的自主選擇能力和免疫能力。

網絡本就是現代化發展必不可少的環節,它具有脆弱與虛擬的特性。要想真正讓學生擁有自控與免疫力,就需要與學生多溝通,一起探討網上的相關話題,用聊天的方式,了解學生上網的心態和趣味所在,或者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一些普遍存在問題的調查整合。重點問題一:為什么上網,目的是什么?學生的回答大多是無聊時消遣時間,并沒有特定的目的。重點問題二:經常瀏覽哪些網站?學生的回答根本無法確定,點到哪算哪。重點問題三:喜歡聊天還是玩游戲?同學們的回答答案就多了,聊天交友,游戲來勁。通過一系列的問題調查,就可大致將他們分為幾大類型,并且通過大致分類進行分撥心理輔導,告訴他們上網的利弊,以及上網的目的要明確。比如:為了搜集與學習科目相關的資料,或者加入健康的學生交流論壇,從源頭上提升選擇看待問題的能力,和對事物的分析理解能力,重點聲明“玩物喪志”這一恐怖的虛擬陷阱,通過真實事件來告誡學生什么是網絡詐騙,什么行為屬于網絡違法,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只有這樣區別對待,分撥指導的形式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選擇判斷能力與免疫能力。

四、為師者需要觀念轉變,提升自我素質

老師要想更好的開展網絡教學工作,就必須提高自身素養,積極掌握網絡知識。只有老師先將網絡工具運用自如,才能與學生進行深入的探討,指導學生德育工作的開展。以現代化的教育技術為前提,良好網絡教學為載體,利用便捷的網絡特性,使道德教育更具簡潔直接的特性,增強教學實效性。

五、德育工作如何在網絡教學中有效開展

正視網絡時代給中學德育工作帶來的便捷與問題,如何合理利用網絡,規避問題,開發便捷,讓它的好處凸顯并放大出來,筆者從四個方面入手論述。

第一點,先下手為強,主動出擊,建立優秀適合學習的網站。巧妙吸收網絡具備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形式要引人入勝,宣傳要貼合主流,內容要健康且不枯燥,以掩耳不及之勢將學生們拉入德育教學的陣營當中。通過對學生的真實感受以及問題建議,進行網頁階段性更新,視頻以及音頻等欄目的多樣化與潮流接軌,緊跟時代步伐。另外,實效性要作為網站運營的核心內容,對一些敏感話題和過激言論要及時進行疏導。

第二點,強化網絡建設,防御攻勢要牢靠。要想建設綠色的網絡環境,就離不開技術手段的利用,加強防火墻的快速更新換代,有效分辨和阻擋不良信息的滲入。綠網的建設,離不開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運用法律與道德、市場整改的手段,進行全社會不健康網絡的整改。只有全社會都加入這個打陣營,從才能從源頭上截斷網上負面垃圾對學生思想的毒害,從而凈化網絡環境,促進學生思想德育的健康發展。

第三點,借勢而行,有效開發德育手段網絡化。網絡德育的優勢有三點:1.沒有時空與地域的間隔,信息能夠快速傳播或者接收。2.效果鮮活生動,網絡技術下的多媒體,集文字、數據、聲音、圖像為一體,視覺直接生動、身臨其境易于接受。3.通過德育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自主性能力。網絡環境下的學生,是自主學習的主體也是接受知識的客體,利用網絡傳播信息快捷方便的特性,來提升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只有充分利用網絡優勢,德育工作才能更高效的開展,建設一個與學生年齡與心理相符合的網站,有助于他們形成正確的網絡道德觀念,無形中提升他們的道德自律性。

第四點,特色校園網絡,營造健康積極氛圍。校園網絡的建立不可草率,要在專家的指導下,以健全的思想為基礎,從而有效屏蔽不健康的一些內容。也可以指定一些網站,讓學生們在這些網頁中沖浪,健康且有益,不被浪吞噬。做到有效控制,時常更新,讓學生感受網上最新的信息。老師與學生要多多交流,網絡互動溝通,讓學生一同參與到校園網的構建當中。

總結,在網絡高速發展的時代,一定要認清德育工作創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看清德育工作的陽光面與黑暗面,采取積極對策,接受陽光,屏蔽黑暗,真正取得中學德育的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志勇.道德教育在歷史教學中的實施[J].河南農業.2011(08)

猜你喜歡
共享模式網絡時代德育教育
[保你平安]網絡時代的真相
一場網絡時代的圍毆
財務共享中心模式下的內控深化與實施
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圖書館聯盟數字資源共享平臺架構研究
網絡時代“人”的再發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